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激战昆仑关

2017-12-07 09:28唐学锋
红岩春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空军柳州南宁

唐学锋

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彻底切断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国际援华物资交通运输线,并伺机南进法属印度支那,侵华日军于1939年10月19日下达作战命令,要求其陆海军协同“在钦州以南地区强行敌前登陆,首次迅速进入钦州及防城附近,然后攻占南宁附近各要地。攻占南宁附近要地后要占领该地,主要切断敌人通向南宁的联络补给干线,并使其成为海军向内陆进行航空作战的基地”。11月13日,日军突然在广西钦州湾的金沙、龙门登陆。由于中国军方判断失误,布置的防御力量薄弱,日军得以长驱直入,于16日攻陷防城,次日攻占钦县,24日占领南宁。12月1日,日军又攻占南宁以北的高峰隘,4日攻占昆仑关,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也不断向广西增兵。至12月中旬,中国军队集结完毕,决定反攻昆仑关,担任主攻任务的部队为当时中国惟一的一支全机械化军——第5军。为了配合这次军事行动,中国方面又将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主力上百架飞机部署于桂林、柳州、零陵等机场,承担战场制空和对地作战支援任务。

自抗战爆发以来,这是成建制的中国陆军步兵、坦克、装甲、炮兵和空军协同作战的一次战役。

空中紧急驰援

1939年11月15日,日军在广西钦州湾登陆。次日,航空委员会以轰炸北海附近麇集日舰为目标,拟定了空军袭击计划。同时,航空委员会电令设立在桂林的空军第二路司令,要求其尽快完成地面设施准备工作。但因天气条件不好,远在四川和重庆等地的中国空军无法出动。而日军攻击迅猛,南宁告急,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遂于23日中午,由重庆先率领战斗机队出发赴湖南芷江机场,以便掩护轰炸机出动。飞行途中,因天气不佳无法抵达目的地,周至柔率领的机队被迫返回重庆。次日,日军攻占南宁。中国空军不得不放弃原定计划。

返回重庆后,周至柔立即得到蒋介石召见。蒋要求中国空军集中全部主力用于支援陆军即将在南宁方面展开的作战,并取消了原拟“冬季攻势”中的空军作战计划,空军不再分割力量用于其他战区的反攻作战。

12月14日,中国空军正式拟订协助陆军反攻南宁之作战计划。当时,中国空军全部可用之兵力为:战斗机112架,轻型轰炸机37架,重型轰炸机9架。经与苏联军事总顾问福尔根和空军顾问阿尼西莫夫多次商讨,中国空军决定除以少数飞机留守重庆、成都、兰州3地担任防空及训练飞行任务外,其主力全部用于南宁方面作战,计战斗机80架、轻型轰炸机26架、重型轰炸机9架,共计115架。

经桂林空军第二路司令与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商定,陆军将于12月18日发动攻击行动,空军需同时出动。空军的作战任务如下:

一、轰炸敌第一线据点及敌第二线兵团集结地与南宁。

二、掌握陆军主攻方面重要时机之制空权,击碎危害我陆军之敌空军。

三、诱敌机在柳州上空予以歼灭之打击。

四、相机攻击敌空军根据地,如涠洲岛母舰及运输船舶。

中国空军对于此次作战极为重视,周至柔与阿尼西莫夫亲自飞往柳州指挥作战。中国空军第一路司令张廷孟也随同前往,指挥驻守柳州的空军作战。驻守桂林和湖南零陵的空军部队则由中国空军第二路司令邢铲非负责指挥。

在此作战计划制定前一天(即12月13日),周至柔电令驻守成都的中国空军各部队和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分别向重庆的白市驿机场、四川的梁山(今重庆梁平)机场和湖南的芷江机场移动。驻守重庆的中国空军部队全部集中于广阳坝机场候令。

驻守成都的中国空军第5大队奉令后,立即命令所属的第26中队5架E-16战斗机、第27中队5架E-15战斗机、第29中队3架E-15战斗机于当天午前出发,由空运机领航。不料,我机群起飞后至龙泉驿上空时,因遇风雨低云,不能通过,只好返回成都。机群中,只有第26中队的2架飞机,穿过龙泉驿一带的云层,沿嘉陵江飞至重庆。

12月14、15两日,因气候条件恶劣,中国空军部队的调动工作再次受阻。16日,周至柔再次在重庆向参战的空军各部队下达如下命令:

命令

12月16日8时

一、由钦州湾豕突至南宁附近之敌,已入于我陆军之三面包围中。

敵在南海沿岸之空军状态如附件。

我陆军预定于12月18日开始向南宁、昆仑关之敌攻击,企图克复南宁。

二、我空军主力,应于陆军开始攻击之同时,协助南宁方面之攻击。

三、空军出动部队如左:

甲、轰炸部队:

1、DB-3机9架,由志愿军与第8大队混合编成,以昆明为前进基地。

2、费金队CB机9架,以桂林为前进基地。

3、卓泊夫队CB机9架,以桂林为前进基地。

4、第19队CB机9架,以零陵为前进基地。

乙、驱逐部队:

1、第3大队格机5架,以柳州为前进基地。

2、第4大队E-15(机)22架,以柳州为前进基地。

3、第5大队E-15(机)8架,以柳州为前进基地。第5大队E-16(机)5架,以零陵为前进基地。

4、阿列尼青客队E-16(机)13架,以柳州为前进基地。

5、伏洛比洛夫队E-16(机)13架,以柳州为前进基地。

6、第18队霍克75机5架,以桂林为前进基地。

四、各部队应于同日16时到达前进基地,即作翌日出动之整备。

五、如天气许可,各部队于16日先移至以左之中间机场:

CB机全部到达梁山;

E-16机及未加油箱E-15机到达贵阳;

其余E-15机到达芷江;

霍克75仍在贵阳;

格机仍在桂林;

DB-3机到达成都。endprint

六、如天气许可,则全部于17日向各基地集中,均以16时为到达时间。

七、在未到达基地以前,除DB队及格机队外,统由张司令廷孟指挥,由田司令曦协助之。到达前进基地以后,柳州部队及总站,由张司令廷孟指挥。桂林、零陵部队由刑司令铲非指挥。

八、如天气限制时,可酌量推延,但须严格遵守同时到达前进基地之原则。

九、移动时之空中部署,统由张司令廷孟定之。

十、到达基地后之作战计划,另行命令。但防空作战,仍由各司令负责.

十一、余在重庆,将来随部队飞至柳州。

右令

第1路司令 张廷孟

第2路司令 邢铲非

第3路司令 田 曦

委员长 蒋中正

主 任 周至柔

下达法

1、三路司令笔记送达;

2、各部队以电话传达要旨。

但因川湘滇黔地区连续多日非雨即雾,且地形复杂,航线多高山峻岭,中苏空军并未实现在12月17日前完成于柳州、桂林等前进机场集结的计划。

12月18日晨,中国军队第1军荣誉第1师在战车和炮兵的掩护下(缺少原计划的空军支援),对昆仑关发起正面攻势。当天,中国军队进展顺利,分别占领了罗塘、同兴、石寨隘、同平、枯桃岭等处的日军阵地。

陆空协同作战

1939年12月21日,即中国陆军正式反攻昆仑关第三天,中苏空军展开了联合出击行动。其中,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的费金率9架轰炸机于7点06分,从桂林起飞,轰炸钦州湾内的敌舰。中国空军第4大队的E-15战斗机10架和第3大队的格机3架,分别于12点50分、14点28分和16点30分,自桂林和柳州起飞,前往昆仑关上空担任战场上制空任务,并对敌军阵地进行俯冲扫射,掩护陆军进攻。

12月22日,日军第5师团的援军在中国军队的有力阻击下,勉强进到七塘。中国空军第4大队和第3大队仍分别出动E-15战斗机9架和格机3架,在昆仑关上空掩护我陆军的攻击行动。中国空军第6大队则出动轰炸机3架,飞往南宁,对日军据点及亭子圩仓库进行轰炸,以牵制和分散日军的力量。

12月24日晨,日军援军指挥官第21旅团的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遭到中国军队炮击,腹部被贯穿,于25日凌晨死去,部队继由第42联队长坂田元一指挥。至25日8点30分(已从南宁出发6天以后),才推进40公里左右,到达九塘。当天,中苏空军奉命对这支敌援军进行打击。中国空军第3大队的格机1架从柳州机场起飞,引导从秧塘起飞的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3架轰炸机多次前往九塘上空,对敌军阵地进行轰炸,并协助陆军占领日军据点四五处。

12月27日,中苏空军兵分两路,第一路以中国空军第3大队的格机3架,掩护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的3架轰炸机,前往九塘日军阵地上空进行轰炸。另一路以第18中队的3架霍克Ⅲ战斗机,携带小型炸弹,前往南宁的亭子圩和实屯集等日军仓库进行轰炸。

12月29日凌晨,经几日休整后,中国陆军第5军在炮兵、装甲车协同下,再次向固守昆仑关的日军发动总攻。在战场上空,中苏空军的飞机也频频现身,担任制空任务,掩护陆军进攻。31日拂晓,在强大炮火的支援下,第5军向昆仑关发起最后冲击,至11点终将残余的日军肃清,占领昆仑关。

在中国军队收复昆仑关的同一天,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出动3架轰炸机空袭了日军占领的南宁机场。3架轰炸机各自携带6枚100公斤重的炸弹,于早上8点36分从秧塘机场起飞,在南宁机场上空投下全部炸弹,并命中目标,炸毁地面日机8架,我机于中午1点全部安全返回基地。这是中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在桂南会战中取得的最大一次战绩。

1940年1月2日,由费金率领的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轰炸机部队,出动3架轰炸机对盘踞九塘的日军阵地进行轰炸。4日,又出动4机轰炸南宁机场。

1月7日,中苏空军联手,其中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出动轰炸机5架,中国空军第19中队出动轰炸机4架,一共携带50公斤炸弹72枚,对南宁的敌军阵地实施轰炸,予敌以沉重打击。次日,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的6架轰炸机又单独出击,携带100公斤炸弹24枚,50公斤炸弹12枚,對七塘和南宁的敌军目标进行轰炸。

1月10日,中苏空军又一次联手。其中,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出动轰炸机6架,中国空军第19 中队出动轰炸机3架,一共携带100公斤炸弹36枚,50公斤炸弹18枚,轰炸了南宁的敌军机场,炸毁日机3架。

1月11日,第5军在攻击至八塘附近时,与日军的援军形成胶着状态。傍晚时分,第5军奉命将防务任务交由第36军接管。至此,持续50多天的昆仑关激烈争夺战暂告结束。

制空权争夺战

确保昆仑关主战场上空的制空权,是这次中国空军南下作战的主要目的之一。为此,中国空军将战斗机队的绝大部分主力和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的全部战斗机部队(两个战斗机大队)用于昆仑关战役,并数次与日军的飞机展开制空权争夺战。

1939年12月22日,日军为了报复前一天中国空军对其昆仑关阵地的攻击,以及当天上午对南宁日军仓库的轰炸,出动18架96式陆上攻击机空袭柳州机场。驻守柳州机场的中国空军第3、第4大队于11点35分,分别起飞格机1架、E-15战斗机10架升空迎战。在当天的空战中,第3大队副队长陈瑞钿、第3大队第32中队队长韦一青和第4大队第22中队飞行员周志开对1架日机进行了轮番攻击,最后将该机击坠于来宾的古月乡。这是中国空军在整个桂南会战中,空中击落的第一架日机。

当天下午,日机9架再犯柳州机场,中国空军第4大队于下午4点升空9机拦截。日机见我方防备严密,遂转向标营投弹,不敢与我机交战。这一天,中国空军一共出动35架飞机执行作战任务,其作战区域主要集中于昆仑关、柳州、南宁3处,作战性质包括支援陆军、对敌空战和轰炸敌军后方根据地3类。endprint

12月25日,中国空军与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又出动32架飞机,从上午至下午,分批次飞往九塘上空,对行进至此的日军援军进行全力打击,并重伤日机1架。

12月27日上午,中国空军第3大队副队长陈瑞钿、第3大队第32中队队长韦一青、第3大队第3中队副队长陈业新3人驾驶3架格机,为3架苏联援华志愿队的轰炸机护航,前往九塘轰炸日军阵地。当我机群到达目标上空时,突遇日军的9架战斗机和6架水上飞机,面对数倍于我方的日机,陈瑞钿、韦一青、陈业新等人与敌展开激烈空战,掩护苏联空军志愿队的3架轰炸机安全撤离。

在空战中,我方击落日机3架。但不幸的是,韦一青驾驶编号为5709的格机被日机击中,英勇殉国。韦一青的飞机正好坠落于中日双方陆军交战前线,我陆军将士奋力将烈士的忠骸夺回。韦一青出生于广西,是前广西空军著名飞行员,曾在1938年1月8日的广西首次空战中击落日机1架。他在广西空军时期曾多次飞往昆仑关一带执行侦察任务,并曾因飞机发生机械故障而跳伞。由于他对这一带地形极为熟悉,为了给苏联空军志愿队的轰炸机导航,中国空军第二路司令刑铲非亲自点名由他领队担任护航任务。韦一青的遗体运回柳州后,被葬于柳州羊南山空军坟。1987年4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韦一青为革命烈士。

另一位中国空军飞機员陈瑞钿,驾驶编号为5727号的格机中弹着火后,他跳伞降落,头脸及双手均被烧伤。在柳州疗伤期间,他居住的房子被日机投下的炸弹炸中,妻子伍月梅(民初著名外交家伍廷芳之女)为救他,被炸身亡。陈瑞钿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美国,19岁入读美洲华侨航空学校,于1932年回国任飞行员教官。他先后参加过南京、上海、无锡、武汉等地的对日空战,击落日机数架。此次因伤势严重,他于1945年初才重返部队,在驼峰航线执行运输飞行任务。抗战胜利后,他任民航飞行员。1949年夏,他到美国波特兰市定居,于1997年9月3日在美国病逝。

陈瑞钿在抗战中英勇作战的事迹,曾被编入美国青少年读物《中国战鹰》一书中。1997年10月4日,陈瑞钿被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评为“美国第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战英雄”。

还有陈业新,在空战中,其右臂及腰部中弹3颗,他忍痛驾驶受伤的战机迫降成功,被当地民众救出,送往后方医院抢救,得以生还。

12月28、29两日,中日空军的飞机又在昆仑关上空相遇。在空战中,双方飞机微有损伤。

鉴于我空军极为活跃,并给日军造成重大威胁,日本空军决定重点空袭柳州机场,并与我空军决一死战。

12月30日,日本海军第3联合航空队第14航空队出动13架96式舰载战斗机,在相生高秀大尉率领下前往柳州。此次空战,日方是有备而来。先派6架轰炸机前行,吸引中国空军的注意力,战斗机则在高空悄悄跟进。日军企图以轰炸机引诱中国空军进行攻击,然后,战斗机从高空俯冲下来,突然向中国空军的飞机发动攻击,以歼灭我空军主力。

殊不知,我空军早有诱敌至柳州上空决战的计划。当天,中国空军第4大队,在大队长刘志汉、副大队长郑少愚率领下,起飞17架E-15战斗机,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在联队长苏普伦带领下,起飞16架E-15战斗机、9架E-16战斗机升空布阵。双方在柳州上空,展开了抗战期间广西境内的最大一次中日空中决战。当时,曾亲眼目睹这场空战的刘毅夫,后来在其出版的《空军史话》中不乏细致描述:

天空中打得火热,敌我的飞机已降低到万呎以下,已可以看到敌我飞机布满天空,有的只是几个白色光点,在纠缠、射击,有些较低的飞机,他们吼叫着追逐,射击,有10架飞机在捉对儿翻滚,打筋斗,他们用扯裂天空的大喉咙吼叫,用射穿空巷的狠劲儿在射击,虽在阳光下,仍能看见交叉飞织的阵阵曳光弹道。

空战结果,我方击落日机6架,自己损伤、毁机12架(日方资料只承认其被击落1架,但却说击落我方飞机22架)。足见当时空战之激烈程度。

1940年1月1日,中国空军第5大队第29中队队长马国廉,又率陈梦鲲、张祖骞等人,将1架日军的神风号侦察机击落于东安双岸的平山堂。

1月10日,中苏空军的9架轰炸机空袭了日军的南宁机场,炸毁日机3架。随即,日军进行报复,由其海军第3联合航空队的第14、第15航空队出动飞机43架(战斗机14架、陆上攻击机27架、侦察机2架)轰炸桂林机场。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起飞14架E-15战斗机和7架E-16战斗机迎战。空战结果,我方伤2人、5机。

之后,中苏空军主力撤回四川、重庆,中日桂南空战暂告一段落。

在整个昆仑关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一共出击轰炸敌军阵地、机场、仓库等处12次,炸毁日机15架;对空袭之敌迎战18次,共击落日机11架。此外,还曾掩护轰炸机出动、扫射敌军阵地以及侦察敌军行动等6次,胜利保证了支援地面陆军作战任务的完成。

(作者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邀研究员)

编辑/韩西芹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空军柳州南宁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眷恋南宁
中国空军发展史
文言文阅读指津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南宁博物馆开馆啦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
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涂装集锦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