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培养优化试验

2017-12-07 00:56:13李斌
中国果菜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原基灵芝天数

李斌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农业局,福建龙岩 366300)

灵芝培养优化试验

李斌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农业局,福建龙岩 366300)

灵芝是灵芝属真菌的总称,具有很好的综合药用与观赏价值,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发展潜力较大。本试验对8种不同灵芝配方进行栽培试验,观察比较了同种灵芝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产量、发菌情况、出芝早晚以及子实体的农艺性状等,从而筛选出最适宜的灵芝培养基配方。

灵芝;栽培配方;优化试验

灵芝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其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具有镇咳、止喘、防癌抗癌、增强免疫力、保肝解毒、降低胆固醇、强心健体、减缓衰老等功效[1,2]。灵芝营养丰富,有效成分有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 Ge、Fe、Ca、Mn、Zn 等。近年来,消费者对灵芝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因此灵芝的需求趋旺,栽培量逐年增长[3]。传统灵芝栽培的主要原料是椴木或木屑,产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为筛选较好的灵芝种植配方,提高灵芝的产量和品质,本试验对比了8种不同的灵芝栽培配方,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原种来源

试验所用灵芝品种为信洲赤灵芝,由三明真菌研究所提供。

1.1.2 菌袋配方制作

本试验采用8种不同配方种植灵芝,从而筛选出最适宜的仿野生灵芝配方(见表1)。

1.2 试验地点

试验安排在长汀县大同镇南里村结石陂毛竹林山场,地势较高,可有效防止雨后积水。野外竹林下常年阴凉、潮湿,能够给灵芝生长提供阴凉、潮湿、通风的环境。

1.3 试验方法

1.3.1 前期处理

2017年3月8号进行场地整理,主要是除草、整地,每667m2撒石灰2000g,采用卧式出菇的方法,不同品种划定不同小区排放,8种配方总共8个小区,每排4层高,每个小区600袋菌种。2017年2月26号制作栽培种,栽培种配方为棉子壳30%、木屑50%、麦皮18%、石膏粉1%、红糖1%、水分60%,用14cm×28cm的聚丙烯菌种袋装料500g,高压灭菌压强1.5kg/cm2,灭菌2h,冷却后接种,一瓶原种扩接40袋栽培种。2017年4月8号制作栽培袋,一袋栽培种扩接25袋栽培袋。栽培种装袋按湿重500g装袋,栽培袋按湿重1200g装袋,采用高压灭菌,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适温培养。

1.3.2 试验过程

将试验灵芝原种扩接栽培种,栽培种的菌龄约45d,按不同培养基扩接试验用栽培袋,培养温度为22~25℃,当栽培袋菌丝满袋后,部分栽培袋菌盖表面有原基突起时,移栽培袋进山,排场时间为2017年6月19日,自然适应训化7~10d后拔掉棉塞,5~7d后开始长出灵芝炳与灵芝面,又经20~25d后灵芝逐渐成熟,部分灵芝开始喷射孢子,又经10d左右采收。先沥干,后烘干。由于栽培袋培养料比较少,只进行一次出菇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

按照表1中的不同配方分别进行接种,每天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从菌丝的长势、浓密、整齐和洁白度等外观性状以及菌丝生长速度等方面考察菌丝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配方中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外观、发菌时间都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玉米芯含量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逐渐加快,菌丝长势和外观都表现比较优。随着棉子壳含量的增加,前期菌丝越稀疏,纯棉子壳配方菌丝颜色前期灰白,后期洁白;随着木屑含量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减缓。

表2 不同配方灵芝首试生长情况

表3 不同配方对灵芝子实体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表4 不同配方对灵芝生长农艺性状的影响

2.2 不同配方对灵芝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在8个小区中每个小区随机抽取30朵鲜灵芝,测量它们的菌盖面长、菌盖面宽、柄长以及柄宽,称出各小区30朵灵芝鲜重及干重,从而筛选出最适合的灵芝栽培配方,试验结果见表3。由表可知,从配方2与配方5、配方3与配方6比较得出玉米芯的培养基比加木屑培养基配方各项指标突出,从配方1、2、3与配方1、5、6中可以看出,随着棉子壳的增加,灵芝产量递增。配方1、4、8比较得出,加了麦麸的玉米芯产量比纯棉子壳高,纯棉子壳比加了麦麸的木屑产量更高。

2.3 不同配方对灵芝生长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配方2与配方3原基形成天数最少为6d,配方1、4、5原基形成天数一样,均为7d,配方6、7、8原基形成天数最长,为8d。配方4原基形成至子实体成熟天数最长为49d,配方8原基形成至子实体成熟天数最短为40d。配方1、配方4孢子粉喷孢情况较多,配方6与配方8喷孢情况较少。芝盖颜色均为黄褐色,配方8畸形比例较高,配方1畸形比例较低。

3 小结

本试验通过对8种不同灵芝配方的栽培比较试验,得出各配方的培养性能如下:

配方4:灵芝鲜重与干重居第一位,产量高,最早出原基,灵芝差异性较小,子实体成熟天数较长为49d,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浓密整齐,喷孢多,朵形圆整,芝盖相对较大,较厚实,畸形比例较低,此配方综合表现好,适宜大面积推广。

配方1:灵芝鲜重与干重位居第二,产量较高,子实体成熟天数为46d,前期菌丝较稀疏,颜色呈灰白色,后期洁白。菌丝浓密整齐,喷孢多,芝盖较厚实,差异性小,畸形比例较低,此配方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大面积推广。

配方2:原基形成天数最少,鲜重与干重位居第三,产量较高,子实体成熟天数为45d,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喷孢较多,畸形比例较低,此配方综合表现较好,适宜推广。

配方3:灵芝鲜重与干重位居第四,产量中等,子实体成熟天数为43d,菌丝浓密整齐,颜色洁白,喷孢多,畸形比例较低,此配方综合表现较好,适宜推广。

配方5:灵芝鲜重与干重位居第五,子实体成熟天数为42d,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颜色洁白,喷孢一般,此配方综合表现较好,可推广。

配方6:灵芝鲜重与干重位居第六,子实体成熟天数为41d,菌丝生长速度较慢,喷孢较较少,畸形比例较高,所以不适宜推广。

配方7:子实体成熟天数为41d,灵芝鲜重与干重在8个配方中排第七,菌丝生长速度较慢,单朵鲜重与芝盖面长存在较显著差异,此配方综合表现较一般,不适宜推广。

配方8:灵芝鲜重与干重最轻,产量最少,子实体成熟天数最短,为40d,菌丝生长较慢,较整齐。喷孢少,此配方综合表现较差,不适宜推广。

[1]叶鹏飞,张美萍,王康宇,等.灵芝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J].食药用菌,2013,(03)∶158-161.

[2]潘湖生,余建美.灵芝代料栽培高产关键技术 [J].食用菌,2009,(04)∶57.

[3]陈宜,谢晟,李胜杰,等.棉花秸秆栽培灵芝的品种与配方筛选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6,35(4)∶47-49,53.

Optimization Experiment on Cultivation Formula of Ganoderma lucidum

LI Bin
(Agricultural Bureau of Changting County,Longyan City,Fujian Province,Longyan 366300,China)

Ganoderma lucidum is a generic name of Ganoderma fungi,which has a good comprehensive medicinal and ornamental value,and has broad market prospects and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In this experiment,eight different Ganoderma lucidum formulas were cultured and compared.The yield,the bacteria producing situation,the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fruiting bodies and fruiting bodies of Ganoderma lucidum strai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in order to screen out the most suitable formula for Ganoderma lucidum culture medium.

Ganoderma lucidum;cultivation formula;optimization experiment

S567.3+1

A

1008-1038(2017)11-0045-04

10.19590/j.cnki.1008-1038.2017.11.012

2017-08-02

李斌(1972—),男,农艺师,主要从事经济作物研究与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原基灵芝天数
本周连涨天数居前个股
本周连跌天数居前个股
春天来了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 05:12:30
基于群体Parrondo博弈的根分枝建模方法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7:57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翅原基生长分化的影响
生日谜题
Evaluation on formation rate of Pleurotus eryngii primordium under different humidity conditions by computer vision
灵芝霜下秀
中华手工(2014年11期)2014-12-03 02: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