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获奖有何秘笈:合时宜评论才有生命力

2017-12-07 06:57刘建斌
中国记者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新闻奖党报

□ 文/刘建斌

连续两年获奖有何秘笈:合时宜评论才有生命力

□ 文/刘建斌

作为一名西部地区地市党报记者,作者所写的文字评论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奖。有什么秘诀?对于评论写作,作者又有哪些心得体会?本文是作者的分享。

评论 中国新闻奖 生命力 经验

刘建斌宝鸡日报社

我的评论《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二等奖,获奖后有人问怎么会连续获奖,因为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的另一篇评论《看摊混事之风当刹》获得三等奖。

连续获得中国新闻奖,既高兴又意外。如果非要说对我有所触动的话,那就是这两篇稿子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有感而发。

一、紧贴实际,善于观察,多动脑子,不愁找不到好线索、好素材

《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刊发于2016年3月14日的《宝鸡日报》,成稿前考虑的时间比较长。因为在接触实际中,我发现一些干部面对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全新政治生态,思想上或多或少存在种种担忧,工作起来不敢大刀阔斧,时不时流露出害怕“洗碗多可能失手打破碗而遭受指责”的顾虑,致使一些地区的工作局面难以打开,具体表现是主动性不够、点子少、思路窄,甚至个别人抱着守摊子、混日子的打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精神状态与全面深化改革,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总要求相去甚远。

通过学习有关文件、政策,并与一些人交谈后,我对这种现象有了比较明晰的看法,觉得一些人既然有这种“求平安”“怕惹麻烦”、不敢主动作为的想法,除了极个别甘当懒汉、庸人外,主要的疑虑恐怕在于:一是对从严治党的新常态理解不够深刻、不够透彻;二是现行的干部激励和纠错机制可能不完善,缺少为敢干者、会干者、能干者遮风挡雨的创新性机制设计。反复思考,我觉得应当写一篇稿子,倡导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勇于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宽容的氛围,使他们打消顾虑,卸下包袱,挺直腰杆,轻装上阵。随后我将想法汇报给社领导,领导不仅大力支持,还鼓励尽快动手。

评论发表后,由于及时提出了为敢于担当者做后盾,本身就是对敢于担当者的一种担当的观点,干部群众反响比较好,认为很及时,针对性强,导向明确,起到了激发激情干事,消除思想误区的作用。

随后,陕西省出台了“干部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三项机制”,一个鲜明提法就是要为敢于担当者担当,评论的观点与之高度合拍,说明这个问题抓准了,也抓对了。

吃新闻饭已20多年了,期间一些作品也得过陕西新闻奖和中国地市报好新闻奖。我觉得作为身处基层的地市党报工作者,只要紧贴实际,善于观察,多动脑子,就不愁找不到好线索、好素材。

▲ 刊发《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的2016年3月14日《宝鸡日报》版面。

二、写好党报评论要合时宜、有新意、讲导向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党报引领社会热点、发挥舆论导向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依靠评论明辨是非、激浊扬清、弘扬正气。自己的两篇小稿子能在全国得奖,使我对党报评论又有了新的认识,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更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合时宜。文章合为时而著,评论更是如此。上述两篇小稿是我为《宝鸡日报》评论版撰写的,却都得到中国新闻奖的认可,除了运气,更多的可能还是“问题”抓得准。我们常说评论要有的放矢,而要扣住这个“的”却不是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既然评论的作用是扶正祛邪、鼓劲加油,就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瞬息万变的踪迹,透视光怪陆离的现象,寻求隐藏其中的本质。发现新闻源后,用深思熟虑洞悉现象,提出令人信服的解决办法,用道理还原事实、用论述打动读者,让不明真相者知其原委,不辨是非者知道对错,彷徨观望者坚定信心。如此,评论才会摆脱无的放矢的尴尬。社会现象大都具有共性,这里发生的,那里可能也有,将这种一时、一地之现状放在一个大背景下考量,就有普遍意义,具有“靶向”治疗的功效。

评论中论及的情况,对许多人而言并不生疏,很可能已经看到,只是没有联系现实深入思考罢了。发现问题后不撒手,深究其理,就能把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变成文字,不惧其小,因为来自于现实生活,小视角就窥见了大问题、小题材就折射出大道理,警示提醒的效用不言而喻。从这个层面讲,评论一定不能人云亦云,而要说别人没说过的话,道别人没论过的理,有了这种底蕴,社会效果就不会差。因此,党报评论只要因时选题、应时而作、为时献策、替时答卷,就不会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就会小中见大,虽短小却有张力,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也正因为紧贴时代脉搏,党报的评论才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引导社会舆论的正能量才得以充分释放。

二是有新意。新闻本身是求新的事业,新闻评论同样离不开“新”,只有紧紧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言新事、发新声、述新理,才能为解决新困惑、新矛盾提供妥帖的路径,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服务,为营造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助力。如果视野不开阔,不能触及社会热点和痛点,跟着别人的节拍走,说出来的话、论出来的理自然有似曾相识之感,总是隔着一层,这种不痛不痒的稿子,读者不买账,预期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评论以“新”当家,道理人人都懂,但要严丝合缝做到,也并非信手拈来那么简单。要体现新,就要当有心人,时时注意观察,发现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现象后,善于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加以分析甄别,在一般中把握特殊,在普遍中寻求个性,用深入思考得出的结论,为破解难题提供参考。因为是自己发现的问题,加上独立思考,肯定有不一样的火花。这也符合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逻辑。有了这些铺垫,写出来的评论自然不会放空炮,论出来的道理就更容易引起共鸣。用好“新”字,高高在上不行、端起架子也不行、怕麻烦更不行,只有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辛苦,才能获取新线索、开出新药方,让人产生耳目一新之感。

三是讲导向。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社会舆论,通过透析社会现象,用正理引领大众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以此达到调适情绪、化解纠纷的目的。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当理不出头绪时,就希望有权威声音表达他们的诉求。值此之时,作为党报的评论,就应当大胆地站出来替百姓立言。社会上一段时间里往往会形成一些焦点问题,由于关注度高,就需要不回避、不推拖,责无旁贷地发出主流声音,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地解析,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既不拖泥带水,又不遮遮掩掩,释放这种高亢的主旋律,不和谐的杂音就会被湮没,注意力就会更集中,才不会打横炮、出乱子。

□ 一系列事关民生福祉、公众和媒体追问的话题,只见问号满天,却不见一句回答,最终不了了之,无疾而终。官方对质疑“装聋作哑”,是一种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更是一种不敢担当、不愿作为的心态。

党报评论讲导向,并不是板起面孔,居高临下提要求、发号召,一样可以用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充满温度的语言、娓娓道来的论述,和风细雨滋润心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写作方式千差万别,但选题一定要准,最好抓住带普遍性、方向性的新事物、新问题立论;选有可能成为社会焦点的问题研究;选在公众中有争议而又亟待释疑解惑的问题聚焦;选大多数人尚未察觉而又有可能生成一种趋势的问题剖析,有了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写出来的才是人所盼言、欲言、未言、该言之言,也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不会给人留下以势压人的不快,而是产生以理服人的愉悦。

写评论不忘导向,务必心中有全局。只有从大处眼,才能对宏观形势有精准的把握,才会起到正向激励作用,而不是泄气冷场。服从服务于大局,需要较高的政策理论功底,这就要求作者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想方设法不断丰富自己,无论从知识储备,还是个人阅历、思辨能力上都要有所提升。只有当一个勤奋的蜜蜂,才能采撷到沁脾的琼浆。

讲究度是最不能忽视的,凡事都要有个尺度,这就要求无论选材,还是立论;无论行文,还是警示,都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而要客观公允的判断推理,切忌说过头话,更不能情绪化的宣泄,时刻注意分寸,不能用臆想代替事实,更不能凭空杜撰,而要放眼全盘,小处落笔,准确恰当地表达主题。评论是说理的产品,更应以理性见长,因为表述的方式、阐释的幅度都隐含在字里行间,平和沉稳,读者就不会排斥,不知不觉中受到教益。如果文章充满戾气,一副吓人的做派,就会适得其反。

(作者单位:陕西宝鸡日报社)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新闻奖党报
中国新闻奖 浙江缘何大丰收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议提升地市党报竞争能力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