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豪情汽车工业学校 李林敏,赵腾飞,王德超
目前传统的汽车实训教学一般都按照以往的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来实施,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传统的汽车维修实训教学已不符合当代汽车实训教学的要求,本文以浙江豪情汽车工业学校为例,展开论述。
(1)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将原先放置在汽车实训场的设备搬进教室,原有的汽车理论课和汽车实训课相互融合,课程也由两节理论课改为四节课制,学生在学完理论的同时能当场进行实物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操融为一体。
(2)教师采用集体备课制。原来的汽车实训教学虽有教学大纲但是在细节方面没有做好标准,例如在讲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时,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够明白其作用、工作原理及检测方法,而对其故障现象没有明确写明,从而在上课期间就产生有老师讲解故障现象而有部分老师却没有讲解,这样就出现同样的学生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发现这个问题,我们就统一集体备课,通过分担项目的方法,以任课教师的强项来编写教案,编写好后再统一开会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过时的汽车资料,通过专业老师的认证审核后,在以后的汽车实训教学课程中就按此标准实施,学生学到的知识既符合要求又是最新的汽车知识。
在原先的汽车维修实训教学中,学生没有专业对口教材,从而导致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抄笔记,这样就出现了学生只顾抄笔记而导致内容没有理解。通过组织汽车实训教师总结在最近几年中的教学积累和学生的接受方法,集体按项目模块化分摊给各位任课教师,教师把自己实际操作的照片拍下来编制起来,适当穿插理论知识,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书本中掌握其正确的步骤,通过自己看书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就免去了部分记笔记的困扰,使其空余的时间能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师在编写教材中,大量把汽车维修鉴定资料穿插其中,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能更多地掌握汽车维修中级工的知识,为中级工考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课堂中,实施工作过程化,采用汽车4S店工作任务的方法进行教学,以维修案例来进行讲解,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技能知识。在上课前,先集合并宣布一天的工作任务及安全注意事项,并且强调“5S”管理细则,在讲解课程中,老师抛出问题,从原有的老师为中心转化为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遇不会的问题再去问教师,这样使得整个课堂出现了反转效果。
由于以前的汽车实训设备统一放在一处,从而导致上课时多班级学生一起上课,学生容易吵闹,教学效果不佳。通过实训室建设,按汽车的各部件编制成教室,墙面挂着各部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学生座椅按小组摆放,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由原来的整体式分为单独集体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专业教师一般都是各专业大学毕业之后,招聘过来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对真正的汽车专业技能知识了解甚少,甚至有些老师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在实际汽车维修中无从下手,发现这个现象,学校组织“双师型”教师培训,让专业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去汽车修理厂或4S店挂职锻炼,通过在企业的挂职锻炼,增加其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使之成为一个既懂理论又会实际操作的“双师型”教师。
本文系2017-2018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立项编号:17109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