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90年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927年的10月,井冈山上第一次亮出共产党旗帜,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诞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中华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色政权在根据地不断扩大。历经20多年的革命斗争,老区人民用巨大的牺牲奉献,养育了党和人民军队,夯筑起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回望这90年的难忘岁月,老区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谱写了历史的辉煌乐章,也铺就了一条民族复兴的光明道路。回望这90年的伟大征途,老区作为纵横历史的坐标,耸立起一座精神高峰,穿越历史启迪未来,始终鼓舞激励我们前行。
一、老区精神是推动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动力源泉
(一)脱贫攻坚是坚守信仰之战,传承了老区精神的红色基因
革命战争年代,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集合在信仰的旗帜下,舍生忘死、不懈奋斗,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用“腹中满是草根、宁愿饿死也不投降”的正气,用“竹签钉入十指、痛彻心扉也不叛党”的坚贞,诠释了老区精神的特有品质,标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海拔。人民群众正是从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理想的光芒,一心向党、一路同行。革命老区的热土上,处处生长着忠诚与信仰,老区人民可以毁家纾难、更不怕流血牺牲。正是人民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共产党的信仰,老区精神才能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中传承弘扬。
脱贫攻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艰巨的扶贫壮举,消除贫困是共产党人一直坚守的初心。这是由革命战争年代“打土豪、分田地”到“脱贫困,奔小康”的持续求索,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信仰传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战役,更是我们党捍卫、践行信仰之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党政军民齐上阵的生动局面。习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他30多次国内考察都涉及扶贫,连续5年新年国内首次考察都看扶贫,连续5年新年贺词都讲扶贫,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了习总书记的嘱托,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怀揣着执着信仰,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场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湘西十八洞村人拧成一股绳,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旅游、产业兴村为龙头的致富路,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大路。
(二)脱贫攻坚是决胜小康之战,体现了老区精神的英雄气概
当年,正是有了坚定不移、攻克万难的精神追求,才使得“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加大炮”的伟力,让党从南湖走向全国、从瑞金抵达北京。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险境,各个根据地军民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面对人迹罕至的皑皑雪山和茫茫草地,面对敌人的层层围追堵截,面对饥饿、寒冷、疾病、极度疲劳和枪林弹雨,红军将士用钢铁般的意志完成了震撼世界的伟大远征;面对日本侵略者军事上的残酷扫荡和清剿、经济上的疯狂掠夺和摧毁,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的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14年持久斗争,赢得了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决战。
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最关键战役,是中华民族向贫困的决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坚定的信仰追求、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十大工程”、“六大体系”构筑起脱贫攻坚的四梁八柱。脱贫攻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力度向纵深推进,处处呈现出“真打仗、真扶贫、真感人”的动人情景。安徽省各县(市)对未出列的贫困村,全部增派副县级以上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吃住在村,明确全年驻村时间不少于220天。黑龙江省实行脱贫攻坚终身问责制,对失职失责后果严重的,不论责任人转岗何处、提拔或退休,都将严肃问责。在这场攻坚克难的伟大决战中,广大干部群众攻坚拔寨、冲锋陷阵,近200名干部倒在了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中国革命的出发地井冈山革命老区,广大基层干部怀着“鞠躬尽瘁打赢攻堅会战,夙兴夜寐走完脱贫长征”的信念,带领人民群众第一个在战胜贫困的大决战中突围。在“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兰考,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群众,用“大干”促“大变”兑现“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今后几年,剩下的大多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脱贫攻坚面临着坚中之坚、难中之难,任务十分艰巨。我们相信,有革命年代的老区精神鼓舞激励,党带领贫困群众一定能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拔掉穷根子、过上富日子。
(三)脱贫攻坚是解放思想之战,彰显了老区精神的开拓创新
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从井冈山开辟中国革命道路到瑞金的治国理政初步探索,从遵义会议的转危为安到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丰富实践,党带领人民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锲而不舍的艰辛探索。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革命的生存之道,也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道。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形势下扶贫开发的伟大创举,是“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史上的伟大转折,是一场新的深刻的农业革命。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的脱贫攻坚行动,是农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必将有力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农村组织结构调整和广大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必将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使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当前,变革、创新正在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既有土地流转、林权改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发展新模式;又有“合作社+”、“党支部+”、“公司+”、“互联网+”等发展新路子。易地搬迁让山沟沟里的农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电商扶贫让贫困户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就能增收致富,健康扶贫解决了偏远农村“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大难题,生态保护脱贫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陕西省洛川县不断放大“洛川苹果”的知名品牌效应,把苹果产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主打产业,苹果生产向高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极具本地特色的“洛川苹果文化”。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50多万亩,覆盖了80%的耕地和95%以上的农户。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通过小吃产业走出了一条创业增收致富之路,目前全县在外发展“沙县小吃”店2万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营业额超70亿元。endprint
(四)脱贫攻坚是戮力同心之战,凝聚了老区精神的众志成城
在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始终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呈现了党群一致、军民一家、情浓于血的生动景象。正如红色歌曲《十送红军》所唱的“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这种浓浓的鱼水情谊。无论是井冈山革命群众手拿梭镖大刀赢得的黄洋界保卫战,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还是山东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所催生出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脱贫攻坚是体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场世纪决战。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当前,全社会的力量都在向贫困地区聚焦、各种资源都在向贫困群众聚集。12.8万个驻村工作队、77.5万名驻村干部、19.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正奋战在脱贫攻坚前线;320个中央单位定点帮扶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东部发达地区262个经济较强县(市、区)结对帮扶西部380个贫困县,取“福建、宁夏合作”之意的宁夏闽宁镇,战胜了“苦瘠甲于天下”的贫困,树立起区域对口帮扶的典范;全国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21992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212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国老促会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起了“双百双促”行动。到2020年实现脱贫目标,我们有强大的力量、更有十足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传承了老区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消除贫困的世界眼光,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宣言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撸起袖子加油干。五年来平均每年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中国成为世界“减贫英雄”,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面对未来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面对只占全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的4300多万贫困人口,面对不足全国2877个县三分之一的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只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万众一心、勠力攻坚,就一定能决胜全面小康。
二、老区精神激励老区志愿者砥砺前行
(一)热心为老区建设鼓与呼,老促会是老区精神的宣传者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以下简称老促会)始终把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老促会的重要职能和第一要务。去年以来,围绕深化老区精神的宣传工作,先后在革命老区张家界、井冈山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深入研究老区精神丰富内涵、系统梳理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在全国农展馆组织举办“全国革命老区首届特色手工艺品和农特产品展览会”,集中宣传了伟大的老区精神,展示了老区的丰富资源;联合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举办“温暖同行——感恩老区春节大联欢”,与全国亿万电视观众重温老区精神;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系统阐释老区精神;“光荣与梦想——中国革命老区历史贡献和建设成就展”也即将开展。各地老促会高度重视老区精神的宣传工作,通过在主流媒体刊发文章、创办報刊杂志网站,编纂老区历史丛书、拍摄影视专题片,总结宣传老区扶贫开发中新成就、新经验、新典型,讲好老区故事。
(二)积极为老区建设办实事,老促会是老区精神的践行者
2011年至2013年,为进一步摸清老区建设发展状况,全国各地老促会联合进行了一次历时1年多、有12.9万余人参加的“万人千县”大调研,共形成各类调研报告建议2933份。中国老促会汇集全国调研情况形成联合调研报告呈报党中央、国务院,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老促会始终秉承只要是对老区有用的事都积极争取,只要是老区人民欢迎的事就努力去做。通过积极主动开展活动,做了许多有益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工作,赢得了广泛认可。今年,我们围绕“动员百家企业帮扶百个贫困村,促进贫困村率先脱贫,促进帮扶企业优质发展”,启动了“双百双促”行动。在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和助力老区妇女脱贫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甘愿为老区建设献余热,老促会是老区精神的传承者
老促会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团队。大家自觉把老促会作为为党分忧、为民服务的光荣战场,不忘初心、不图名利,殚精竭虑、忘我工作,甘当服务老区的志愿者和老区精神的传承者,涌现出一大批投身老区、奉献老区的典型。甘肃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陈秀,全身心投入庆阳老区绒山羊产业扶贫,把工作做到了每家每户,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羊司令”,2016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开枝,21年来99次深入广西百色贫困山区扶贫济困,为东西部扶贫协作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开枝同志退休后发起建立广西百色市教育基金会,累计捐出个人退休金19万元。老促会成员平均年龄65岁,不少同志都在70岁以上,有一些同志在老促会的岗位上坚守了20多年,可以说是老骥伏枥、志在老区,忘我工作、情注老区,呕心沥血、奉献老区。
(本文为作者在“老区精神与脱贫攻坚”论坛上的讲话,内容有删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