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井冈山精神走前列打赢脱贫攻坚战作示范

2017-12-07 09:26肖玉兰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井冈山贫困村全市

肖玉兰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吉安、井冈山视察,提出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赋予井冈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要求我们“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要求我们“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上走前列,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吉安市委、市政府以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为统领,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举全市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截止目前,全市有279个贫困村摘帽退出,10.4万人实现脱贫,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摘帽,吉安县也即将摘帽;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3.5万户、9.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8.8%降到2.4%。今年又有2个县计划退出,187个贫困村5万贫困人口有望摘帽。

一、不忘初心,筑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念

坚定执着追理想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我们认真落实习总书记“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的要求,把“不让一个老区群众在全面小康中掉队”作为工作目标,立下愚公志,打赢攻坚战。一方面,坚定脱贫至上的认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脱贫作为全市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政治任务,始终保持赶考的心态推进脱贫攻坚,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的深厚氛围,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提高考核权重,强化责任要求,在全市上下牢牢树立脱贫至上的共识共为。另一方面,坚定脱贫必胜的信念。井冈山斗争时期,毛主席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著作,预示了中国革命的未来,树立了革命必胜的信念。面对贫困,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高追求,不回避、不畏难、不懈怠,把脱贫作为攻艰破难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提出“提前两年摘掉穷帽”,井冈山更是喊出“把穷帽甩到太平洋去”的响亮口号,牢牢树立战胜贫困的坚定信念。

二、实事求是,探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新路

面对新形势下的脱贫攻坚战,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落实、可持续”的工作要求,立足吉安实际,积极创新脱贫攻坚机制,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产业为根、立志为本”的吉安特色扶贫路径。一是创新工作落实机制。紧扣“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的要求,探索建立了“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两表认定”工作落实机制。扶贫工作中,更加重视扶志扶智,结合产业扶贫、安居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确保实际收入、保障措施、长效机制到位;脱贫退出上,特别强调真实可靠,要求公开贫困户实际收入表和保障水平表,确认收入明细表和资产负债表,确保扶真贫、真脱贫。二是创新精准识别机制。实行县、乡、村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制度,并依据贫困程度实行红、黄、蓝卡分类制度,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做到“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三是创新政策到户机制。重点减少中间环节和审批流程,产业扶贫资金、兜底保障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到户;贫困户医保实行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四条线保障”、“一站式”结算,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下;教育扶贫实行“校长负责制”,采取“一签式”兑现,所有资助政策由学校负责办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四是创新产业保障机制。突出“井冈蜜柚、绿色大米、有机茶叶、有机蔬菜、特色竹木、特色药村”六大富民产业,建立了产业、项目、苗木、资金、干部帮扶、跟踪管理“六个到村到户”机制,每户落实5000元以上产业扶贫资金和5万元产业扶贫信贷资金,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示范园,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长效增收。我们探索实施的一户1亩柚子、1个鸡棚、1亩葡萄、1人务工的“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得到习总书记的肯定。近三年来,全市累计发展扶贫产业60多万亩,基本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三、艰苦奋斗,突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难点

一是聚焦深度贫困区域扶贫。将罗霄山特困片区,尤其是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等最困难、最需要、最边远的地区作为重点和核心,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合政策,重点突破、重点保障。去年我们举全市之力支持井冈山率先脱贫,实现首战告捷。二是聚焦搬迁扶贫。重点瞄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贫困地区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引导群众向城区、园区、镇区和中心村集中,让贫困群众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实现有尊严地生活。近三年来,吉安市每年完成搬迁都在1万人以上,建成集中安置点109个,创造了“爱心公寓”、“交钥匙工程”等安置模式,基本实现户户脱贫。三是聚焦基础设施扶贫。将所有贫困村全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盘子,整村推进,做到有产业、有设施、能致富,把贫困村点打造成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变成产业村、旅游村、农家乐村,让贫困群众不出门也能致富。同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重点解决贫困群众用电难、饮水难、行路难等实际问题,让他们生活舒心、生产便利。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贫困村全覆盖,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项目贫困村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贫困村全覆盖。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通过整村改造,形成独特的客家民居风貌,对接大井冈旅游,贫困户不仅住上新房,还变成产业股东,办起农家乐,走上致富路。

四、众志成城,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依靠群众求胜利是我们党的传家法宝。习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胜利之本”。打赢脱贫攻坚战,群众是主体,更要依靠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传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唤起干群“同心干”,形成了领导带头、干部帮扶、群众努力的深厚氛围。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深化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开展“一树两强”活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通过支部引领,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强化村民自治,激励老乡参与脱贫攻坚,激发内生动力。比如在安居工程中,把党建引领与村民自治结合起来,对规划选址、资金筹措等重大事项由党支部提议、村民决议;比如在产业扶贫中,通过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实施“千村万户老乡工程”,让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井冈山市坚持做到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全山306个专业合作社及产业协会、4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实现党建全覆盖。二是强化干部帮扶。全市领导干部带头,建立了厅级干部帮3户、县级帮2户、科以下干部帮1户的党员干部“321”精准帮扶机制,做到人人有压力、有责任、有任务。实行村第一书记蹲点帮扶制度,所有贫困村全覆盖,每个月吃住在村不少于20天,与贫困户同吃同劳动,沟通感情,掌握实情,靶向帮扶,不脱贫不收兵。建立群众评价机制,干部帮扶成效,群众说了算,定期测评,在一线锻炼干部、发现干部、考察干部。特别是对帮扶干部提出了“四有三过硬”要求,要求做到心里有数、方略有谱、工作有序、脱贫有望,时间过硬、作风过硬、工作过硬,各级纪委全程介入,以严明的纪律和扎实的作风落实帮扶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井冈山在第三方评估中,群众满意度达到99.08%。三是强化社会扶贫。广泛开展“百企帮百村”、“回归家园奉獻家乡”等活动,积极引导各行业部门、社会有志之士、民间组织、慈善机构助力脱贫攻坚,形成大扶贫格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井冈山贫困村全市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