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实践与探索

2017-12-08 12:18王林��
考试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践教材

王林��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理解教材的意义,其次探讨了别开生面的教学价值,然后对科学活动需要丰富多彩进行论述,最后解读了放大设计、联想设计两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一纸管窥,分享同仁。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践;教材;放大设计;联想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推动下,我们的教学沸沸扬扬地进行着改革,可以说是热火朝天。无论怎样改革,无非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科学课来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具有重大的意义。新课标理念给我们诸多的启示,最有影响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随时更新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时俱进。课堂上需要创造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当中充满兴趣地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下面将教学经验略作阐述。

一、 理解教材

熟悉《大纲》,反复地阅读教材,认真地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教材前后的内容理解透彻,做到胸有成竹、融会贯通。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规范,它具有指導教师如何教学的作用,属于学科的总纲,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对其有很深的领会,才能够将它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或者单纯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就有可能偏离教学轨道,使教学事倍功半,达到不了教学的要求。我们要自觉地研究教学大纲,深入领会大纲精神,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清晰教材的结构体系,争取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当中,按照原有的思路,有条不紊,有的放矢,事倍功半,完美、周全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 教学要别开生面

创新是效益的根本,手段是促进成果的因素。欲提高教学效果,就要适应新课改要求,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别开生面的创新教学。科学课的教学,和其他课程有很多的不同,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更能够让学生领悟科学的真谛。语文教学可以多读多写,数学教学就要勤于演算,英语教学就要考虑有一定的死记硬背的功夫;而科学课中,如果我们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领会,离开实验操作很难得到完美的教学效果。有了大部分的实践操作,就有了下一步的探究和推理,而后知识在头脑中的形成和巩固就会牢不可破。实验操作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探究合作,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很多抽象性的知识要形象化、具体化,这就要求我们方法的多元化和灵活化。

三、 科学活动需要丰富多彩

趣味是学习效果的发酵粉,枯燥的学习难以持久。打开我们的科学课本,我们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我们要对这些充分地进行利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因为有趣,可以培养学生自学,一旦具备自学的能力,很多学习的困难都能够迎刃而解,而且学习的能力会越来越强,综合素质会越来越高。高分低能现象由来已久,学习压力让学生感到透不过气来。我们要发挥科学的趣味性,把学习的课堂变成一个游戏的场所,让学生在这个充满欢乐的“娱乐园地”快快乐乐地成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对学习喜爱有加。举例来说,在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总计包括了六十多个活动,学生们做这些活动非常地投入,而且这些活动和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学有所用,同时增长学习的成就感。如“搜集天气资料”“调查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种茄子”“发布天气消息”等活动。有些活动如“养小鸡”,让同学们欢天喜地,他们把小鸡当作心爱的宝贝,当作自己的朋友,细心爱护,仔细观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

四、 改“常规设计”为“放大设计”。

教学《杆秤的秘密》一课,我给每组学生发了一个药房称药用的小杆秤,要求分别称出一个橘子、两个橘子、三个橘子有多重,引导学生认识秤砣移动的原理。接着我拎出一袋橘子,请同学们预测能不能用这种小杆秤称出它们的重量,再通过实验证明不能称出重量。这时我在同学们的惊呼声中取出一根长2米左右的自制大杆秤悬挂起来,把一袋橘子挂在秤钩上,用一个小小的砝码当秤砣就很轻松地完成了实验。我引导学生思考,一个砝码50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两,如果秤砣用四个砝码就是四两,如果四两的秤砣还在原来的位置,那是不是能称出更重的橘子?如果把杆秤进一步加长,那四两的秤砣可不可能称起千斤重的物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四两拨千斤”的原理,也更容易理解阿基米德“撬起地球”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这一“放大设计”,令学生印象深刻,效果明显。

五、 改“单一设计”为“联想设计”。

教学《液体的加热和冷却》一课,我先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理解水在加热时体积变大,在冷却时体积变小。教材在研究水的这一性质之后就总结出“大多数液体都具有这种性质”,这样的设计显得说服力不强。因此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探究生活中常见的酒精、果汁、菜籽油、洗洁精在加热和冷却时是否也有像水这样的性质。要求学生同步加热和冷却,准确记录原始液面、加热后液面、冷却后液面的高度,学生发现这四种液体也有这样的性质,这时我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总结出“大多数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结论。同时,我让学生比较这四种液体原始液面、加热后液面、冷却后液面的高度,让学生算算液面的差距,再追问学生有什么发现,不少学生终于发现这四种液体热胀冷缩的程度是不同的,也就是对温度变化的“灵敏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灵敏度”高,加热后液面上升得多;有的“灵敏度”低,加热后液面上升得少。我介绍液体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如果让你选择这四种中的某一种液体来制作温度计,你准备选哪一种?为什么?而事实上液体温度计不是这四种液体制作的,那又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大多数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大多数气体、大多数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这一“联想设计”,使学生认识到仅仅由单一个体的现象就概括到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不科学的,学生的探究是深刻而有效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是得到发展的。

综上所述,为教好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培养他们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艰巨之路,教师应站在世纪的高度,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敢于创新,大胆探索,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教育之路。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实践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