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文图
广东深水网箱:拓展海水养殖新空间
■ 《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文图
【设施渔业】
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是发展现代海洋农业最重要的技术,是海水养殖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珠海从香港引入了海水养殖鱼排(俗称“传统网箱”,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标准称谓为“普通网箱”),首创了国内海水网箱养殖生产方式。
由于其投资小,获利丰厚,迅速掀起了全国沿海普通网箱养殖投资热潮。深水网箱养殖也迅速上升为海水养殖中的“香饽饽”。目前,全国沿海港湾有普通网箱多达150万箱,面积约5397万平方米,年产鱼约44万吨。
截止2015年12月,广东拥有普通网箱501万平方米,年产鱼11.8万吨,占全国普通网箱养鱼产量的24%。广东省从事海水养殖专业人员12.3万人,占全国海水养殖专业人员的13.5%。广东省是国内最先实施深水网箱养殖的省份,也是国内深水网箱研发中心所在地。
2000年,广东省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国产化深水网箱系统养殖装备。2005年率先发布《广东省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2005—2015)》,并在2009年进行了补充修订,提出要逐步构建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区。
目前,广东省拥有HDPE深水网箱1800多箱,投影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养殖水体27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潮州柘林外海、珠海枕箱岛外海、阳江大镬岛、湛江特呈岛外海及周边海域等四大产业园区。
随着广东省沿海工业、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等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普通网箱对抗风浪能力的局限性,离岸网箱养殖将成为未来海水养殖的主要方向。
广东省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规划期末,新增深水网箱将达2000箱以上,预计可新增养殖产量4万吨以上。预计广东全省深水网箱总数量累计可达4000箱,年产优质鱼约7万吨。
抗风浪网箱由框架、网衣、锚泊三大系统构成。框架主要解决养殖载荷和养殖主张形式;网衣主要解决养殖水体包围空间;锚泊主要解决养殖系统固定及安全。
近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了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历经十多年的研究,我国突破了网箱抗风浪关键技术,建立装备技术工程理论和高海况养殖安全技术,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全面掌握抗风浪网箱养殖工程技术的国家。
目前,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的鱼类主要有大黄鱼、美国红鱼、军曹鱼、卵形鲳鲹以及鲷科鱼类和鲆鲽鱼类等,其中卵形鲳鲹养殖量居前列。卵形鲳鲹俗称金鲳,一般当年鱼苗在正常养殖条件下可超过500克/尾,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现已成为广东海水网箱的主要养殖品种。
据了解,广东研究单位系统研究了波浪流场中深水网箱水动力学特性,构建了网箱数值模拟、物模试验、实物测试平台,为我国抗风浪网箱工程设计与制造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为网箱主体,在我国构建了抗风浪、大容量、高效率、外海深海设施养殖模式;集成应用海洋工程、材料工艺、机电工程、计算机等技术,开发出抗风浪网箱制造核心关键技术,创制出适合我国海况养殖的国产化抗风浪网箱。
当前,网箱的抗风浪性能达14级台风、6级波浪,耐流能力达1.96节。使我国20~40米水深海域成为设施养殖的重要场所。同时,以抗风浪网箱养殖为纽带形成的巨大产业链,拉动网箱制造和网箱养殖两大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深水网箱可按50年一遇(台风14~16级)、25年一遇(台风12~14级)、5年一遇(台风10~12级)标准,结合当地15~100米开放式海洋环境进行设计、制造与海上建构,新型的HDPEC60深水网箱载鱼量高达60吨,与国外同类型网箱相比,网箱制造成本仅为其五分之一。
而在增产增效方面,专家透露,深水网箱养殖产量达10~30吨/箱,单位水体产量是普通网箱的2.5倍,成活率比普通网箱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