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纪双城
《印度教徒报》近日发表文章称,眼下厕所革命在中国进行得如火如荼。提起厕所革命,不能不说英国。抽水马桶和世界上第一个公厕,都出现在英国。
早在1596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宠臣约翰·哈灵顿发明出了莎士比亚时代的“抽水马桶”,但女王并不喜欢这项新发明,因为它冲水的声音实在太大,会让整座宫殿都知道女王才刚如厕完毕。而多数无缘享用这项新发明的英国老百姓,在那个时候往往是直接在街头随地便溺。居民们每天在解决完“个人问题”后,就直接让排泄物高空抛物般落入泰晤士河。当时的伦敦城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粪坑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加上日常接触,使得各种流行病,特别是霍乱和鼠疫大行其道,每次爆发都夺走成千上万条性命。
现代排污系统的诞生可以说促成了英国的厕所革命,而这源于伦敦一次大瘟疫。当时随着排泄成本的上涨——清洁工的工资上涨,人们发现直接把粪便倒入掩盖住的水道里更方便省钱。到1815年,伦敦百姓都在这么做,以至于伦敦市政府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允许人们把自己的排水管和下水道接通。而这些下水道都直接通向泰晤士河。到了1840年,“泰晤士河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粪水池了。”当时有记载称,“无论在伦敦任何角落,人们都会闻到泰晤士河散发出的令人难以忍受的臭味。”各种疾病随之滋生蔓延,其中最可怕的是霍乱。霍乱病菌的主要载体就是人类粪便。在良好的卫生条件下,水源与粪便分开,可以抑制霍乱的传播。然而在19世纪早期的伦敦,当地9个水管理公司中有5个是从泰晤士河直接取水供人饮用的。而这正是霍乱的温床。1831年爆发的第一场瘟疫夺去了6000多人的生命。在1848到1849年的瘟疫中,整个英国死亡5万人,其中伦敦就死了1.4万人。当时,由于刚刚流行起来的抽水马桶向已经满满的粪坑或下水道排放了更多的污水,因此被指责为带来了更多的恐惧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直到19世纪中后期,人们才意识到病菌与饮用水之间的联系。公共卫生专家在谈论这场灾难时,都不会忘记约翰·斯诺医生。正是他第一个提出,霍乱在粪便中传播,而粪便又污染了水源,从而导致了这场瘟疫。1854年的一个上午,约翰·斯诺将一个水泵柄拆了下来。这一历史性的举动阻止了这场瘟疫的蔓延。英国开始建设污水管道,将排污管线布置在饮用水管线下游,抽水马桶被这些看不见的管线连接起来。正是有了城市一体化的排污系统工程,才使得抽水马桶有了革命性的意义,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
此外,现代公共厕所也是在这一时期被提上议事日程的。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约有80万人耐心排队领略了坐抽水马桶的经历,使用一次收费一便士。从此,抽水马桶风靡英国,没几年,仅伦敦就有了20万个抽水马桶在运转。抽水马桶很快替代了便壶和便坑,走入平常市民家中。
然而,之后的大多数建筑物仍然出于对成本因素的考虑而选择不造厕所。1858年,申请了无阀门抽水马桶专利的乔治·詹宁斯提出在“那些碍眼的、使大城市受到批评的瘟疫地区”建造适合“现代文明发展阶段的厕所”的提议,他说:“我知道这个话题非同一般,处理起来也很棘手,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虚假的文雅而不关注那些影响千百万人健康和舒适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文明可以从他的室内和卫生用具来衡量。我坚信总有一天,将会在众人聚集的所有地方建造拥有完备设施的停留站(指公厕)。”这项提议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