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琳
摘 要:若在电力系统运营过程中台区出现线损情况,则会影响电力企业运营效果以及经济收益,为此,本文就在详细分析影响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解决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问题的措施,希望可以为更多电力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解决措施
台区是电力系统中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若在该区域发生线损情况,则会降低电力企业运营成效,为此,现阶段电力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已经将线损作为重要管理内容,通过提高精细化管理有效性,保证线损计算更加真实准确,进而为电力企业节能降损打下良好基础。
一、影响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因素
1.理论线损率较低。基于对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线损控制工作的详细分析,发现其在计算线损数据时常常会出现理论线损率较低的问题,然而由于企业在后期进行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会基于前期所计算出的理论数据寻找降低线损率的方式方法,因而当理论线损率较低而实际线损率过高情况时,企业所制定出的精细化管理策略以及管理内容无法满足实际运营需求,影响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有效性。造成台区理论线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工作人员在计算理论线损时,尚未考虑到电表所发生的损耗;二是在更新用户数据信息后,未对其进行有效维护,且选择出的导线路径发生错误。
2.实际线损率出现负值。当实际线损率出现负值时,对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工作经验并进行有效的现场调查,发现造成实际线损率出现负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台区总表发生故障,当台区电能表出现机械故障时起,会出现走走停停走走的现象,此时所计算出的数值并不准确,因而会由于漏记电量以及总表少计造成实际线损率出现负值。二是台区总表接线发生错误,此时也会由于总表漏记及少计,进而造成实际线损率出现负值的情况。三是与台区用户实际情况相比,总表容量出现偏大的现象,在这种状态下,会直接影响到台区总表计量准确性,最终造成线损精细化管理发生问题。
3.采集过程实际线损率较高。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台区线控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因素还有采集过程实际线损率较高这一因素,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电力企业所使用的台区表在计量过程中出现失准的不良情况,此时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采集时,则会出现线损率较高的情况。二是在抄表过程中出现抄读成功率低的问题,导致用户实际的用电能量与抄读人员所记录的数据发生较大偏差,对台区影响相对较大。三是在现行大部分企业实行集抄改造后,用户表计量出现差错以及失准的情况,当抄表人员到现场进行实际抄表时,则会出现采集过程时间线损率较高的问题,影响电力企业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质量。
二、解决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问题的措施
1.加大台区组织管理力度。基于前文分析,为了提高电力企业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有效性,电力企业就需要加大台区组织管理力度。一方面,随着现阶段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相关人员就需要借助计算机互联网设备,及时统计与处理用户用电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针对在处理与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电力企业则需要通过及时进行问题将损与处理保证问题能够快速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台区线控精细化管理时,也需要积极配备相关人员,通过加大对人员的组织管理力度,使其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台区线控管理以及台区线控计算工作。
2.借助计算软件维护理论线损。造成理论线控率较低的原因是多发的,但其中不免有人为因素,基于此,为了避免电力企業在进行台区线损率计算时出现理论值偏低的问题,则需要在现阶段计算软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合理使用相应软件维护理论线损数值。但是在该过程中,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计算参数的选择工作,保证在后期使用计算软件维护理论线损时,能够得到准确性更高的基本信息以及理论线损率,为企业进行后期线损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参考数据。在社会不断发展,计算软件不断开发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也需要积极做好计算软件更新与维护工作,保证所得出的理论线损率准确度更高。
3.提高对抄读台区表工作的重视。由于抄读台区表工作对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影响较大,因此为了切实提高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质量以及有效性,就需要提高对超独台区总表工作的重视。一方面在抄读表过程中,需要以专业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数值记录工作,保证所记录的数值与总表上显示的数值并无差异;另一方面在抄表过程中需要判断台区总表是否发生异常,若实际线损率出现负值,则需要详细分析异常情况产生原因,进而及时更换台区总表,保证其后期能够准确无误的运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企业运营而言,台区线损是管理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降低企业损失的关键内容,只有电力企业能够合理控制台区线损问题,积极落实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要求,才能够在提高电力运营效率的基础上,降低台区线损率,促使电力企业可以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宋知润.论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与优化措施[J]. 科技传播. 2013(20).
[2]王相伟,袁伟玉.线损精细化管理应用与实践——以山东省电力公司为例[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3]王艳丽.基于智能用电采集系统增值应用的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J]. 价值工程.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