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定元 赵其成 严艳平
摘 要:对柑橘砂皮病进行了25%吡唑醚菌酯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用量75 g/hm2~ 150g/hm2防治效果与常用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差异极显著,可用于防治柑橘砂皮病。
关键词: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柑橘砂皮病;药效
柑橘砂皮病也称柑橘黑点病(Diaporthe medusaea Nitschke),用手摸,病斑有细砂状粗糙感,病菌为害仅限于表皮5-6层细胞。发病早的果实,生长停滞,发育不良,受害幼果常皱缩,引起柑橘黑点病迅速扩展蔓延。柑橘是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农业支柱产业。每年因柑橘砂皮病造成的减产约占5%,给果农带来了经济损失。因此,筛选一些农药品种,加强对柑橘砂皮病的防控,减少损失,已迫在眉睫。
吡唑醚菌酯最早是由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93年开发的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目前已用于一百多种作物上。吡唑醚菌酯通过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而发挥药效,对叶片内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增产效果显著。2017年我们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柑橘砂皮病的田间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供试柑橘为温州蜜柑。试验地为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办岩花村三组王光州的橘园。土壤为黄壤土,肥力中等。试验药剂为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中农立华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正常肥水管理。种植密度为900株/hm2,生育期为幼果膨大期。
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1: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75 g/hm2;处理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 g/hm2;处理3: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 g/hm2;处理4: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g/hm2;以喷等量清水作对照。每处理小区成龄树2株,3次重复,共12个小区,随机排列。
3.试验方法。先用少量水充分稀释药剂后,加足相应稀释倍数的水量,用MATABI型喷雾器进行喷雾处理,全株均匀喷施。第1次用药于5月16日、第2次用药于5月26日、第3次用药于6月10日,共施药3次。每公顷兑水600公斤,喷药量以叶片不滴药液为止。试验期间未防治其他病虫。
4.调查、记录与测量方法。试验期间气候以晴为主,无明显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条件。施药前调查病情指数,下次施药前及末次施药后15~20d调查防治效果。每小区调查2株,每株分东、南、西、北、中5点取样,每点抽查2枝条,每枝条查顶叶下4张叶片及全部果实。记载每梢叶片数、病叶数、病果数,计算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本试验药剂对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病情分级标准如下:0级:叶、果无病斑;1级:叶、果上褐点病斑面积占叶、果面积的5%以下;3级:叶、果上褐点病斑面积占叶、果面积的6%~10%;5级:叶、果上褐点病斑面积占叶、果面积的11%~25%。
5.药效计算方法。根据调查总叶片(果)数、发病叶片(果)数和发病叶(果)的病级数计算病情指数;處理区和对照区病情指数比较计算防效。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病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效=[1-(处理后病情指数×对照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前病情指数×对照药后病情指数)]×100%。
采用DP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75 g/hm2、100g/hm2、150g/hm2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第2次施药前防效分别为37.8%、43.0 %、41.5%和22.5%。第3次施药前防效分别为86.8%、89.0%、79.5%和59.8 %。第3次用药后15d的防效分别为91.0%、92.3%、93.0%和69.0%。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各处理在同一时间防效之间差异达显著性水平,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各处理之间在同一时间防效均无显著性差异。
三、结论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用量75 g/hm2~150g/hm2防治柑橘砂皮病效果较常用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差异极显著,可用于防治柑橘砂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