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俊华+翟燕+倪波
摘 要:太原工业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校确立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卓越工程师计划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区别,结合太原工业学院实际,研制“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阐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成效。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1-0079-02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征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出现与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概有260所,占我国本科院校总数的1/3。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重在“应用”二字,着重构建满足和适应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学科方向、专业及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及方法等,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结构积极进行转型调整,急需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基本途径,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但目前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没有明确界定。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内涵解析》中对“双师型”教师的解释,实质上还是沿袭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并没有体现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3],该计划关于教师队伍建设中提出“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要求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这一标准相比于高职院校的标准并不具体量化,但其对于工程类学科“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实践素质和考核内容方面也阐述得较为详尽。
虽然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卓越计划”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在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要求等方面不尽相同,详见表1。显然,由于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在各方面都应比高职院校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相比于“卓越计划”作为工程技术拔尖人才的培养项目,为满足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学习阶段的实际要求,“卓越计划”实行特有的“双导师制”,即“企业导师+学校导师”联合培养人才,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
二、太原工业学院“双师型”师资建设的途径与成效
太原工业学院是一所建校历史悠久,从国家重点中专,大专后于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其他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相类似,如教学工作量大,提升实践能力的时间受限;教师从事实践和训练的途径少;教师来源单一,青年教师多,实践经验不足;缺乏相应激励措施,“双师型”教师的待遇和优势不明显等[4-5]。2016年太原工业学院成为山西省首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抓住关键要素,锐意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和区域(行业)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准确把握和理解“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太原工业学院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适合本校的“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近几年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较为关注,太原工业学院根据“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双师型”教师具体评定标准,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1.教学能力:具备讲师以上高校教师职称资格。
2.实践经历:带领学生到企业第一线指导学生实习或深入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实践工作,实践工作量不少于教学工作总量的30%,或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并获奖。
3.专业技术能力: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或行业认可的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等,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4.科研转化能力:近五年主持或参与(前四)申请专利、工程项目设计、应用技术研究及横向课题等,能实现成果转化,效益良好。
其中专业技术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两个中有一个满足,就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二)“双師型”师资建设的途径及成效
1.多种渠道,引聘结合,协同提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改善教师能力结构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从相关企事业单位引进或外聘一些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较为扎实理论基础的高职称、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作为师资队伍的有利补充。这不仅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新要求等信息。目前兼职教师队伍人数占到教师总数的30%,其中有部分与学校签订了长期外聘协议,定期在学校工作。
2.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教师实践场所。首先,青年教师刚入校,可在校内工程实训中心和实验室进行现场培训学习,迅速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师的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其次,学校可以选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与生产实践,熟悉生产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最后,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达到提高“双师型”教师科研能力的目的。青年教师短期内教学实践能力显著提升,迅速适应工作要求。endprint
3.通过交流、示范培训与专业竞赛等,提升教师能力。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一些重点高校和先进企业去考察、学习经验;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学会或行业协会举办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参加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等级证书考试等等。通过交流与技术创新等示范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专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全国大学生3D打印大赛冠军等国家级相关学科竞赛荣誉多项,成效显著。
4.全员培训,分层培养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分层培训”的原则,针对不同等级的“双师型”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培养,在全院范围内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包括中级教师水平提升培训、副高级教师应用创新能力和教授学术水平提高研修三个层次,对于培训方式和内容要求具体。中级教师水平提升培训主要以拓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完善和优化知识结构与技术技能结构为主。副高级教师应用创新能力培训主要通过教学科研工作实践、学术交流以及产学研合作进行,使教师熟悉和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信息。通过参与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来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授学术水平提高研修培训形式要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讲学、短期访问、合作研究等活动为主。旨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科研素质、创新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工科优势,为建设工程特色鲜明和区域行业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师资保障。
5.采用有效激励措施,吸引教师积极提升。将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青年骨干教师推荐、培养、遴选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相关待遇高于普通教师。将各系部“双师型”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考评。
总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型特色,具备“双师素质”是应用型本科教师适应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所决定,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线工程,需要通过学校层面上建立清晰的师资队伍培养与发展的目标,建立与之配套的培养计划,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周卫东.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教育探索,2013,(3).
[2]習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途径[J].中州大学学报,2009,(6).
[3]谭丰.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下“双导师”制的构建[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
[4]武方红.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5]曾全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协同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