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印度耍“两面手”

2017-12-07 18:13郑宇钧
南方周末 2017-12-07
关键词:警员边境印度

南方周末记者 郑宇钧

11月30日,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记者提出的“中国军队今年冬天没有按惯例撤离洞朗”一事进行了回应:“洞朗地区是中国领土,我们将根据这一原则,自主决定部队的部署。”中印洞朗对峙已结束3个月,印度有何跟进举措?印度到底是怎么想的?让我们听听专家的想法。

印度方面一直维持着两个自欺欺人的幻觉。其一是“中国无端侵略”,而更严重的一个幻觉是,印度的领土范围是上千年的历史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国际社会介入和界定。

“印度对华始终是两面派,最为迷惑人。一面叫嚣战争,一面向中国示好。”因此,中国对印度也要做好两手准备。

据《印度斯坦时报》12月4日报道,印度在位于中印边境的北阿坎德邦展开了拖延已久的修路行动。本次封山修路计划十分仓促。11月中旬,印度宣布封山修路,只给15天期限,要求居住在此的数十个村社的居民12月1日必须“立即下撤”。印度边境警察部队参与了驱逐当地人口的行动。在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才宣布“宽限两天”。

这是一条直通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强拉山口的公路,由于地质环境复杂,导致工程完工日期,从2008年一直延后到2019年。洞朗风波后,印方决定在2017年迁走边民,并在2019年完成建设。

在靠近中印实控线的印度战略要地,多处道路、隧道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开凿山体的风钻声、挖掘路面的机器轰鸣压过了呼啸风声。

“现在(由驻地到邦首府)的交通确实不大方便。”印度边境警察部队上尉闪卡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未来便利的交通,不但将让闪卡和他的战友不再困守于寒冷荒凉的哨所,也让印军在冲突时更便于快速调动兵力。

中印边境线长达3400多公里,55年未曾开过一枪,但危机的红灯,一直闪烁。

印度防线

2017年10月,印度边境警察部队计划成立机械化部队,这是他们成立55年来的第一次。据《印度时报》10月16日报道,一位内政部官员说,这支机械化部队将装备超过250辆SUV、全地形越野车、雪车、挖土机与中型四轮传动车。

“加速在中印边界动员的速度”,官方这么诠释这支新力量设立的必要性,尽管印度陆军有机械化步兵团,但无论平时或战时,在中印边境首发的,还是这些印度边境警察。

“中国的国力和军力摆在这,不必在意印度的这些举措,不必事事都要跟着调整部署。”中国改革开放论坛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马加力说。

在中印洞朗对峙结束后的三个月,印度的小动作频频。

一百多台最新式挖掘机,刚刚被印军采购,将被部署在印度北部的山区地带,在那儿,印度工兵部队在修路。印度陆军还购入多种新型山体切割和筑路设备,并计划在高海拔地区修建50座短跨桥以及大量的野战跑道。据《印度斯坦时报》11月23日报道,其目的在于“确保能够在必要时快速运送兵力”。

如此大规模基建,印度是在补十几年前的窟窿。

在千禧年之交,印度提出“追赶中国在中印边境基建脚步的计划”,并计划在2012年前,在中印边境线附近建成73条有“战略意义”的公路。

牛皮吹出去了,但计划却被严重拖延。原定的2012年工期到期时,尚有80%的工程未完工,后延至2018年,在印度两院议会期,再度延期到2020年。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计划的73条战略道路,相关管理局花费7亿多美元,如今只有22条建成,长度只有707公里。即便在修成的道路中,仍有部分达不到军用标准,诸如军车、榴弹炮、火箭炮无法使用。

“印度心有余而力不足,经济实力和基建能力都很欠缺。”马加力说。在他看来,印度有一些动作是做给国内看的,中国不必特别介意。印度东北地区的分离主义势力,长期是印度政府的心头之患。马加力指出,分离主义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发展迟滞不前。印度政府对军事大量投入,但对当地发展经济投入有限,这是不可持续的。

计划落空,让印度陆军很不高兴,逐步把修路的主动权拽回自己手里。据《印度时报》11月20日报道称,一段150千米的公路开始动工,这将让印军向中印边境调动军队和武器变得更加容易。该工程执行工程师称,为在2019年的最后期限完工,将以“战时状态”进行施工。

据《印度时报》11月7日报道,印度计划沿印中实控线的“战略要地”,开建17条隧道,力争提早完成。其中,优先级最高的9条隧道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个地名:克什米尔、中国藏南地区、洞朗。

“中国是不想打仗,印度是不敢打仗,总体上,印度是处于防御态势。因此,中国不应与印度搞基建竞赛,不要被印度牵制住部署。”马加力说。

为挥舞的拳头供血

过去两年,印度的修路速度明显加快。2014年到2015年,中印实控线道路的开凿工作只完成107公里,而2016年到2017年完成147公里。同期道路表面的铺设工作,也从174公里增加到233公里。

在海拔2438米的塔克新地区,一条54公里长的公路在修建中。此前,印军驻军仅能依靠直升机获得燃料、鸡蛋、糖和其他补给。由于天气恶劣,直升机每执行5次补给任务,就会有1次不成功。希望被寄托在修路上,印度政府在2016至2017财政年度,拨款9亿美元在当地修建公路,金额是两年前的5倍,工程的完工时间也由2024年提前到2018年。

越来越密布的路网、隧道,以及铁路,在为这个国家挥舞的拳头供血。

从喜马拉雅拉达克东部地区到印度只有两条路,然而,因为雨雪天气,每年有至少8个月无法通行。从拉达克到中国藏南地区的军事哨所和村庄,一年中有半年与世隔绝。这横亘在前的障碍让印度部队一度束手无策,如今,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隧道。隧道能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避免遭遇雪崩和山体滑坡的危险,以及减少征地拆迁和环境问题的阻力。印度国防部长巴姆拉称,为确保全天候联通,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修建隧道等地下工程,即便费用昂贵。

这回不能磨洋工,是要提前交卷。据《印度时报》网站9月10日报道,虽然印度边境公路局目前正在修建的61条道路中,大部分的计划完工时间是在2021年,但其中许多条路会提前完工。目前,总长3400公里的61条中印实控线附近道路中,离实现完全连通,仅剩下270公里仍未开凿的道路。印度媒体把这归因为是政府经济状况的改善。

在马加力看来,印度一方面借此提高冲突时向边境快速运送兵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则配合着邻线、骑线、跨线修建前哨岗楼,不断蚕食中国边境,加强对争议地区的有效控制,固化、实化乃至于长期化、法律化其控制,为下一步和中方在边界谈判上赢得更多回旋余地。

前哨,是印度声张主权的筹码。在中印3488公里长的边境线中,有八百多名女警员出没在高海拔前哨中。

据印度联合新闻社11月28日报道,印度边境警察部队将增加征召女警员的数量。一种综合性边境观察站在研制中,这绝岩峭壁间的站点虽小,却五脏俱全,由绝缘墙壁、窗户和屋顶构成。有24小时供水、独立供电的太阳能电力、太阳能供热辐射采暖系统,并通过地热导管供应新鲜空气。

在这标榜“性别中立”的哨所,对于女警员,最大的优待是独立厕所,以及保障私人空间。

2016年1月,印度边境警察部队首次起用一支由500名女警员组成的队伍。她们从全国各地被招募而来,在为期44周的战斗技能训练与山地生存训练之后,她们被送往边境地区,进行最终的适应性训练。

严苛的训练后,等待着她们的是更残酷的工作环境。因为处于寒冷荒凉的喜马拉雅山脉,工作环境艰苦,2015年之前,该部队从未直接征召女军警入伍。据《印度时报》,截至2016年1月,这支约有8万人的部队,共有1661名女成员。此前,这支部队里的女警员,被赋予“维持骚乱地区治安”的责任,少数女警在中印边境乃堆拉口岸,为商人服务、对女性搜身。而对于这支新军,《印度时报》称她们的工作是“监视中印边境”。

“女警员可能更适合执行渗透任务。”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南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市国际问题研究院原研究员吴永年说。在他看来,女警员更适合开展某些工作,而会说藏语的话,能让她们从事男警员做不到的事。由此,吴永年提出要重视这支部队利用宗教进行煽动。

其他准军事部队也开始征召女军警在冲突地区执勤,边境安全部队在印巴边境起用女兵分队,中央预备警察将她们用于对抗毛主义游击队。

印度边境警察部队建于1962年,在那一年,印度完败于中国,入侵中国的印军8900余人被全歼。这支新生部队,负责保障中印实际控制线的安全。

这支站在印度对华风口浪尖的部队,一举一动都被赋予更深远的意味。

战略疑虑

“印度对中国的战略疑虑显著增加。”马加力说。

1998年,从印度萨尔沙漠地下响起的“雷声”震撼全世界,印度在两天内进行5次核试验。一系列国际纷争后,时任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提出中国是印度最大的威胁。

1999年,在受邀出席印度国庆阅兵式的宴席上,马加力跟费尔南德斯说,阁下在中国非常有名,言外之意,是他骂中国骂得中国人民都知道。马加力邀请费尔南德斯去中国看一看,眼见为实。

2003年,中国SARS肆虐时,费尔南德斯访华。当时中国外交部接待的那些访华团组,通通因疫情取消,但偏偏让他顺利成行。中国行,让他看到中国对印度其实并没有敌意,回国后,他公开声明,之前他抛出的“中国威胁论”是记者歪曲的。

可意想不到的是,某些印度右翼媒体反而指责费尔南德斯,甚至构陷他收受中国的巨额贿赂,才会推翻前言。

“印度媒体的偏执狂真的厉害,实际上是民族主义思维在作怪,使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印度外交,甚至一些所谓专家也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郭学堂说。

“印度媒体,可以把白兰地的度数,炒到二锅头的度数。”马加力说,“印度对中国崛起,不服,也不安。”

在吴永年看来,“揣测中央政府的意图”和迎合受众,是部分印度媒体不按事实报道的根源之一,他说,“一旦把印度民众不明不白的宗教情结和印度教民族主义煽动起来,那是难以消除的”。

围绕着“中国威胁论”这块大饼,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饕餮其中。吴永年说,“一些印度学者,因为在中印关系研究中秉持客观立场,遭到印度政府排挤,排挤在一些高层次研究会议之外。”在他看来,“印度政界对华强硬占上风,在这种大环境下,印军中的强硬派,则希望中印边界问题紧张起来,这有助于提升他们在政治上的竞争力。”

研究1962年中印战争的澳大利亚战史专家内维尔曾在中印洞朗对峙期间在《南华早报》撰文称,印度方面一直维持着两个自欺欺人的幻觉。其一是“中国无端侵略”,而更严重的一个幻觉是,印度的领土范围是上千年的历史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国际社会介入和界定。

在11月10日的外交部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称,“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机制运行良好,双方将适时商定本年度特代会晤时间”。这将是双方部队在洞朗对峙73天后的首次边界谈判。内维尔认为,中印边界谈判的难度很大,因为印度国内的敌对情绪和“扭曲的群体受害者心态”,使政府难以改变政策。

在吴永年看来,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不清,是中印边界问题的本质。长期以来,印度人被灌输“中国占领印度领土”的虚假观念,如果现任印度政府继续奉行“殖民遗产继承者”的思维,那谈判只会进入死胡同。

在马加力看来,解决边界问题,需要两国政府同时具有强烈的政治意愿和足够的政治权威。但印度政府意愿不太强烈,而且没有足够的控制力,难以承受解决边界问题可能对政府带来的冲击。“这次谈判,要使中印关系恢复到比较稳定的状态,使双方民族主义情绪都冷下来,为未来关系定个调子,要相向而行,释放善意,改善气氛,为未来创造条件。”马加力说。

“印度对华始终是两面派,最为迷惑人。一面加强战备工作,一面向中国示好。”吴永年说,因此,中国对印度也要做好两手准备。

“中印是侧面摩擦,而非正面对撞。”马加力认为,要看清中印关系的大局。即使在反华报道的重镇印度时报系,也开始有一些比较理性、客观的声音出现。“中印之间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斗争,但得斗而不破,我们不希望这些摩擦和争端变成冲突和对抗。”

猜你喜欢
警员边境印度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如果可以去印度
时政
最高警察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