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顿巴”

2017-12-06 03:29范久辉
西藏人文地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藏戏排练面具

范久辉

“宾顿”是个地名,位于琼结县下水乡东部。

每一年的雪顿节之前,宾顿村会响彻一阵阵高亢激烈的鼓点,

正是村民排练藏戏。雪顿节到来时,他们将远赴拉萨,

在人山人海的、万众瞩目的节日上进行表演。

在琼结县,最具人文情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古老的“宾顿巴”藏戏。“宾顿巴”有“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之誉,西藏第一部藏戏相传就由其出演的。

宾顿巴藏戏的产生是一个充满普世价值的传奇故事。传说高僧汤东杰布见世人渡河不便,于是立志修桥方便众生。初始,俗人并不理解高僧的宏志,汤东杰布苦于缺乏修桥的资财,募化无门。之后,他在女神的点化下,在琼结县找到了七个美貌灵气、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另一说法是七姐妹),汤东杰布自己当戏师兼司鼓,编演出西藏第一部藏戏“宾顿巴”及其他有趣的戏目,在各地表演,借此募捐了许多资财,很快修成了13座铁索桥。

七兄妹或七姐妹的藏语为“宾顿巴”,这就是“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宾顿巴”的来历,它全称是卡卓扎西宾顿白面藏戏团,简称“宾顿巴”,于2006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宾顿”也是个地名,位于琼结县下水乡东部。每一年的雪顿节之前,宾顿村会响彻一阵阵高亢激烈的鼓点,正是村民排练藏戏。雪顿节到来时,他们将远赴拉萨,在人山人海的、万众瞩目的节日上进行表演——这可不能出任何差错。

相传,雪顿节开始的那天,哲蚌寺展佛之时,宾顿巴藏戏是第一个开始表演的藏戏团。戏团曾有两次参加过哲蚌寺的展佛:当“亮宝”仪式中的大唐卡全部展开时,太阳初升,金黄色的阳光照在唐卡上,下边有藏戏团在表演;人们哪怕看不懂,也会被飞扬的神采所吸引,即便人山人海,挤得如同相片,也想驻足多看几眼。

我们到达宾顿村的时候,宾顿巴藏戏团正在村内的藏戏研习所内排练节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嘎玛次仁与白玛没有在现场,藏戏团的团长巴珠接待了我们。说起了雪顿节的表演,巴珠介绍说,在古代,宾顿巴藏戏不仅是第一个表演的,而且在表演开始时,还必须念诵特别的诵词。次仁平措老师把它大概意思翻译出来:

我们是琼结卡卓扎西宾顿

蓝天下 雪山之巅

救世主五世达赖佛爷的家乡

琼结雪村下的人家

是第一个在圣地布达拉宫

里面表演的藏戏队伍

我们头戴着白面具

眼睛往天上看

因为五世达赖佛爷

他的眼睛也是这样的

……

这诵词也道出了宾顿藏戏的两个特点,一是表演时所戴的面具是白色的,二是面具的眼睛是往天上看的。

“面具上的眼睛往天上看?”见我不解的样子,巴珠笑着从储存室中拿出一个面具,说道:“这是我们藏戏团最古老的面具,它是套在额头上的。”面具用羊皮制成,脸部底色为白色,上面画有红色的嘴巴、黑色的胡须、眼睛、眉毛,金色的日月图案点缀在额头上方,凸出的鼻子由布片制成,还特意做出两个鼻孔。羊皮上长长的羊毛刚好垂在颌下和肩头,代表胡须。面具戴在额头上,与脸颊成一个角度,所以面具的眼睛真的是朝向天空。

当地人相传五世达赖喇嘛的眼睛也是向上看的。五世达赖喇嘛十分支持其家乡琼结的宾顿巴藏戏,不仅要求他们参加在拉萨举行的雪顿节,还作为开场戏安排在第一场演出,以表示宾顿巴藏戏的重要地位。

如今的宾顿巴藏戏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嘎玛次仁、白玛等人的带领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宾顿巴藏戏团被有关部门评为西藏自治区最好的五家藏戏团之一。而谁能想到,在1987年,宾顿巴藏戏团重新成立时,连个戏服都凑不齐,还要向其他的戏团借戏服。

如今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及宾顿巴藏戏知名度的提高,他们获得表演的邀请也越来越多。巴珠介绍说,若邀请他们去表演,要给提供交通及食宿,另外还要付给演员每人每天130元的费用。“去年与前年每一年都能分到3000多元的费用,今年半年就分到了4500元。我们藏戏团以集体为主,在分配费用时,不分老师、徒弟,一视同仁,所以每次表演大家都很卖力,排练也是。”巴珠指着正在台上排练的演员说。

正在排练的曲目是《曲杰诺桑》,也叫《诺桑王子》,其故事传说发生在阿里普兰地方。它讲述仙女意超拉姆在湖中洗澡,被渔夫所获。渔夫把她献给诺桑王子。王子与意超拉姆的恩爱缠绵遭到嫔妃们的忌妒,设计使王子去北方征战,意超拉姆被逼得回到天宫。王子回来后,经过重重磨难,到达天宫,又把意超拉姆找回的故事。

虽然只是排练,但台上的演员还是认真地合着藏式长柄皮鼓的鼓点及铜钹的声音,一板一眼的跳著舞步,转着圈子,不一会儿,如豆的汗珠就从演员头上滴落下来。藏戏团还保留着一尊旧鼓,鼓体的内侧密密麻麻地贴着藏语经咒,这也意味着每次的藏戏表演,不仅是表演,还有着教化众生的功能。

1987年宾顿巴藏戏团重新成立时,只有15个演员,如今已经有29位成员了,在人口只有300多人的宾顿村来说,这比例是比较高的。“宾顿村的村民及家人都十分支持这项事业,也十分尊重藏戏团的成员,因为怕外村的人在排练与演出时不方便集中,影响演出质量,所以宾顿巴藏戏团全部都是宾顿村的村民。”巴珠介绍说,“我们教学生都是免费的,没有收一分钱的费用,若是学生出师,第一次上台表演时,能给我献上一支哈达,也就心满意足了。”

面对着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新媒体爆炸的新时代,宾顿巴藏戏团正在寻求改变。不知是否是巧合,今年他们招了七个女成员,这改变了宾顿巴藏戏只有男性成员的历史。在表演剧目上,将排演出八大藏戏之一的《卓瓦桑姆》,这将终结宾顿巴藏戏团只能表演《诺桑王子》的现状。

巴珠认为,藏戏传承着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反映了古代与现代的社会变迁,给大家一个好的行为规范,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化的作用,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根据新时代的特征而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改变。

换句话说,就是“与时俱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藏戏排练面具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藏戏面具
两个大忙人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面具
传统藏戏的新时代再造——评新编藏戏《朗萨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