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方畜禽品种发展模式简介
畜禽种质资源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资源,是人类可直接利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动物种质资源。但是,伴随生态环境的变化及物种保护意识的欠缺,建国以来,山东省已有荣成元宝鸡、沾化黑猪等6个品种灭绝;糁糠鸡、蒙山牛等5个品种濒临灭绝。为了保护地方优秀种质资源,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以开发促保种”已逐步成为山东畜牧行业普遍的共识,涌现了多种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和开发典型模式。
即保种企业依托本地的种质资源优势,将优秀种质资源保护、培育、杂交优势利用及畜产品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增加各环节利润以实现企业增产增效,从而带动优秀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典型品种有莱芜猪、烟台黑猪、沂蒙黑猪、琅琊鸡等。
莱芜猪被国内外权威专家赞誉为中国“华北第一猪”,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数千年后基因仍未发生变化的生猪品种,被誉为“世界猪种的宝贵基因库”。
利用莱芜猪作为“功勋种质”,现已成功培育出鲁莱黑猪、鲁农1号猪配套系、欧得莱猪配套系等新品种和配套系。2012年5月,在南京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上,鲁莱黑猪获“创新产品金奖”。目前,莱芜猪、鲁莱黑猪、鲁农Ⅰ号猪配套系已推广到广东、辽宁、河南、江苏等17个省份及山东省内各地市,累计推广良种母猪5万多头,带动出栏特色品牌肉猪和优质肉猪出栏100万头。
通过探索与加工企业结合,以莱芜猪为原料开发的冷鲜肉、烤肉、香肠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的肉制品,极受市场欢迎。莱芜猪在省内外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每千克猪肉达到120元,是普通肉猪的6倍,产品畅销四川、河南、江苏、上海及省内各地市。
同为优良地方猪品种的烟台黑猪、沂蒙黑猪经过精心培育,分别培育出了鲁烟白猪、江泉白猪两个优质肉猪新品种,并获得了加工开发。依托琅琊鸡,培育出了鲁禽麻鸡1号配套系,极大带动了优质肉鸡的开发与加工利用。
即通过不断扩大原种外调,推动社会散养,进一步扩大原种需求,使品种数量不断增加,达到种原利用与保护目的;典型品种,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具有多胎、高产的肉裘兼用型优良绵羊品种,被专家誉为“国宝”。小尾寒羊主产于山东省郓城、鄄城、巨野、梁山、嘉祥、汶上、东平、阳谷、东阿等县及毗邻县区,在山东17个地级市均有分布。小尾寒羊对于中国的绵羊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推广到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新疆、青海、山西、陕西等20余个省、市与自治区,最多时候年外调达到80多万只;大大提高了原产地小尾寒羊的养殖效益,推动了当地小尾寒羊养殖数量的增加,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原种利用与保种效果。
即通过政府引导、协会推动、企业参与的方式达到保护与利用的目的;典型品种,汶上芦花鸡。
汶上芦花鸡是肉蛋兼用型鸡种,主产于山东汶上县境内。近年来,汶上县政府将“汶上芦花鸡”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提出了打造百亿产业目标,并通过汶上芦花鸡协会积极推动品种的选育与养殖技术推广;汶上县的金秋农牧等企业积极参与芦花鸡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县拥有汶上芦花鸡原种场1处,繁育基地4处,商品饲养场8处,深加工企业1个;存栏达30.3万只,年销售商品成鸡 253.2万只,商品雏鸡 1280.1万只,累计销售收入2亿元;年屠宰加工芦花鸡300余万只,开发芦花鸡系列产品10多个品种。汶上芦花鸡成鸡、雏鸡、系列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汶上芦花鸡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即以加工为主,不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品种保护;典型品种,德州驴、中华蜜蜂等。
德州驴:依托东阿阿胶、福牌阿胶等加工企业,通过基地+农户模式,不断扩大养殖基地,增加养殖数量,加大驴产品深加工,促进了德州驴这一品种的保护与开发。
中华蜜蜂:凭借沂蒙山周边独特的地理环境,依托康宝、陈宜斗蜂业、深山蜜坊等蜂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中华蜜蜂保护基地,形成良好的以加工促保种模式。(陶家树 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