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_本刊记者刘兰
吕奉平的社区连锁诊所试验
文·图_本刊记者刘兰
行医20多年来,吕奉平从体制内“旋转”至体制外,最大的感触是从“被动”转为“主动”。
“你周末回来,我给你看看。怎么一出差就不舒服,该给你好好调调身体了。”吕奉平挂断电话,继续给诊所里的病人看病。
等这一波病人离开,已过了午饭时间,吕奉平匆匆吃了便饭。闲聊间,记者问及电话那头的家人是否身体不适,她笑称:“不是家人,是我的一个老病人,叫胡人心,都有12年交情了。”
12年前,吕奉平辞去了公立医院职务,只身前往成都开诊所,胡人心就是在开第一家诊所时结识的。如今,吕医生的社区诊所已经开成了连锁店,“要做有情怀的社区诊所”的目标正在慢慢实现。
2005年,吕奉平还是四川省资阳市一所公立医院的内科医生。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以来,她已经当了14年医生,在当地小有名气。
富于冒险精神的她并不安于平稳,她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多年的从业经验也让她看到公立医院存在的问题:看病质量不高,“病人太多了,医生和病人沟通时间少。有时候话还没说完,药就已经开完了。真的是求医三千里,挂号三星期,看病三分钟。”如果能够送医上门,到社区看,他们就不至于跑那么远了。
于是,刚刚37岁的吕奉平辞去了公职,开始了社区诊所的试验。
第一步是选址,友人建议她到成都。吕奉平花了几个月考察高新区、成华区、金牛区的一些诊所,包括看病方式、收费标准、市场格局等,最终在2005年8月在神仙树社区开办了“吕医生”社区诊所。
专业的医术很快得到居民的认可,生意越来越红火。开店4个多月后,最初70多平米的店面扩大为300多平米。2009年4月,吕奉平的第二家诊所在大源社区开业。
诊所的发展风生水起,但吕奉平又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办医院。
说干就干。吕奉平说服了三个同学一起创办。历时不到一年,平康医院就于2011年9月在成都高新区中和镇正式开业。一切都按照吕奉平的设想运转,可在经营过程中却遇到了难题。
为了增强技术实力,医院邀请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名医来坐诊,但是看病者寥寥。吕奉平分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医院的定位问题,“跟一些综合性大医院拼影响力,我们拼不过;和社区医院便民性相比,我们也不够灵活。像是处在‘夹心层’,比较尴尬。”
思前想后,吕奉平决定及时抽身,重新投身社区诊所事业。2014年,她卖掉平康医院70%的股权,把1700多万元资金投入社区连锁诊所的经营。
有了之前的经验和资金的注入,吕奉平又根据现状调整了布局。诊所竞争激烈,她就紧盯城区新建的楼盘附近布点,弥补市场空白。她的社区连锁诊所发展迅猛,并于2016年9月拿到了全国首张全科连锁诊所的牌照,成为连锁诊所的“全国第一”,如今已有19家“吕医生”连锁诊所在营业。
11月6日,43岁的张燕芳夹着浓重的鼻音向吕奉平陈述病情:“我这几天一直不停流鼻涕、打喷嚏,吕医生,帮我看看吧。”吕医生检查后微笑着说:“你这是过敏性鼻炎,我给你开点药。但是要治根还是要提高自身免疫力,过后吃点中药吧。”“啊!我不要吃那种中药丸,太难下咽了。袋装中药还将就。”“好,我们帮你熬。”
张燕芳是诊所旁边包子铺的老板,她也是诊所的“老客户”,谈起就诊感受,她用两个字概括:舒心。“没有社区诊所前,想看个普通的感冒都很麻烦,最近的医院也有几公里。现在多好,出门就能看到病。”有此共鸣的还包括附近不少居民。
较之大街小巷的普通药店,社区诊所的专业性又要强得多。17岁的龙剑梅因喉咙肿胀在药店拿了药,但吃了几天仍不见效,这才来到社区诊所。“配的颗粒药确实要比盒装药的效果好,毕竟有专业医生坐诊,心理踏实些。而且价格也惠民。”龙剑梅说。
此外,社区诊所还能提供一些综合医院的辅助治疗。3岁半的张芷熏得了咽颊炎,母亲就直接带她在社区诊所做雾化。
近年来,大街小巷的诊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也有不少诊所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吕医生社区诊所为什么能“一直生长”?吕奉平说,“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倡导开有情怀的诊所。”她口中的情怀就是:与患者充分交流和沟通,让患者由信任产生依赖。
“现在医患纠纷多,医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医术,还得有慈悲的心肠。”为了把这种理念传递给连锁诊所的医护人员,她会在19家诊所轮流坐诊,希望用自己的言行带动他们。“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要持‘空杯心态’,不能因为你来自三甲医院,就要高人一等。”
软件配好了,硬件当然也要跟上。为了让看病操作更标准化,诊所引入吕医生社区连锁诊所网络平台,让19家诊所共享患者信息。
此外,该系统还把诸如急性阑尾炎、高热惊厥等49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依据录入,并给出了用药建议等。“这对一些年轻医生很有帮助,比如配药时药物冲突,系统就会有提示,红灯显示不能通过,黄灯是待通过,只有亮绿灯,才能匹配。”吕奉平告诉记者,下一步,诊所还想推出一个APP,让患者也能随时查阅自己的信息。
吕医生社区连锁诊所能走到今天,也得益于国家一轮又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
第一家诊所的成功让吕奉平有了开第二家的想法,可当时政策不允许。2009年,国家医改政策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吕奉平乘着这股春风于当年创办了第二家诊所。2015年,国家新一轮医改推进各地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基层医疗的作用得以凸显,正好与吕奉平创办社区诊所的理念相符。也正是从2015年开始,吕奉平的连锁诊所迅速扩张。
“从开始的不准办到允许办,再到后来允许多办,从我的诊所变迁也可以窥见中国医改的一段段历程。”吕奉平说。
如今,吕奉平社区连锁诊所正在推一个“时髦”项目——家庭医生,目前诊所共有6名专职的家庭医生,签约了近百户家庭。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我国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中国的家庭医生,不再是贵族的专属。
行医20多年来,吕奉平从体制内“旋转”至体制外,最大的感触是从“被动”转为“主动”。“以前在公立医院,只管看好病;现在办诊所,除了看病,还要筹划连锁诊所的未来,虽然更操心,但很有成就感。”吕奉平说。
目前,诊所遇到的最大瓶颈还是人才。“十几年前,医生还不愿意放弃铁饭碗到诊所,随着这些年的利好政策,越来越多人往外走,招人没以前难。但要招到医术和医德都高的人还是不容易。”吕奉平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医生能充实到基层医疗队伍中来。
时下有个说法很流行,叫“中年危机”。吕奉平认为,有梦、有目标、有想法的人,永远都不会有这种危机感。她坦言,身为中年人,她就没遇到这种危机,“不管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我都觉得精力充沛,我还有很多事没做。”
吕奉平确实很忙,除了每天坐诊,她还在寻找合伙人。她曾提出“医养结合”的理念,就是“没有高墙的养老院”,让老人不离家也能享受很好的医疗服务。这一理念和吕医生连锁诊所的成功让不少投资人心动。
但吕奉平拒绝了很多投资人,“找投资人要找情投意合的,一定是能沿着我的初心走下去并能相互成就的那种人,而不是纯资本投资。我不能因为资本就给自己打‘膨胀素’,那是病态。”她解释,做连锁诊所不能操之过急,扩张太快太远,管理半径太长,未必能复制经验。“如果能走得慢一点、稳一点,其实也是快。因为我开一家就‘活’一家。”她还为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向50家社区连锁诊所迈进。
谈及自己崇敬的对象,吕奉平脱口而出:李开复。每逢诊所新进员工,吕奉平会给他们发一本李开复的书——《做最好的自己》。对于怎么做最好的自己,吕奉平说:“就是每天进步一点,多知道一点,当你的心像雪一样平静时,你就会获得双倍的丰收,那也叫智慧。”
吕奉平正在给病人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