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昊
仔猪腹泻是仔猪生产的大敌,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形成僵猪甚至死亡。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很多,病原性的有:病毒、细菌、寄生虫;还有管理的因素,如低温、高溫、贼风、饥饿、喝脏水等。仔猪腹泻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仔猪死亡率一半由它引起,即使耐过也严重影响生长,甚至变成僵猪。对饲料厂来说也是用户投诉最多的因素,对猪饲料的销售影响很大,经常出现腹泻的饲料,很难在市场上立足,是困扰饲料厂、养殖场技术人员的难题,解决不好,颗粒料、浓缩料都很难销售。
1 腹泻情况
工厂化养猪断奶后腹泻率7天为0.6%,8 ~13天达到32%,14~17天增加到41.4%,22~28天降低到8.4%,在很多地区腹泻造成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死亡率达到20~30%,耐过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总增重下降33%。
2 关于腹泻的认定
正常粪便中含水量60~70%;腹泻时粪便中含水量高于70%,轻度腹泻粪便中含水量70~75%,中度腹泻粪便中含水量75~80%,严重腹泻粪便中含水量>80%。
3 腹泻的原因
3.1 仔猪生理因素决定了仔猪易腹泻:肠道免疫功能不健全、消化酶少,酶品种不全、肠道微生态系统不健全、对外源微生物抵抗力低。
3.2 断奶后采食量变化
从开始对饲料不适应时的不吃,到饥饿状态,进而在胃液的刺激下采食过多,导致消化不良,继而引起下痢。断奶后生理不适应,食物在胃中消化不好,小肠消化不良,大量未消化的食糜拥入大肠,大肠微生物发酵增加,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上升,渗透压紊乱,导致腹泻。
3.3 机体对日粮抗原过敏、肠道损伤、养分消化率下降都是仔猪腹泻的原因。蛋白质种类不同,对肠道结构与功能、养分消化率和腹泻的影响程度不同,综合评定,豆粕的致敏作用最强,对肠道的免疫损伤最严重,用乙醇处理豆粕可明显降低豆粕的抗原性。
4 腹泻机制
肠道过敏造成肠道损伤,进一步导致养分消化率下降,继而导致腹泻。养分消化率下降是腹泻的直接原因,肠道的免疫性损伤是根本原因,微生物感染是继发原因,使腹泻加剧。
5 病原性腹泻的鉴别
病毒性腹泻多在每年11月~次年2月发生,发病、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大多呈现喷射状水样便,PH小于7,大多呕吐严重;细菌性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糊状的粘液便,PH大于7,很少呕吐。
所谓的断奶“黄金周”也是猪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此时抗体水平最低,环境、营养、免疫等各种应激夹击,绒毛变短、破损,易受感染等肠道生理变化剧烈,极易导致培育失败,断奶后一周日增重将影响育肥猪出栏日龄及商品培育成本。
因此,针对仔猪体重和生长速度,在当前饲养环境中养殖场户的理想目标时70日龄仔猪体重达到25kg。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说明胃肠发育良好,为以后的生长打下好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以后的生长速度。
6 仔猪的标准体重及最大生长速度
6.1 标准体重
初生仔猪体重1.25公斤以上,3周龄时体重5.4公斤,4周龄体重7.8公斤,5周龄体重8.6公斤。
6.2猪的最大生长速度
在研究条件下可获得的生长速度5 公斤的猪400克/天,10公斤的猪700克/天,20公斤的猪1000克/天。
7 目前在饲养管理方面采取的方法
7.1 限制饲喂量,尤其是断奶3天后的饲喂量。
7.2 提高饲料的消化率,饲料当中要适当的添加益生素、寡糖等助消化添加剂,帮助仔猪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
7.3 饲料中添加药物添加剂。在人类探索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时间里,一直是行之有效的方案。然而最近50年的持续使用抗生素,广泛产生了耐药性,有一些产品已经达到使用经济效益的临界点,失去了价值。药物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完全控制腹泻,只能在一定程度下减轻腹泻,因为腹泻因素很多,特别是营养性腹泻效果不大。
8 临床治疗方案及体会
8.1 口服补液
造成幼猪腹泻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脱水和酸中毒,因而补充和电解质的早晚及充分与否,往往决定幼猪的生死存亡。专家们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ORS)是最经济、方便又科学的口服补液办法。其配方是:在100毫升的温水中,加入葡萄糖20克,氯化纳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让猪自由饮用,就可以收到和静脉输液或腹腔注射的同样效果。在没有口服补液盐时,可按适当比例自制糖盐水给幼猪饮用。
8.2 不应滥用抗菌药物
目前幼猪腹泻,应用各种抗菌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仔猪腹泻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以及寄生虫引起。对于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制剂、乳酸菌素片等,是以扶植肠道正常菌群为目的,通过生物拮抗作用,抑制病菌的生长,间接达到杀死病菌的目的,而且无副作用。
(作者单位:457000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农业畜牧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