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徐转霞
摘要:本文是基于蓝牙技术的分布式无线网络测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基于系统的前、后端硬件构成。为了更好的检测室内的温湿度情况,并更加直观反映其变化趋势,设计了基于STC89C52的温湿度检测系统。通过利用DHT11采集温湿度信号,并且将信号送入STC89C52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通过对原理分析、软硬件设计情况以及无数次的实验测试, 表明该温湿度系统非常稳定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十分准确, 可广泛地应用到各类温湿度检测以及控制场合。
关键词:蓝牙技术;温湿度传感器;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9-0071-01
温湿度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其直接影响燃烧、发酵、蒸馏、挤压成形、结晶和空气流动等一系列化学以及物理过程。若温湿度控制失误,则会引起生产安全、产品质量以及产量等诸多问题。当下,人们对湿度以及温度的检测和控制越来越重视,温度和湿度的产物包括加湿器和空调等诸多物品。
本设计以温湿度的检测作为主要目的,综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用传感器DHT11对温湿度信号先进行采集,再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然后运用单片机STC89C52进行数据的分析及处理,为报警电路和显示电路提供信号,以达到对温湿度检测警报的目的。另外,本设计采用了蜂鸣报警,先预设定报警阈值,如若发现温湿度数值超过限定值,就会立即发出警报,使用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总结以上情况,本设计是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的测量精度较高、操作比较简单且工作稳定的温湿度检测装置。
和传统监测系统比较,该系统具备以下几方面优点:使用智能型传感器,增加了其系统数据的采集速度并减轻了监控计算机的负担;其增加了辅助存储的功能,若监控计算机不工作,则通过多媒体存储卡存储采集数据;其单片机的设计提升了系统的监测速度。另外,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实时性都有很大改善;为预防失真,其对采集到的数据,实行了数据插值算法;利用语音芯片进行超限的报警,实现了人性化的管理。
1 总体设计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单片机为主要控制器,通过温湿度检测、数据传输、数据显示、误差的修正等一系列关键技術,利用传感器DHT11当作测量元件,组成智能温湿度测量系统。此系统可分为温湿度测量电路、A/D转换电路、数据显示电路以及语音报警电路,如图1所示。所选的器件主要有:STC89C52芯片、温湿度传感器DHT11、HC-06蓝牙芯片等等。
2 硬件设计
主控芯片我们采用STC89C52,其在数据采集方面以及对于数据的存储、显示和整个系统的报警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数据采集是利用单总线的温湿度传感器DHT11来实现,DHT11和温湿敏感元件及模拟测量的元器件相比,其具有成本低、精度高、且可以提供数字输出、简化外部测量电路等特点,并与本设计的需求相符合[1]。我们对温湿度的数据处理方案是: 如果DHT11模块采集出来的数据超出了我们一开始设计的预警值,则语音报警芯片ISD2560会进行实时报警,紧接着进行相应的处理。数据存储则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另外,为了防止温湿度传感器对周围的环境采集到的数据失真,因此利用了线形括值算法且计算机部分采用VC++,而单片机部分则釆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混合编译。
无线传输部分我们选用蓝牙转串口HC-06模块,蓝牙V2.0协议,可以与手机、PDA等设备进行无缝连接。Bluetooth传感器其硬件由STC89C52、扩展串行接口MC14052、蓝牙模块B1ueCore01以及显示等部分组成,通过对B1ueCore、DHT11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接口硬件进行设计,实现Bluetooth温湿度传感器的硬件电路结构[2]。
3 软件设计
调试时注意PC机与仿真器之间要始终保持通信联络。使用Keil4时其步骤如下:打开Keil的操作界面,在“Project”中选择“New uVision Project…”新建一个文件并命名,如“WSD”即可,确定以后,这时会弹出选择单片机的窗口,选择所使用单片机型号。然后在窗口选择“是”,然后新建,在页面里面编辑程序并命名,这次命名需要加后缀,如“main.c”[3]。
手机软件操作流程:①打开手机,安装应用的APP②打开已下载程序的单片机系统③将手机与单片机的蓝牙进行配对④打开APP,将检测到的蓝牙进行确认⑤显示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4 结语
通过传感器DHT11采集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单片机STC89C52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将输出的信号提供给蓝牙和报警电路,实现对温湿度的检测以及报警。本设计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
参考文献
[1]郁有文.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2]梁玉红.基于Bluetooth技术——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器世界,2006,(02):40-41.
[3]王海燕,杨艳华.Proteus和Keil软件在单片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4):9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