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

2017-12-07 16:46夏大莉董进国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观念核心学科

夏大莉+董进国

【摘 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学科价值的一个关键指标。地理学科中最有用的学科知识、最关键的学科能力以及最为必要的地理学科思维都能很好地体现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上。本文在内容上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含义做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核心素養的构成,最后还提出了在地理课堂中进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8-0058-02

2016年2月22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公开发表,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广泛讨论、评价与思考。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深化教育改革以及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因素,同时,它的更本质、更高层次的追求是帮助社会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的建设者以及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接班人。

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品格和最为关键的能力,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极为重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极为需要或者要求学生具备的。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方面、国家认同方面、国际理解方面、以及学习能力,并且具备实践创新的思维和能力,等等。九大类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类。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时应考虑,作为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所以,它要体现地理学科的空间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做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良好结合。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指一个人平时的修养,包括智力、性格、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高尚的品格等。教育界相关研究者将素养进行学科化,比如本文阐述的地理学科素养。王向东与袁孝亭认为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学习后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在内涵上是界定在心理学范畴内的,包括地理知识、观点、方法、能力等要素。牛超与刘玉振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地理学科的素养,然后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提炼出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因而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能力层面的。而笔者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接受一定的地理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运用一定的地理方法,形成一些地理观点,具备某些地理能力后,形成的对其终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时间上呈现出稳定的、必备的地理修养。地理核心素养应该包括下列几个要素:人地观念、地图技能、实践技能、区域认知技能、空间视角以及全球观念。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笔者将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部分系统地概括为:一个视角,两种观念,三项技能。我们要以空间为视角,培养地图技能,实践技能,区域认知技能,形成人地观念以及全球观念。

1. 空间视角

地理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学科,它将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分布、差异和联系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焦点,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或现象在时空上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地理课堂教学中常把地球分为“内三圈,外三圈”,它强调的就是空间的视角。空间观念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个人的私人空间,大到整个宇宙空间。树立空间观念是我们认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基础之一。

2. 人地观念

人地观念是地理学科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它顺应当代的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手,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新地理课程标准对其有明确的要求,它认为地理学科应该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和人地协调观念。人地观念是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一条较为重要和明显的脉络,它贯穿于地理学习的整个过程。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几乎每一模块都涉及人地观念,必修一部分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地理必修二中的工业布局要考虑环境因素,生产生活要促进人类与地理环境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必修三的区域的合理开发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等,都是对人地观念的渗透,可以说地理学习中处处透着人地观念的气息。

3. 全球观念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较以往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以飞快的速度向前推进,将世界的各个角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立足当前,我们要有全球观念,地理学科研究的就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球变暖应对、热带雨林的防护等一系列地理行为都是建立在全球视野下的,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球观念。

4. 地图技能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地图是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第二语言,无图不地理,可见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与地位。地图既是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也是地理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工具,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我们不仅要会阅读、使用地图也要能绘制地图,能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地图技能提出的要求。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从各省市历年高考题中就可以感受到。2015年,江苏高考地理卷的地理图表高达25 个,2016年更是高达28个。

5. 实践技能

地理学是一门含有丰富实践内容的课程,比如各种地图图表的绘制,野外观察、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常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对地理的很多认识是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或者深化的。

6. 区域认知技能

区域认知技能是地理学科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是学习区域地理重要的、基本的技能之一,同时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观念。现代以及当前国家很多的发展战略就是以区域为基本单位的,比如,中国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包括现在的“一带一路”,都是从区域着手的。区域发展战略不仅是当前的热点,也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区域认知技能是地理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地理课堂中的培养策略endprint

1. 从教师素养的提高开始做起

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还是要在课堂中实践。教师首先要具備学科素养,然后才能准确高效的向学生传达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 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应该得到重视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和频率越来越大。地理课堂中对多媒体的需求相较于其他科目来说可能更大,比如电子地图、3S技术等都需要多媒体这个平台来呈现。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培养更是离不开多媒体,它是当前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能很好地提高课堂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效率。

3. 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

知识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两者同样重要并且相互促进。我们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某些技能。通过对地理学科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比如自然地理知识,地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绘图、读图技能等,来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4. 重视学习过程体验

真正的学习乐趣应该是来自学习过程的。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自己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去体现地理的魅力与乐趣。例如,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各种地理地图,不仅能学习到地理知识,也能加深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能激发对地理的兴趣。

5. 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机制是在评估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基础上,对教与学的活动以及结果给予判断和分析的过程。教学评价有教师层面的,也有学生层面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判断和评估,从而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从学生视角来说,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决不能是单一的。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也强调了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是不能割裂分开的,它不仅强调了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同时也强调了其在多样性方面的思考。我们要培养的是具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生。如果评价机制过于单一,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地理核心素养,贵在“核心”,同时也是一种核心的竞争力,而这些核心的竞争力可能是别的学科无法给予的,但是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为重要的。地理核心素养既有观念和意识层面的也有实际操作层面的。比如全球观念的培养让学生的思维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周围,其意识可以打量全球乃至于银河系或宇宙。又比如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敢于动手,敢于探索,敢于研究。因此,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核心素养产生于当下,却指向未来。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正所谓,十年树木,而育人则需要百年,这项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学生、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承担。我们要立足长远,放眼未来,积极培养具有较高素养、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年轻人。

(编辑:胡 璐)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念核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钓鱼的观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