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宁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高职教学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全面系统发展。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找准定位
1.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找准市场定位
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际,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找准市场定位,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专业工作来看待,做到立足市场发展实际,结合企业的现实需求培养特殊的电子商务人才,使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在整体性和有效性方面得到有效提升,满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从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看,高职院校应培养技术型人才和商务型人才。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定位不同的培养目标,并根据不同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不同要求进一步细分专业方向,使不同专业方向对应不同的岗位群,以适应现代电子商务一线工作的需要。
学生毕业后必然面对具体的某一行业,针对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模式开展相应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培训。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关院校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应当严格契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专业人才的定位能够变得更加精确,更加详细,更加科学,实现社会岗位的术业专攻。
2.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策略
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培养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电子商务本身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
在课程设置时侧重网络技术、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技术工作;电子商务专业也可以国际贸易等商务活动为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时侧重市场营销、企业运营管理、国际贸易、公共关系方面的课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商务方面的工作。
学生在具体定位时还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细分成三个方向:企业行政、营销以及外贸方面的发展。行政、营销以及外贸对于人才的需求往往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比如针对营销方面的人才需求,除需要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之外,还应当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有一定的亲和力。
3.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转变培养观念以市场需求为主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过程中,应当结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当及时地转变培养观念,以市场需求为主,做到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和市场的发展形势,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意识和思想,重视正确人才培养观念的养成,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能够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的。同时,将学生在相关电子商务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以保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整体效用。
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突出目的性和针对性
1.高職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突出培养目标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在培养过程中应当突出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在具体的培养内容上进行合理选择,并且在培养方法上作出有效的选择,保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基于对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了解,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突出目的性和针对性,做到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目标开展相应的人才培养活动,使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2.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完善的培养模式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全面的了解,做到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完善的培养模式,兴趣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与学生的兴趣相契合,通过开展有关的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学的针对性,保证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和学生进行紧密的结合,降低人才培养的难度,使人才培养在整体效果上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完善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基准
当前社会的岗位工作需求大多数都是依靠高职院校来满足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针对性是非常重要的,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也要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通过与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当下的发展状况相结合,实现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使得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能够胜任电子商务工作,并且在企业中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电子商务的指导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也能够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效果。
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与市场实际相结合
1.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了解市场的实际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过程中,应当注重了解市场的实际需要,做到以市场需求为主要的培养目的,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以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市场急需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对口性,促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形成。因此,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注重了解市场的实际需要,掌握第一手的市场需求资料,实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科学性。
在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重视对互联网、程序设计以及管理方面的课程设计,这些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都是有着巨大的作用的。如电子商务专业也可以发展为国贸方向的培养模式,开展有关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以及公共关系方面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endprint
2.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有效地调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较快,新的概念和新的市场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快速变化的特点。在这种形势下,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明确市场需求,认真分析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做到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选择人才培养模式。
3.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把握正确的人才培养原则
首先,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适应市场的发展形势;其次,电子商务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能够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和营销规划,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支撑;再次,电子商务人才应当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预见能力,能夠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预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解决企业的发展方向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进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传统的思想以及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应当对现代化发展的社会进行充分了解,进而实现课程、教育教学手段、思想理念的转变,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予以高度的重视,使得课程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实践能力。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当重视方式上的科学性、思想上的前瞻性,做好人才培养的良好定位。结合当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际,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做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实际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人才培养模式应找准定位,培养市场急需人才,使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0。
[2]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1。
[3]郜雁:《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第9期。
[4]薛健飞、袁志华、谢旭东:《基于CDIO的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职教论坛》2011年第14期。
[5]吴毅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17期。
[6]温琼娟:《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网络广告学〉课程体系探讨》,《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第3期。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学院陕西咸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