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存真简化教学

2017-12-08 08:07卢佳地��
考试周刊 2017年18期

卢佳地��

摘要:随着新课改深入,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造成了课堂“臃肿”现象,要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要解决众多问题,势必出现伪教、伪学问题。本文着重从去伪存真,简化教学着手,让教师在课堂时间里能从容应对,把握精义,做到教师真教,学生真学。

关键词:伪教伪学;去伪存真;简化教学

当下各种各样的课改活动在各学校大张旗鼓地进行,从课程改革到课堂教学改革,可以说是竞相角逐,百花齐放,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伴随这种课改活动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赛课活动,各位赛课老师也都各尽所能,撷取丰富教学资源,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将课堂教学环节设置得五彩缤纷,样式的创新也令人称奇,一堂课下来,犹如看一部好莱坞大片。但每每过后,总觉得精彩有余,韵味不足,留在脑海中印象最深刻只是那些华彩的形式,更多的忽略了那些形式背后真正的課堂内容,正中了那句老话“中看不中用”。而本文倡导的给课堂“瘦身”的简化教学就是去除那些课堂上胡里花哨的吸睛手法,减去那些无意义的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环节,摒弃那些为教而教的做法,转而推行为学而教的做法。

一、 当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1. 学生存在伪学现象

当前很多赛课活动中,基本上都存在着教师“磨课”的痕迹,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课堂实际上是该教师上了多次样板课之后的课堂重现,展示出来的过程多数为教师烂熟于心的程序化教学,从场面上看教学流畅,生成良好,但实际未必。从听课教师角度去看,老师会充分安排学生参与各种环节活动,但常见的是学生思维刚启动,老师为赶时间就着急公布答案,转而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探究实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成,那学生就只能留在了“是不是”、“对不对”这些最初级的互动终端上,无法深入,无生无成,只有浅显的感知和被灌输。实际上学生在思想层面上从未参与整个探究活动的思维过程,只是简单记住那些结论,至于是否理解认同统统不与考量。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安排活动环节过多过繁,教师急于求成,追求“完美”导致的。因此,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思维未启动,行为未改变,只剩下死记硬背的伪学现况,改变已经迫不及待。

2. 教师存在伪教现象

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要突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重形式轻内容的课堂仍不在少数,尤其在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上,创设情景,开展探究活动,成果展示等各种各样的“吸睛大法”应有尽有,动不动就是什么活动探究,时不时就呈现大量情景材料,偶尔还渗入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如此一来,那些预设的和非预设的教学资源就会“滚滚而来”,其丰富程度令人咋舌,好像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丰富精彩,才能受到好评。也正是在这种“流行时尚”下,教师忙于备课、磨课,补充、修改、充实,总是生怕教学资源不丰富,课堂形式没创新,不敢大胆舍弃,追求全面,包容一切,导致课堂教学越来越臃肿,而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就是这样被淹没在这些冗余的活动与信息之中。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得花大力气去排除这些冗余信息,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设计上,重形式、轻内容,最终将课堂拖入假探究境地,教师教学看似教出精彩,实则乃舍本求末的伪教行为,终将难以形成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志与趣,核心素养的养成目标终成空话。因此,该教学属于伪教行为,应予以摒弃。

3. 师生存在伪动现象

因为冗繁,所以太累,有些学生干脆不动,静待结果,这就造成老师苦教累教,学生死记硬背。一旦课堂教学陷入“一潭死水”状态,教师做法往往又是强行激活,最后又是轮回陷入“是不是”,“对不对”的初级互动怪圈之中,看似热闹,实则冷场,实质就是伪动现象,此举互动环节也毫无意义可言,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于是乎,我们就会看到,学生一动不动,无法生成,老师为了成绩开始划重点,学生背重点,刷考题,形成苦教苦学,越练越差,越差越练的恶性循环中。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教学“陋习”,重塑简约化的思想政治课堂,理应去伪存真,简化教学,具体就是删繁就简,去除教学多余环节、臃肿内容,去除那些看似表面热闹,实则毫无意义的教学活动,少去愚弄陷阱,多些踏实活动。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为学而教,做到精确把握,精巧设计,精当表达。其设计总体思路范式为:确定核心——中心辐射——次第展开。

我们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框题为例说明。首先,确定核心首当其冲,尤其是围绕框题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词来确定核心,然后围绕这个核心画出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辐射知识,最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次第展开教学活动。如:《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课就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然后由这个中心辐射成三个子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最后从子问题层面去展开问题,如怎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展开叙述。整节课结构清晰,要点简要明了,起到提纲挈领之作用,自然而然,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就学得容易。

从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越是简单的设计就越容易把握住真正教学内涵,抛弃繁中求真、求全做法,转而寻求简中求真、求美的简约化教学才是真正符合“简约就是美”的核心理念。因此,寻求思想政治课堂的“瘦身”计划与策略,倡导简约化教学活动也势在必行。

二、 思想政治课堂简化教学操作策略

1. 剪枝去蔓

此环节操作重在对教学资源取舍问题。针对已经预设好的各种教学资源信息,切忌采用“搬来主义”,我们应该学会根据实情,去除冗余资源信息,保留核心资源信息,推行“拿来主义”。

首先,思想政治教材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取舍。非连续性文本含有名词点击、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图片等,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那些相应陈旧的时政性资料,扩展知识面的补充性阅读文本,一看就明了的漫画等教师可以择机使用,切忌照抄照搬,留用的文本也应该剪枝去蔓,删繁就简,否则就会徒增繁琐,增加课堂负担。endprint

其次,对预设情景材料取舍要突出时政性、典型性原则,强调为教学核心内容服务的方针。在课堂中我们会发现部分教师只是一味强调教学资源“新”,不在乎其多与繁,这种忽视“效”的取舍也是要不得的。

第三,对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简化过滤。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多数为学生在活动中临时性的资源,多因偶然性因素居多,生成过于随性,大多可以忽略,但对其中具有參考性的资源也可以择其一二而用之。

总之,剪枝去蔓,留下主干,在为课堂教学“减负”的同时也增强了课堂实效性。

2. 适当留白

此环节重在对教学环节设计上淡化作秀,强调真思、真动。我们教育界常说一句话“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包办”。现在学生缺乏主动思维,教师多数习惯于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析,学生静静等待“佳音”,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靠、等、抄、背,只是一部死记硬背、程序固定的机器,无生机活力,更谈不上创新。为此,将课堂还给学生,已经成为新课改的口号之一,自主性也必然是其中要义之一,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究,自己生成正是当下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不可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丰满”,而应强调在课堂中适当留白,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留足时间,不急于求成,不越俎代庖,让学生真思考,真活动,教师就应该做到“欲言还羞”,重在启发,反对大操大办,满堂充斥灌输。所以,真正的课堂就理应是教师重在导,学生重在思,唯有二者结合才是生成,自然而然简约课堂也就形成了,最大受益者自然还是学生。

3. 同类合并

在数学最简算式运算中有合并同类项一说,思想政治课堂也未尝不可借鉴。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能不讲的则不讲”,具体为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而知晓内容的则不讲,教师多次讲解而绝大部分学生仍不明了的问题也可以不讲。尤其是对于同类性质问题,学生能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而穷其之理,教师则在教学活动中宜同类合并,少讲精讲,简化教学。例如:在《政治生活》模块之中,从各种主体(如我国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等)出发寻求其行为的原因,从根本原因上讲是由我国国体决定,从具体原因上讲无非就是宗旨、职能等因素,这种同类性质的问题只要掌握其共性就行,无须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强调,学生自会从中合并同类项,举一反三,实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此种问题少讲就是简约,就是减负。

课改必须“改课”,唯有去伪存真,简化教学,才能让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从容应对,把握精义,真正做到真教、真学,从而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勤.思想政治课简约教学摭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05):24-25.

[2]洪宗相.“磨课”——让思想政治教学“简约而不简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03):94-95.

[3]江萍.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学留白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2016(03):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