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虹
摘 要:新生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起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高校新生教育模式存在諸多不足,难以满足现实需要。依据协同理论,分析构建多元协同型高校新生教育模式的核心内涵,提出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构建多元协同型高校新生教育模式的实现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多元协同;高校新生教育;工作机制
新生教育,是高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新生给予及时科学的学习、生活指导,使其尽快熟悉、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未来的事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的教育活动。高校能否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新生教育工作,帮助新生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与能否成长成才。
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困境
自1999年我国高校进入扩招阶段以来,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为高校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新生教育工作带来了压力与挑战。国内高校对新生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不仅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而且在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与发展。但是,我国高校传统的新生教育模式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新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较多,但在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通常从各自的工作目标出发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影响了协同工作的整体效果。二是新生教育周期较短,工作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传统的新生教育持续时间一般为新生入学后的1周~2周内;然而,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往往需要经历一段适应期,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才会凸显出来,而这时,多数高校的集中式新生教育活动已结束。由于一些高校对新生在适应方面出现的问题缺乏及时引导,导致新生在面对问题时显得无所适从。三是部分高校的新生教育内容与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不相适应,新生的获得感不高;教育形式采取“集中灌输”“我讲你听”等单向传播形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育效果往往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四是多数高校在开展新生教育过程中,较为关注教育项目的规划和执行,但是对于教育效果如何,以及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反馈、调整,则较少关注,使得新生教育工作仅停留在经验式层面。
构建多元协同型新生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内涵
20世纪70年代,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Haken)在其著作《系统论》中提出“系统协同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各种不同的系统从混沌无序状态向稳定有序结构转化的机理和条件。“协同”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发展目标,各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协同效应”是指在系统的作用下,各子系统之间有机联系、协调和配合,从而使系统产生整体效益。
高校新生教育工作是一个涉及多个子系统的复杂系统,一个和谐的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系统应该是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鉴于此,将协同理论引入高校新生教育研究不失为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于高校新生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新生教育效果的提升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协同理论,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对高校构建多元协同型新生教育模式的核心内涵进行如下描述:该模式以提升高校新生教育的效果与新生的获得感为整体目标,通过新生教育各参与主体、各子系统之间的多角度、多途径的协同作用,使得高校新生教育的目标、主体、客体、内容、载体、途径、效果、评价等各要素有机统一、有效衔接、功能互补、形成合力。
构建多元协同型新生教育模式的路径与策略
基于多元协同的视角,高校在开展新生教育工作中应加强顶层设计,并着力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协同。
1.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推进新生教育目标体系的同向协同。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围绕着适应新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提升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来推进目标体系的同向协同。高校可把新生教育的总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分目标,并建立分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新生教育目标的同向协同效应。新生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可表述为:“引导、帮助新生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努力发展自我”,具体包含三个层面的分目标:第一层面为适应性目标,即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全面了解大学的教育体系与发展要求;第二层面为融入性目标,即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与发展方向;第三层面为发展性目标,即引导新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与未来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以学生发展需求为立足点,推进新生教育内容体系的贯通协同。根据新生教育的目标体系,高校可对教育内容进行模块化的设计,每个模块对应各个分目标的实现,其核心模块包含: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教育、专业意识教育、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素质拓展教育等。第一学期的新生教育以“适应与融入”为主线,合理安排大学环境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心理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等教育内容;第二学期的新生教育应以“成长与发展”为主题,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素质拓展教育为重点,帮助新生进一步明确成长发展目标,为整个大学阶段打好基础。
3.以全方位育人为着力点,推进新生教育载体之间的互补协同。高校在构建“多元协同型”新生教育模式过程中,要以全方位育人为着力点,将“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会课堂、网络课堂”作为开展新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努力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载体体系。
在“教室课堂”方面,通过“专家教授大班讲授+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辅导员(或班主任)组织小班讨论+学分认证考核”模式,引导新生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建构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校园课堂”方面,一是抓好学生组织与社团建设,规定新生至少参加1个~ 2个学生组织或社团作为大一学年的实践学分予以考核;二是抓好学生社区养成教育,按照相应单元将新生宿舍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学生比例为每个区域配备“新生生活导师”,由高年级优秀本科生或研究生担任,引导和帮助新生融入社区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在“社会课堂”方面,可借鉴国外高校新生教育作法,面向新生开展“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活动。服务学习将课程学习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是教师、学生、社区共同参与的一种经验性学习。与周边社区、单位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新生到基地参与各种社会服务,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在“网络课堂”方面,以“专题化、专业化、交互性、共享性”为目标,通过开通新生教育专题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网络进阶式课程体系建设,对于达到考核要求的新生给予相应的学分认证;组织相关教师、管理人员通过网站留言板、线上与线下辅导相结合等方式,及时为新生答疑解惑。
4.以构建全员育人体系为重点,推进新生教育主体的有机协同。从新生教育主体的宏观层面来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相关力量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从中观层面来看,学校应健全由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各二级院系具体实施的新生教育组织运行体系;从微观层面来看,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院(系)党政干部是实施新生教育的主体力量。同时,还要根据新生成长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吸收优秀学长(朋辈导师)、杰出校友、业界专业人士、学生家长等多方力量的参与,形成协同效应与工作合力。
在新生教育主体的有机协同方面,高校应搭建校内外协同参与的两个平台。
一是成立新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相关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平台。在学校层面,高校可建立新生教育工作联席会制度,由主管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与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负责新生教育工作方案的研究制定、全校性教育活动的统筹安排、部门间工作的协调开展等;在二级学院层面,成立新生教育工作小组,由学院党政领导、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等参加,负责学院层面新生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
二是搭建家庭、社会与学校的信息沟通、联动协作平台。以新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着力点,引导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新生家庭资源、校友资源、企业资源和社會组织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新生教育活动,形成新生教育的校内外合力。
5.以优化工作机制为切入点,推进新生教育调适体系的有效协同。高校应强化“调查—实施—反馈—评估—调整”工作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对于高校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动态,把握教育过程、调整教育方案、实现教育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建立新生调查工作机制。在美国,新生调查是高校开展新生教育必经的步骤。我们可借鉴相关作法,组织开展相应的新生调查,如开展《新生入学前调查》,对新生的家庭情况、中学情况、对大学的期待、性格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解,以便于制定相应的新生教育方案;在新生入学一个学期后开展《新生适应情况调查》,了解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情况、对大学的满意度等。
二是建立新生反馈工作机制。高校可通过《新生教育反馈调查》《新生教育实效性调查》《新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来获取新生的反馈和需求,并据此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调整,使得新生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是建立新生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第一,加强对参与新生教育的相关部门、人员的过程监控和考核评估,以考核评估结果来推进新生教育的改进,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人员给予奖励表彰;第二,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对新生教育开展情况及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高校可根据评估反馈情况,适时调整新生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逐步构建主体多元、过程完整、环节衔接的新生教育调适体系,不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本文系2016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课题“基于多元协同视角下的高校新生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6ZC15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凌雪峰.大学生入学教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4.
[2] 仅40%的学生对学校满意 每年约16万人退学[EB/OL].(2011-11-02)[2017-10-01].http://edu.163.com/11/1104/21/7I20EPAU00293L7F.html.
[3] 潘开灵,白列湖.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12-160.
[4] 王艳.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3):32-35.
[5]李磊,张盼.大学新生“四阶段渐进式”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9):60-62.
[6] 查方勇.大学新生教育评价现状及评价体系构建[J].教育评论,2016(8):63-66.
[7] 王丰昌.学生发展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新生教育引导浅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9-92.
[8]王瑞瑞.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新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150-151.
[9]黄武南,杨明明.大学新生教育发展方向及对策浅议—基于美国高校的经验分析和新生转型及教育计划模式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6(3):115-118.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