黄彬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发展和改革局
构建产业生态圈 加快发展临空经济成都双流区助推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的对策建议
黄彬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发展和改革局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成都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把成都打造成西部经济中心,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要求高度契合。结合国家、省、市经济发展形势,按照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议精神,双流区需通过建设产业生态圈,提高产业发展的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等举措助力成都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而双流区制造业三次产业占比维持在50%—60%,但产业大而不强,缺乏强而精的主力企业。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着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是以产业生态圈重构经济工作方式。依托中电子、中电科等项目,加快建设成都芯谷,打造以集成电路为引领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依托航空动力小镇和成都航宇、国航维修、中商飞等项目,打造航空产业生态圈;依托通威新能源、瑞迪机械等项目,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圈。二是坚持补链拓链强链,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
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着眼“补前端”,提升企业生产环节和产品的本地配套率;着眼“强中端”,坚持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瞄准500强企业、行业龙头和产业链缺失环节,完善目标企业招商清单,着力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和写作配套项目;着眼“延后端”,支持企业从金融服务、品牌策划、营销渠道、物流配送等多维度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附加值。三是加快建设产业新城,按照“多规合一、产城一体”理念编制完成《成都双流航空服务业聚集区产城规划》,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双流空港高技术产业园、成都双流军民融合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载体建设和生活设施配套。
十九大提出,在中高端消费、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双流区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维持在45%左右,且具有发展现代商贸、保税贸易、供应链物流等产业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生活性服务业资源集聚发展、品牌提升打造不够。因此,要着力提升发展临空现代服务业。
一是培育壮大保税贸易产业,培育发展通航组装、零配件制造等业务,大力发展保税制造产业;重点依托四川国际项目,打造亚洲最大的航空维修基地;开展文化艺术品保税存储、展示、拍卖等业务,培育发展保税文化产业。二是发展供应链综合服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供应链金融、跨境电商、指定口岸贸易等产业。三是面向都市白领及商务客群、中高收入有孩家庭、国际游客三类高端消费群体,用好机场旅客中转资源,发展主题旅游和场景消费,打造展示天府之国的自然和人文旅游的窗口。四是依托黄龙溪古镇、湿地公园、中国西部陈设艺术创意中心等资源,培育艺术聚落、酒吧聚落、会所聚落等都市旅游集群,发展高品位的都市休闲旅游。五是依托蚕丛文化、三国文化、古镇文化等本土文化,培育动漫设计、保税文化等业态,高标准打造地标性文化街区,积极推进具有空港特色的音乐、创意、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
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双流区的农业规模非常小,在三次产业占比维持在2%—3%左右,农业不缺乏特色产品,但精品化、品牌化还需提升。因此,要着力发展都市精致农业,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与生态环境打造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一是推动黄龙溪、永安、彭镇、金桥、胜利、九江等镇街串连成“四个组团”,全区67个幸福美丽新村形成“五连环”,47个川西林盘点位成片,加快构建疏密有致、绿色生态、产村相融、城乡一体的空间形态。二是依托“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大力推介双流冬草莓、二荆条辣椒等地理标志产品,加快培育永安葡萄、牧山香梨、有机蓝莓等特色果蔬种植,打造临空都市农业品牌。同时,强化“互联网+农业”营销,提档升级20个果蔬精品园,打造以闻香、品果、观景、采摘为特征的都市田园休闲农业。三是依托“黄龙溪现代农业创意博览园”,积极发挥“黄龙见水、溪通古蜀”深厚文化底蕴,突出古蜀农耕、川西村落、田间课堂、亲子体验等主题创意,打造集草田花海、都市农庄、趣味农耕等多元素为一体的“农旅互动综合体”,推动旅游观光与都市农业有机结合、互促发展。
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因此,要顺应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一是促进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产业跨界融合,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网络信息技术在设计、生产、运营等核心环节的深入应用,推进互联网应用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二是促进以新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跨界,构建现代农业生态圈,推动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业,提升农业价值链,增强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与观光农业、运动休闲、康体养生、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