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娟
【关键词】 小学生;自主性;作文教学;批
改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21—0052—01
作文是学生知识储备和文字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完成文字创作。那么,如何唤醒学生自主作文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作文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说要写作文,就皱眉头,显得无可奈何。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作业,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字词句篇,表情达意,这就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语言文字还没学出门道,必然感到困难。事实上,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是循序渐进的,作文更是如此。如果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无法完成这项创造性作业的。对小学生来说,只有让学生写内心世界的感受,他才会高兴地说,高兴地写;反之,只能是为作文而作文,言不由衷,视作文为苦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演奏的乐曲,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这样才能用自己感情的火苗去点燃学生心头的火花,使他们的写作欲望燃烧起来。
二、快乐阅读,让学生自愿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有教师与学生都意识到积累与作文的密切联系,于是,各类无形、有形的“积累”形式也应运而生:每日一格言,每周一首诗,在读读背背中强迫学生积累;活动必作文,观察须日记。本来应该是快乐的阅读活动,因教师强加的积累任务,依然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最原始的阅读兴趣与玩乐也成为痛苦。那么,还学生快乐、让学生自愿积累就应成为教师们改革积累方式的宗旨。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只有当课外阅读课成为学生的最爱,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阅读,时间一长,素材的积累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开放形式,让学生自主作文
开放习作形式,就是突破原来作文时空、手段、内容上的相对封闭状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放开手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给学生一个自由作文的天地,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如,在同步作文训练中,教师需要做的是依托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紧扣教材的编排目的,适当更改作文题目,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可写更易写的题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将命题作文改为半命题作文,以拓宽学生思路,设计开放性题目,让学生随心所欲写作,更改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材,记录学生熟悉的事物。活用作文形式,倡导“形为文用”。内容决定形式,作文形式是为作文内容服务的。作文最忌“言之无物”,也怕形式与内容不统一。只要教师选取的题材是儿童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学生就会乐于表达,写时自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四、学会批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讲的是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好习惯。所谓“批改”就是对作文作出判断、评定、修改。“批”重视发现问题,“改”重在解决问题;“批”为“改”提供了条件,“改”是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习作自改能力,教师要通过示范,教给方法,为学生自改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让学生明白:写和改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不同阶段,认真修改,才能使作文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如,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习作,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然后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讨论、合作修改,让学生清楚如何刪除、添补、润色、调换,并要简要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让学生自评自改,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完善、评价、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
小学生作文自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体现作文知识能力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这样才能打开作文教学的新路子。
(注: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号:GS[2017]GHB0996)
编辑:张慧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