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惠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宁化县在发展家庭农场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通过对宁化县乡镇家庭农场的走访调查,认识到家庭农场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促進作用,对其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扶持显得意义重大。
1 宁化县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宁化县家庭农场出现多形式、多内容、多成份、多领域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全县已在市场管理局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达186家,流转耕地面积20480亩,常年聘请的劳力728个,季节性劳力2184个,自主劳力546个,占全县劳动力的2.6%。
1.1 宁化县家庭农场的主要发展形式
1.1.1 纯种植型。该类家庭农场共有148家,水稻种植89家、兼作水稻及其他经济作物32家、蔬菜种植11家、经济作物和种薏米仁种植7家、槟榔芋种植5家、红薯和薯芋种植4家,占全县家庭农场总量的79.57%,该类家庭农场流转的土地面积共16980亩,占全县总家庭农场流转面积的82.91%。
1.1.2 种植混合型。该类家庭农场共28家,单季水稻兼养稻花鱼的家庭农场15家、种植生姜兼养鸡的家庭农场13家,占全县家庭农场总量的15.05%,这类家庭农场流转的耕地面积共3500亩,占全县总家庭农场流转面积的17.09%。
1.1.3 养殖型。该类家庭农场共10家,淡水鱼养殖2家,占用水面积209亩;养殖鹅的1家,占用山地面积72亩;鸡鸭养殖的7家,养殖总量3.6万只,占全县家庭农场总量的5.38%;该类家庭农场均没雇工,全是家庭自有劳力。
1.2 宁化县家庭农场的主要特点
1.2.1 宁化的养殖型家庭农场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相符。如曹坊混合型养殖农场,利用坑垅田种植一季中稻养鱼,水稻收割后加深水位保鱼养鸭,等另年鱼收成,鸭出售,把鸭粪、鱼粪留下当作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这样的立体种养模式品质好病害少产量高。
1.2.2 宁化的家庭农场自主经营能力与当前市场需求相符。如治平乡甜玉米家庭农场,与深圳商家签订甜玉米订单,只要和当地农民洽谈好租地价格,根据需要确定租用种植面积,就能适时组织生产,无需像公司或合作社一样召开理事会会议,真正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现了无矛盾经济组织的构建。
1.2.3 宁化的家庭农场现代农业意识增强。有50%的种植粮食家庭农场都购买收割机、插秧机、犁田机,甚至还有烘干机、运输车辆,为抵御自然灾害打下了基础。
2 积极引导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对策
大部分家庭还未充分认识到发展各类新型家庭农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家庭农场理论研究和管理知识的普及较为滞后,与家庭农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够明晰,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与扶持仅为自发组织,制约了新形势下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应采取措施加速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进程。
2.1 充分认识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宁化县186家家庭农场,覆盖全县总行政村的76%。家庭农场虽小,但它的结构都较为俱全,只要发挥运行得好,其在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起到重大作用。因此,政府与相关部门要将发展家庭农场列为全县农业应对入市挑战的战略举措,并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制定发展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实施,力求在两三年内使全县家庭农场在开拓主导产业、推广“五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耕地生产力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效缓解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新问题。
2.2 进一步明确加快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路和原则
根据宁化县的实际情况,发展家庭农场首先应考虑到宁化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其目标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增强农业投资效果,通过兴办家庭农场,扩大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自主经营水平,进一步调动农民种地、惜地的积极性,以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原则。
2.3 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规范家庭农场
引导相关专业人员兴办家庭农场;依托龙头企业创办新型综合农场;鼓励农业开发公司去对接家庭农场,实施订单农业;鼓励加工企业与家庭农场合作,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动员涉农经济部门成员单位创办家庭农场联合会,帮助解决家庭农场产前、产中、产后的困难,提高家庭农场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2.4 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舆论引导:新闻单位要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宣传力度,经常推介典型搞好家庭农场的普及宣传,为家庭农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财政资助:县财政应设立家庭农场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家庭农场兴办初期的财政支持,用于知识普及、技术培训、中小型农业机械购置等;技术支持: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农机、经管以及工商、民政等部门或单位要按照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满腔热情地予以扶持和帮助,对属于本行业管辖的家庭农场组织实施跟踪服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综述,通过对宁化县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也有部分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政府与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引导与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助推家庭农场的兴起,让更多农产品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同时,也实现了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过渡转型,有效增强农民自我发展和自主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365400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城南乡经管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