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仕武 朱熙勇
《楚天都市报》专题摄影:用影像提升主题报道影响力、传播力的实践探索
□ 文/张仕武 朱熙勇
新媒体时代,报纸需要何种专题摄影?传统的图片版面有哪些弊病?如何使专题摄影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详述了《楚天都市报》相关方面的摄影实践。
主题报道 图片版面 专题摄影
随着影像传播时代的到来,可以预见,新闻摄影在当代传播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何发挥、提升专题摄影的水平和作用?这是当下报人应思考的问题。
早在10年前,虽然不同报纸的办报理念不尽相同,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理念已在新闻实践中得到普遍贯彻。伴随着读图时代,全国都市类报纸大都推出摄影专版。
《楚天都市报》先后推出“三镇街头”和“现场新闻”版,内容以当日的事件新闻居多,形式以图片为主,每天推出一个版,报道五到六条新闻。因报道内容太多、太碎,难以形成阅读焦点。为更加突出图片专属地位,摄影专版不断变革,由报道五六条新闻改为讲述一条故事,版面名称的摄影色彩也更加浓烈:先为“视觉”,后称“影像”。
该栏目经历了3个阶段,初始的“视觉”每周推出4个版, 置于封底版,由摄影部自采自编。因稿源不足,常以拍客图片代之,所以无法实现每期都是单一题材。发展到中期,“影像”版由封底转入封三,常以街拍美女充数。久而久之,“街拍”变成了“约拍”,影像版成为美女专版,新闻性逐渐消失。
2014年,《楚天都市报》改版,“影像”版重回新闻摄影正轨——刊发有一定新闻价值、一定深度、一定故事性的专题摄影,因选题和报道形式与副刊的“脸谱”“百姓故事”相近,图片新闻无法做到“硬起来”和“重起来”,“影像”版的质量不稳定。在此阶段,图片报道虽然已在新闻报道中占据一席之地,尚不足以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
如何进一步发挥新闻摄影的报道价值?笔者认为,积极探索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转变,注重专题摄影,围绕一个主题,多维拍摄,深度挖掘,充分报道,让新闻更有质地,让传播更为广泛。
(一)坚持用新闻摄影独立进行深度报道
近年来,《楚天都市报》坚持以新闻摄影独立进行深度报道,特别是在历年的节假日报道中,更是策划先行,用现场、景观、人物等元素照亮图片。
2016年国庆长假,编辑部推出了“航拍武汉大工程”的策划报道,在7天长假中每天在重点版位推出一个图片专版,报道一个武汉市在建工程。美图配美文,更加凸显视觉的纪实性,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美感,扩大了报道影响力。在这次策划报道中,摄影记者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不再是配图者角色,而是唱起了主角,他们精心策划,每两人一组,以航拍加地拍的形式,多视角对武汉市的重大工程进行报道。这组报道受到读者好评,系列图片报道也获得当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一等奖。
除重大节假日外,专题摄影在重大工程、重大事件报道中也独具优势。2016年12月28日,武汉市地铁机场线、6号线、改造升级后的中山大道、世界级公园东湖绿道、雄楚大道BRT路五大工程集体竣工亮相,编辑部又一次决定将图片作为主要报道手段。同题报道,同城竞争,楚天都市报摄影记者发挥所长,寻找新角度,拍出新感觉。凭借图片报道,《楚天都市报》在这次新闻竞争中取得不俗的成绩。2017年4月9日的武汉马拉松报道中,《楚天都市报》一改过去图配文的编辑思路,从小处着手,编辑以“雨跑”为主题的图片连版,刊发多位别具特色的雨中跑者,在场景中突出健儿们的姿态和状态,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确立专题摄影成为重头报道的内容来源
从2017年10月1日起,《楚天都市报》编辑部将“影像”纳入重点板块,考核和评分标准与文字一样,从此,“影像”进入了重点时代。在选题、图片质量、图片说明的写作上,编辑部都提出严格要求,确保“影像”重起来、硬起来、深起来、故事性强起来。但仅有“质”,还不够;还得有量,摄影部每月至少自采自编4条“影像”稿子,并纳入摄影部主任的月度考核。
2017年4月底,为迎接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楚天都市报》编委会策划了“喜迎党代会,荆楚新跨越”——美丽湖北系列图片报道。5月2日,《武陵云深处,仙境栗子坪》是该系列图片报道的开篇之作。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以每周五个图片版的频率,先后刊发了《花开三镇 绿满江城》《大美工厂助力湖北经济腾飞》《青山玉带绕天路水上来》《体育场馆张开怀抱 全民乐享健康人生》《城铁连荆楚 高铁通九州》等40个摄影专版。
该组报道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归功于策划。新闻摄影策划是提高新闻图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专题摄影推精品、出佳作的有效手段。为策划好、执行好“美丽湖北”系列图片报道,《楚天都市报》成立由副总编辑挂帅的报道组,各个业务部门群策群力,精心钻研选题,把最好的选题交给报道组,所有选题由摄影部执行拍摄。
□《楚天都市报》“喜迎党代会,荆楚新跨越”——美丽湖北系列图片报道。
在主题策划的基础上,摄影部对拍摄过程和细节进行了事前设计。图片报道必须深入现场拍摄。这一特性决定摄影采访必须对采访对象有透彻了解,对有关问题有深入研究,对各种可能性有清醒预判,做到“心中有图”。这就强调摄影记者们的计划性、预见性。此类事前策划,不是凭空臆想,也不是主观先行,而是对主题与新闻事实的精准把握。摄影部接到拍摄计划后,多次召开部门会议研究选题,并实行选题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事前策划的基础上,摄影记者在现场还要进行二次策划。摄影记者是策划的最终执行者,记者的再次策划能力决定着新闻照片的质量,制约图片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编辑部要求记者重现场,一切以现场为准,以变应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拍摄计划,确保每篇报道有景有人,有宏大场景,也有细节呈现,从而保证报道质量。
专题摄影耗时长,投入精力多,因此,专题摄影的传播平台不能止步于纸媒,而应借助全媒体平台进行再传播,让专题摄影“物尽其用”。“喜迎党代会,荆楚新跨越”——美丽湖北系列图片报道刊发后,均通过楚天都市报全媒体平台进行再传播,特别是《楚天都市报》APP新闻客户端和摄影公众号《绝色志》及时跟进报道,使报道更全面、更完整地进行了第二次传播,全面展示湖北省这五年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党的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展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的显著成效,更展现湖北之美、湖北之力。
此外,为了让“美丽湖北”的视觉之美飞得更远,《楚天都市报》与湖北美术出版社合作,着手策划《大美湖北 —— “我们这五年”大型纪实摄影展 》,并出版《大美湖北》图书。2017年10月12日,《大美湖北——“我们这五年”大型纪实摄影展》在武汉崇文书城嘉宝美术馆拉开帷幕,170幅楚天都市报摄影记者作品,以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五个板块,惊艳亮相。《大美湖北》笔记本于10月30日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楚天都市报》的新闻摄影作品以更多的载体进行传播,湖北城乡建设的巨大变化、各行各业荆楚楷模的感人事迹,也通过视觉之美飞得更远、更高。
(本文作者分别是《楚天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楚天都市报》摄影部主任)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