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涛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大数据视阈下体育转型路径分析
王德涛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大数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波及到社会各个领域,体育行业也被冲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归纳了大数据和体育两词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大数据对我国当前体育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大数据时代体育转型要从竞技体育、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3个方面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民健身数据化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更好的为我国公共体育事业服务。
大数据;体育;转型路径
大数据时代最早是由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提出来的,麦肯锡称:“数据,目前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领域,已成长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它在物理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及军事、金融、通讯等行业存在已久,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高速发展,他已经渗透到世界各个领域。体育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近些年受大数据的影响日益凸显,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办公,可以原地不动的踏足世界,甚至连吃饭都可以送到面前,导致大量社会群体运动量急剧减少,体内多余热量日积月累,身体负担不堪承受。在这种时间就是金钱的数据时代,健康一词却在缓慢的淡出大家的视角,也正因如此,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已经成为现代人极具渴望的目标。
大数据(Big Date),是由英国著名的数据科学家Viktor Mayer-Schonberg在其著作《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Work, and Think》一书中提出来的,它介绍了人类新时代发展的方向,从思维、商业和管理3个方面讲述了未来大数据时代的变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也在走向体育行业。而体育一词最早传入我国是以身体的教育为根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技的发展,逐步延伸为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体育就是体育教育,广义的体育是指竞技体育、体育教育和身体的锻炼。但无论是广义或狭义的说法,大家都认可的观点是: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谈及两者关系,大数据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中不乏体育之功劳,全面健身监测数据、中小学生达标数据、竞技体育数据等都促成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然而,对于体育来说,大数据又是把双刃剑,它的简洁快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但同时它的便捷,在很多地方代替了人们的身体力行,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所以,怎样在大数据时代凸显体育的本质功能,这是当前体育转型中的重大问题。
竞技体育英文是Sport,源于古拉丁语Deportare,最初指一些户外的体力娱乐活动,后来又演变为具有竞技性质的游戏及娱乐活动的总称,当时在英国具有较强普及性。但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其本意发生了改变,以追求人体极限为最终目的,以最快、最高、最强为表现形式,以拼出输赢为最终结果,这些特性限制了它开展的范围,限制了其发展的空间。无论是前一阶段的世界田径锦标赛,或是近期刚落幕的亚洲篮球锦标赛,在国内关注度都很高,虽说大家没有直接参与到其中,但那种国强自傲的热情彰显无疑。但是,奥运争光计划实施以来,随着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深入,公众对金牌的热情已不像以前那样浓厚,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人们的拜金热情达到顶峰,不仅是东道主情节,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我国逐渐强大起来而寄托的一种期望。不负众望,中国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技压群雄,实现了奥运金牌第1的梦想。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远赴境外,荣获金牌第2的佳绩。取得种种佳绩,逐渐的人们对金牌的追求进入了理性阶段,公众对举国体制下的金牌开始产生了视觉的疲劳,不再关注国家金牌多少、成绩如何,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身边有什么运动场所,工作之余是否得到了身体锻炼。在这种背景下,竞技体育必须跟随时代向前发展。图1展示了竞技体育今后的发展规划,奥运争光计划已经达到了最初的目的。集中数据,提升了大众的竞技体育意识,实现目标之后应该转向下一步计划,提升大众意识,以竞技体育的热情带动大众体育及学校体育,促进全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分散数据,让竞技体育走向社会和学校,让更多的金牌汇聚在社会俱乐部和高校;最后再整合数据,使竞技体育更具活力,实现良性发展。这样不但减少了国家对体育项目的投入,而且调动了社会、学校等大环境的积极性,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社会化其实就是将高校体育推向社会,推向体育市场,完善体育市场运作方面的各种不足。众所周知,高校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连接社会与体育人才的桥梁,只有通过学校有目标的培养,才能让体育人才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但是,反观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令人深思,面对体育人才就业率低下与社会体育市场人才紧缺的尴尬处境,很多人对高校体育的发展、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质疑,呼吁全国体育高校必须转型。高校体育的发展依托于社会体育的需求,任何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课程都将会被社会淘汰。由图2可知,当今社会急需的体育人才主要分为4大类:体育管理人才、体育中介人才、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和体育营销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应对社会中的体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体育赛事的举办;体育中介是连接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公众需求的桥梁,是连接社团、俱乐部和场地设施的中介人,是社会体育运作的核心,也是当今社会体育事业非常短缺的人才;属专业技术人才体育营销对应的是体育产品、相关设施的配备。只要这4种人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社会体育就能正常健康的运作发展,就能基本满足社会大众的体育需求。所以,高校体育的转型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培养能满足社会体育需求的专业性人才是关键。产、学、研协调发展才是科学的体育教学,因此高校应当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期间实践的机会。此外,设立高校数字化平台,建立公众与体育高校之间的桥梁。当公众有体育需求时,除了体育中介外,还能及时的联系到体育高校,通过网络平台解决大众的体育需求,这是今后我国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体育行业中的大数据重点体现在社会体育监测方面,国家在各地市,以体育局、体育总会为依托,对当地居民进行身体监测及运动处方设定、运动指导等,其中身体状况监测数据上传到国家数据库,通过分析数据库判定公众居民的健康水平。此数据库确实体现了大数据重点Volume(规模性),但是否体现了Variety(多样性)、Value(价值性)和Veracity(真实性)却不得而知了。首先看Variety(多样性),数据采集中并没有要求按一定的比例设定去监测,而是当地的任何人都可以测量,不分男女、不分年龄,那么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能反应出什么问题呢?很显然不能一概而论的说居民的健康水平如何如何,因为测量出来的数据很有可能只是老年人的数据,中青年去测量的人很少,这就失去了大数据的多样性,同时后面的Value(价值性)和Veracity(真实性)也不复存在,这是大数据时代给社会体育事业带来的又一大难题。数据平台设立的本质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更好的了解居民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可是片面的数据可能会模糊大众的思维,不利于国家全民健身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想要准确、及时的了解全民的健康情况,势必要社会体育规范化,不但规范社会体育活动,更要规范大面积的体质监测,可采用混合监测和单层监测2种形式,混合监测即合理设置性别比例和年龄分布,类似于抽样调查,只有各个层面的样本采集齐全,所得的大数据才更具4个功能;另一个单层监测,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规定监测的群体,即某个年龄段、男女比例等。这样得出的数据也具备Value和Veracity,所以社会体育规范化对于当前体育转型来说是弓在弦上-不得不发。
图1 竞技体育发展转型图
图2 高校体育人才输出与社会体育人才需求
数据化平台构建完成后,更重要的一步就是为公众所接受,让公众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平台,会用平台。目前很多人想运动、想学某项体育技能,但苦于没有运动资源(包括教练员和场地器材等),一直没有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还有些只是从58同城等网站上搜索一些过期的联系方式等,不能有效的刺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全民健身数据化平台的普及是唯一路径,需要政府提供政策的支持加以普及。当人们想运动而无从下手时,网上搜索的第一条信息必定是全民健身数据化平台,这样才能让散落在各个角落的体育爱好者找到自己的归属,才能让更多的体育人才找到出路,才能让民众有一个健康身体的平台。
大数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应运而生,而作为时代发展的主题社会体育事业应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快速发展,不应让大数据带来的不利因素所羁绊,畏不敢前。面临时代的冲击,体育事业必须转型发展。竞技体育要改变举国体制的发展模式向分散性机制转变,做好从集中发展-突出重点,到分散发展-汇聚成果阶段的平稳过度;高校体育则要产生于社会、落脚于社会,转型机制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动态,使高校与社会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我国体育事业提供人才;只有体育人才,没有实施平台也是不够的,丢失了连接的桥梁,所以,构建全民健身数据化平台是关键环节,不但规范了社会体育的发展,而且为高校体育毕业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全民健身政策实施提供基础。但是,本文只讨论了全民健身数字化平台的框架,后续研究还要集中在数据平台的建立-框架与编程的结合,所以,全民健身数据化平台的真正实施还需要后期很大的努力。
[ 1 ]赵国栋,易欢欢,糜万军,等.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 2 ]刘桂海.回答:体育本质是什么[ J ].体育与科学,2011,32(3):20-16.
[ 3 ]甄嫒圆,缪佳.论英国文化传统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9(4):76-80.
[ 4 ]马廉祯.论近代美国体育对世界体育的影响[ J ].体育文化导刊,2010(6):152-154.
G80-05
A
1674-151X(2017)19-143-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9.076
投稿日期:2017-07-05
王德涛(1984-),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