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琦舒
近年来,“校园暴力”一词通过全国各地的新闻报道不断地进入公众的视野,“四川彭州隆丰中学校园暴力”“河南伊川单亲女孩被扇21耳光”等事件频被曝出,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2016年全年,全国仅经媒体报道的影响较大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87起,共约致21人死亡,98人受伤。这个普遍存在且愈演愈烈的现象不容忽视地刺激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
什么是校园暴力,为什么会产生校园暴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但如何有效地预防校园暴力蔓延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什么是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学校校园内及学生上、下学途中等),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肢体力量以及网络传播等,对师生的心理、身体、名誉等实施侵害的行为。该行为多发生在中小学,但无论是身体上的暴力,还是语言上的暴力,对青少年乃至对整体社会的影响都不容小觑。
二、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
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也有校园因素、社会因素。故意殴打是校园暴力的主要类型,但是起因多为琐事,详细剖析这些“琐事”的成因,对全面了解及有效预防校园暴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因素
青少年在面对挫折、欺辱、排挤时容易产生的冲动和愤怒情绪。成绩落后、家庭条件较差、遭遇同学及教师的冷暴力、被人当众嘲笑及侮辱等原因会时刻刺激着青少年尚未成熟的、脆弱的心理,此种刺激或使其在面对暴力时懦弱、胆怯以至于习惯被欺凌,或通过打架斗殴等丧失理智的暴力行为,来为自己争取话语权或者是认同感,用“武力即是强者”的变态思维影响与其有相同命运的同学,形成帮派。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人格形成息息相关,父母管教过于严格、疏于管教或者是过分溺爱都会对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带来不利影响。家庭成员文化素质较低、道德品行较差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反面榜样;过分溺爱孩子,会让孩子变得乖戾嚣张、目中无人,以至于他们为所欲为;另外,父母本身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焦虑、狂躁、懦弱等不良现象,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三)学校因素
应试教育将教师、学生渐渐地打造成了“机器”,教师是“教育机器”,只顾教学任务及升学率;学生是“学习机器”,只顾分数高低及学习好坏。有些学校片面地将学生进行“好”或者“坏”的分类、标签化,直接影响了部分“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内心不平衡的情绪刺激着他们的自尊心,引发他们的恶意反击,有些“坏”学生会通过欺凌“好”学生甚至是教师的方式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平衡感。
(四)社会因素
网络游戏、影视文学渲染的暴力杀戮会对“问题少年”形成错误引导,以为自己只要武力值爆表就可以消除别人对他的轻视、嘲笑甚至是凌驾于他人之上。
三、如何有效地预防校园暴力
(一)加强心理教育
加强青少年“不惧怕”校园暴力的心理教育,做好正确面对成长中挫折、失败等负面情绪的疏导工作,让青少年从内心深处能够正视危险、正视不足。青少年要明白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碰到暴力应尽量保持镇静,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若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能因怯懦而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
(二)家长对孩子要宽严相济
“4+2+1”的家庭结构形式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将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不仅让孩子吃好、穿好、住好,更要言传身教地让孩子学会独立,逐渐适应社会。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忽然沉默不言或乖戾狂躁,家长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将有可能发生的校园暴力现象扼杀在摇篮里。
(三)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学生有关校园暴力的教育培训及法制教育,建立全校范围的反欺凌政策。對于学校的走廊和厕所,或教师监控不到的时间段,学校要通过增强警卫安保、扩大照明区域、安排家长有序接送学生等方式,有效降低校园暴力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宣传
社会主流媒体应多多宣扬尊师重教、和谐友爱的思想,通过法治节目及正面教材的形式,传播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引导青少年阳光、健康成长。国家相关部门应全力维护网络环境,加大惩处力度,以免青少年产生对邪恶的认同及崇拜。
李克强总理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严重伤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强烈冲击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各部门要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有效地避免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作者单位:郑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