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中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经典公式“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则给我们中学教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关键词:反思什么;如何反思
新课程改革,给广大中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成长的新希望。教师要获得新的成长,就需要时时刻刻进行教学反思。若是一个教师仅仅局限于对自身已经获取经验的满足,在工作的实践中,缺乏凝练和理性思考,那么他也仅仅是停留在工作表面,简单地重复几十年的工作经验,毫无任何的创新,既没有彰显个人的教学特色,也不能向其他教师推广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所以,自觉的教学反思,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常态。教师越善于反思,便越能使自己由“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发展,这也是我的理想。有了理想,如何实现理想就成为关键。下面,笔者重点从反思什么、如何反思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 反思什么?
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去反思。随着不断推进的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反思既涵盖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查看是否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并不断进行改进;同时还包括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是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还包括反思教学内容,如是否有适度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是否融入了趣味性和思想性;最后,还包括反思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是否创新教学方法,是否在课堂上营造了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否实施了恰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否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能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既要对课前反思高度重视,如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准备,是否实施了合理的教学设计;同时也要对课中和课后反思高度重视,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和缺陷存在,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既要反思自身的感受,同时还应立足于学生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质疑。如学生是否满意自己的教学内容,评价如何及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等等。在此基础上,考虑日后的教学应该如何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 如何反思?
1. 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为了与新课程改革更好地适应,就要使自己的反思能力不断地提高,进行必要的系统学习。首先,利用理论,对自己的实践进行识别。其次,利用理论,将传统的经验束缚和习惯打破。最后,利用理论升华已经具备的经验。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哪些书籍便于我们系统地理论学习呢?朱汉国教授说,可先看这几本书:①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②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应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对教学规律准确把握,对学生心理特征深入了解。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对新课程理念系统地学习。随着不断推进的课程改革,语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为热门。此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对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也有帮助。
2. 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教学反思中,培养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非常关键。目前,很多教师仅仅是在教材教案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于教学杂质无暇研究。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量,同时拥有浅薄的专业知识,而对于自身的成长形成了阻碍,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需求。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语文专业修养、丰富语文专业学识呢?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对当代大学语文教材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对一些名著和学术论文更多研读。此外还可精选语文大家传世的学术论文。通过对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的学习和钻研,不仅能使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还能对学科研究前沿深入了解,并从中对提出问题、分析史料的方法更好地掌握。另外,建议多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学语文课程网、中学语文教学园地等。
3. 要掌握正确的反思策略。
(1) 积极听课观摩,及时交流分析。
对同行的课堂教学认真学习和观摩,寻找具体生动的案例,对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让自己对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方式更好地感受。此外,通过各类评优课、示范课的参与,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深刻反思。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和同行之间广泛学习与交流,能提升我们整体教学能力。另外,我们还要利用好外出培训、参观考察、专家讲座、同行交流、网络资源、集体备课等机会认真学习。自动自发地学习,是一个人有生命力的表现。教师只有深入专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达到学识渊博,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充满勃勃生机的目标。
(2) 要从学生眼中反思自己。
教学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教师获取的最真实有效的信息,就是来源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借助于学生的视角,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重点观察学生学习本节课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等等。
(3) 要撰写教学后记。
所谓教学后记,也称教后感,实际上就是教师在上完一课后,及时分析反思和总结这一课的成功与不足、惊喜与遗憾,并简明扼要地写在教案的后面。写教学后记既可以防止教育机制、教学感受的流失,也可为我们今后的反思总结,进行行动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促使教师有效地进行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自主提高。关于写好教学后记的重要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個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3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教学后记是教师成长的好“帮手”。
教学后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写作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流于形式,它必须是实在的、有价值的内容。笔者以为教学后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记录教学心得。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获得宝贵的教学心得,为此,教师应善于记录这些心得。通过记载有价值的教学经验,为日后教学提供帮助。例如,新课改下,我们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但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通过分组进行分层启发。对有互相联系又有所区别的问题进行设计,提炼教学心得,为更好改善教学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endprint
第二,记录教学成败。
总结教学中的成败是教学后记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师,每节课都可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也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把这些成功之处和不尽人意之处记录下来,稍加分析,就能不断地发扬优点,克服缺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备课时,教师很难预先考虑课堂上随时迸发的火花和灵感,同时也无法估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时候,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能无形中挫伤。若是能够及时记录这些不足的场景,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就能提高教学能力。
第三,记录创新之处。
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有创新的火花不自觉地迸发出来。老师是常会灵光闪现,将那些富有创意的教学细节迸发出来,老师教学中的得意之笔,正表现在这些方面。学生也会从多方位和不同的视角,将富有创意的问题和见解提出来,给课堂增添异彩;而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甚至优于我们预先设想的方案。
这些难能可贵的创见给课堂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十分有利于老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将这些创意记录下来,既是日后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教师的自我肯定和对学生的赞赏与激励。
第四,思考改进之处。
上完一节课,我们不仅需要想一想这节课的成败,还应该想一想后面的课以及下次再教这节课时应该怎样做。教学后记写下这些内容,以后的课就会给人以常教常新的感觉。
三、 总结
当然,教学的探索创新,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由“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的蜕变,更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将永远记住这个公式: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让我们带着理想上路,在反思中前行吧。
参考文献:
[1]吴永忠.试论反思理论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1(18)
[2]呂言侠.教学反思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4)
[3]沈静.浅谈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与应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4)
[4]蔡小玲.教育随笔——构建语文教师反思的平台[J].成功(教育),2011(02)
[5]张清清.反思型教师的特征与生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12)
[6]潘莉萍.知语文:迈好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1)
[7]马树春.新课改条件下,对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内容的思考[J].今日科苑,20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