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作品在韩国传播与接受情况研究

2017-12-06 22:31张利倪祥保
电影评介 2017年19期
关键词:影视大陆韩国

张利++倪祥保

中国和韩国是近邻,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密切。1992年中韩建交之前,韩国接受的中国影视作品主要来自香港和台湾,建交以来,中韩相互间的影视交流全面提升,大陆影视作品进入韩国的数量明显增加,影响也日渐扩大。2016年10月,笔者设计了一张有12个问题的简要调查问卷:一、您的年龄:①18~25;②26~35;③36~45;④46岁及以上。二、您的性别。三、您的身份:①中学生;②大学生;③教师;④办公室工作人员;⑤生意人;⑥其他。四、您的学历:①小学及以下;②中学;③大学;④大学以上。五、您看过中国的电影或电视剧或动画片或纪录片吗?六、您看电影的主要方式是:①电影院;②DVD碟机;③网络;④手机;⑤其他。七、请您写几部您看过的中国影视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和纪录片)。八、您最喜欢的中国影视作品是?九、您喜欢这些作品的原因是什么?十、您熟悉的中国影视演员有?十一、您熟悉的中国电影导演有?十二、您对纪录片《超级中国》怎么看?该调查问卷总共发放2000份,实际回收有效卷1320份,有效回收率66%。调查问卷的主要发放对象为韩国大田市(韩国第五大城市)部分大学师生及其家人亲属,同时对他们中间部分人进行了一些面对面的访谈,获得了一些简要数据和初步印象。大田市不如首尔那样具有能够代表韩国的资质,但是其相关数据也能较真实地反映韩国的一般情况。在此,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汇总情况和直接访谈感受,笔者尝试研究分析中国影视(包含港台,但以大陆为主,下同从略)作品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期对中国影视创作及国际传播的发展,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启迪。

一、 中国影视作品进入韩国的方式与主要受众群结构分析

进入韩国的中国影视作品,无论就数量和影响力而言,主要还是影院电影。有关中国影院电影进入韩国的情况,韩国学者朴春植在2008年的相关研究中指出:1956年高丽电影公司进口上映的《海棠花》是第一部有记载的进入韩国市场的中国电影。2008年以后,影视作品的传播手段不断快速便捷,尤其是随着互联网传输能力水平的不断发展提升,电影的国际传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笔者关于中国电影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调研,也就有了更多方面的关注。比如,读者可以关注下面一张调查问卷的简要数据统计表:

就表1所提供的数据情况来看,一般韩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接近61%,其中通过网络在电脑上观看的百分比为60%,借助于网络在手机上观看的比例不足1%。这比较符合原先为影院电影内容的传播特点。其次,一般韩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其他途径及方式的占比依次分别为:DVD为17%、电视机其他为13%和电影院为9%。由此可见,除了可以忽略不计的手机观看途径及方式,在院线观看的比例最少。因此,即使韩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人数不少,但是其对票房的实际贡献度非常低。就此情况而言,中国电影在韩国传播具有这样两方面情况:第一,韩国院线播映的中国电影数量比较少,即直接通过主要商业渠道进入韩国的中国电影数量其实非常有限;第二,由于中国影视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受邻国韩国的关注,因此有很多韩国观众都积极通过网络或DVD来观看。

由于中国国际地位和中国影视创作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中韩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韩国民众对于中国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和纪录片的传播与接受情况,正在逐步提升过程中。就表㈡相关数据来看,在大田市这个算不上一线城市的地区,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72%的看过中国影视作品,这说明中国影视作品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度应该还是属于比较高的。这首先应归因于中韩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及长期友好交往紧密,就像韩国外国语大学林大根教授说过的:“中国文化是韩流的水库。”[1]其次,与中国、韩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相对顺畅且比较友好(自韩国政府决定部署萨德以来则出现很大倒退的影响暂时还没有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也密不可分。其中还有一点也比较关键,那就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电影在国际上的不断获奖,使得韩国电影市场和韩国民众对于中国大陆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产生了比较浓厚的观看兴趣。这在以下表格中也可以看出来:

就表2统计数据看,观看或比较喜欢观看中国影视作品的主要是18~35岁的年轻人,并且主要为大学生。一方面,由于这个数据统計的其实更多是关于电影的,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电影观众也都差不多是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所以这个数据的客观性具有普遍意义。另一方面,韩国年轻人除了和一般年轻人一样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于作为近邻而正在不断崛起的中国更充满了急切的了解期待和感受渴望,因此,选择观看中国电影,便是满足这种心理的一个很好途径。其中36~45岁的人群的观看比例最低,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部分属于正在承担相对较为繁重家庭和社会双重责任的群体,确实较少时间观看电影;另一方面,其中文化程度较高、生活压力并非很大的中产阶层人士,相对较多喜欢韩国和欧美的电影,尤其是其中那些不是影视或传播专业的中产阶层人士,更缺少观看中国电影的兴趣。至于46岁及以上的人群,工作和生活压力有所减轻,他们一方面由于对中韩文化的渊源关系比较了解,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是中国大陆电影进入韩国时最为热情的年轻观众,所以对中国大陆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还保持一定的观看热情。

基于以上相关数据的分析,再看韩国学者朴春植的相关研究,就更具启发意义:当香港电影以持续反复的内容走下坡时,韩国人看到了被竹帘遮挡着的另一个天地——大陆电影……到1999年止,张艺谋5部电影、陈凯歌和谢晋电影各3部,第六代有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8)、张元的《北京杂种》(1999)、贾樟柯的《小武》(1999)等作品在韩国上映。台湾导演有李安的3部和蔡明亮的电影。但这些电影因浓厚的艺术性,没能获得票房成功。这个研究分析既比较符合韩国民众对于中国电影的传播与接受现实,也比较贴近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及反映出的具体情况。

二、 韩国不同年龄段观众对中国影视作品题材类型的喜好

尽管对于影视作品类型的爱好有些人终其一生而不变,但正如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往往在整体上总是会表现出对特定影视作品题材类型有相对的偏爱,韩国的影视观众也不例外。

结合表3以及对部分问卷调查者的当面受访可知,韩国不同年龄的观影人群对中国影视作品的选择偏好有所不同。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种选择偏好的有所不同,也与中国电影进入韩国进行传播的历史阶段相关。1990年以前,中国和韩国还没有建交,韩国电影市场里的中国电影电视作品主要以港台为主,如《倩女幽魂》《英雄本色》《精武门》等,影响都很大。1990年到2000年前后,港台电影电视作品虽然还是进入韩国的主要部分。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张艺谋等一批导演的作品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再加上中韩建交,韩国观众对大陆电影开始特别关注,其中如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的作品认可度还不错,《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电视剧也很受欢迎。2000年后,有更多的大陆电影电视作品为韩国观众所接受,比如《英雄》《赤壁》《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甄嬛传》《琅琊榜》和《舌尖上的中国》等。以王小帅、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的作品,由于他们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因此在韩国比较专业的电影圈具有比较高的认知度。还有一些特别富有中国题材特色的影视作品,比如事实上中美合拍的《卧虎藏龙》和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很多韩国人都以为这样的作品就是中国的——这说明富有中国特色题材的影视作品更容易引起具有相近文化背景的韩国人的喜好。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人群中,看过大陆电影的主要集中在36岁以上的观众。其中主要原因,首先是36岁以上的观众从文化情感上比较认可大陆,这无形中影响了他们对于大陆影视作品的喜好。其次,大陆输送到韩国的影视作品以在国际上获奖的艺术电影为主,这些电影作品通常是偏重历史内容的艺术片,相对比较符合这个年龄段观众的观影偏好。36岁以上观众确实比较偏爱如《三国演义》《西游记》《英雄》《十面埋伏》《赤壁》这些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同时也比较喜欢由周润发、梁朝伟、张国荣、张曼玉和林青霞等主演的《倩女幽魂》《东邪西毒》《英雄本色》等港台片。整体而言,这部分观众比较喜欢中国历史故事乃至在大场面中展示中国作为东方大国的艺术魅力,所以《满城尽带黄金甲》在韩国的知名度和票房收入都不错。与此相同的,就是这样年龄段的韩国观众也特别喜爱由韩国人拍摄的纪录片《超级中国》,他们对中国历史和现实发展都有比较大的兴趣,也很愿意从与中国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中获益。有个大学生说他的父亲和祖父都非常喜欢《超级中国》,因为这部影片帮助他们了解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对于他们与中国做生意很有帮助。

18~35岁的年轻观众看过大陆电影的占比较少。其主要原因,应该说首先和他们相对缺乏对大陆文化背景的了解,其影视爱好又比较偏向并认可港台影视作品相关。其次是港台进入韩国的影视作品,更多是内容和形式都较为活泼的青春片,比如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确实与他们在思想和情感上更为接近。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在中国内地票房欠佳,但是因为周杰伦在韩国的知名度以及青春片的叙事策略,使该片在韩国年轻观众中颇受欢迎。相比之下,郭敬明和韩寒的影片等少有人问津,可见韩国年轻人和中国大陆年轻人在生活理念与电影爱好方面的不同。

相对而言,具有跨年龄段的中国影视作品,集中在类型性比较成熟、类型化效果较好的部分,比如《警察故事》《无间道》《卧虎藏龙》《叶问》《一代宗师》等功夫片,还有情节性较好的电视剧《西游记》《琅琊榜》《甄嬛传》等。

三、 韩国主流观众对中国影视作品的总体评价及观看期待

就问卷调查相关数据反映相关情况,尤其是当面询问交流中所感受到的信息来看,尽管韩国主流观众对中国影视作品保持一定的观看兴趣,但是总体评价不是很高,观看期待也不够强烈。笔者注意到,近年在中国内地比较热门、票房较高的一些影视作品,尤其是相关电影,虽然因为它们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口碑和票房额影响力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方式进入韩国,但在韩国的反映却比较冷淡,与国内的热度形成很大反差。2015年在中国揽金24.3亿的《捉妖记》以及春节档票房冠军《天降雄师》7.44亿,在韩国分别仅拿到239.35万元、31.11万的票房,称得上是票房“扑街”的程度,票房成绩分别排在当年的209名、159名。《西游·降魔篇》国内成绩12.46亿,在韩国仅拿到13.76万。[2]

从韩国电影票房排行榜的历史及发展情况来看,韩国主流观众比较喜爱的电影,首先是其本土创作的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影片,其次是好莱坞商业大片。目前,这样的趋势在韩国还是基本稳定的,而中国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在现实主义创作方面相对薄弱,商业大片又难以匹敌韩国本土的和好莱坞的。拿2015中国票房冠军《捉妖记》为例,影片以其新奇的题材和全新的角色设计以及中国传统神怪故事引起中国观众热捧。但是,它在类型片拍摄制作相当成熟的韩国,再面对好莱坞大片的比拼,确实很难激起韩国观众的兴趣和好奇性。诸如《港囧》《泰囧》以及之前的冯小刚系列贺岁片,则又因为其故事的情节性和幽默感都较多有赖于中国地方语言特质,也就比较难以被一般韩国观众所理解和接受。就比较受韩国观众普遍欢迎的《卧虎藏龙》《叶问》《一代宗师》和《无间道》等来看,说明韩国主流观众对中国影视作品的期待,还是需要故事精彩、类型突出且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特色。

由上可见,虽然中韩在文化上具有比较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甚至是一定的同质性,但是也应该看到,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必然会具有很明显的差异。韩国文化在还是注意吸收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毕竟比较长久而自觉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染,因此其西化的程度远远高于汉化的程度。另外,韩国影视市场远远小于中国市场,韩国影视行业也历来有自我保护主义的倾向。因此,中国影视作品要很好进入韩国市场,除了认真研究韩国主流观众对中国影视作品的观看期待,还要积极做好中韩合拍方面的工作。

就已有各种方式的中韩合拍作品来看,如《重返20岁》《赤壁》《分手合约》《危险关系》《非常完美》《集结号》《墨攻》等,前三部票房情况比较好,其他均表现一般,其中《墨攻》在内地也只有6700万票房[3],在韩国则更是水土不服、票房惨淡。但是,各种形式的中韩合拍,对于中国影视作品更好地在韩国传播并为其主流观众很好接受,应该非常有利。一方面,中韩合拍片在市场准入方面有着极大的便利,对于提高中国影视制作的国际化水平也有积极作用。其次,中韩合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不断提高,不仅有利于中国影视作品进入韩国,也有利于中国影视或中外合拍影视作品很好地传播给世界。这对塑造中国形象和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都非常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韓)林大根.中国文化是“韩流”的“水库”[N].新华日报,2013-11-22.

[2]电影界.中国热门影片韩国遭冷遇 票房号召力严重不足[EB/OL](2016-01-19)[2017-09-12]http://www.dianyingjie.com/2016/0119/7847.shtml.

[3]央广网.去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26.2亿元《黄金甲》居榜首(2007-01-05)[2017-09-12]http://www.cnr.cn/news/200701/t20070105_504370167.shtml.

猜你喜欢
影视大陆韩国
影视展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在韩国走马观花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冰之大陆
揭秘韩国流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