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芬芳
歌舞片与追求艺术真实的其他好莱坞电影所形成的拍摄规范不同,其特点是以歌舞的形式讲述故事,诉诸于美轮美奂的场面效果和镜头语言。歌舞片这种以音乐和舞蹈为主的表达形式,恰恰间离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虽然将电影造梦的机制表现得十分明显,却也脱离了真实的要求,无法表达过于深刻厚重的主题。因此,虽然歌舞片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辉煌时期,出现了大批脍炙人口的歌舞电影,例如《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西区故事》《音乐之声》,但是仍然无法扭转歌舞片的颓势。歌舞片作为一种经典的类型电影,每年都会有几部优秀作品问世,例如《爆裂鼓手》《油脂》《艺术家》等,它们总会引起电影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因为歌舞片已经成为一种电影人的情怀而根植于漫长的电影史中。
《爱乐之城》于2016年12月15日在欧美上映,好评如潮,并在本年度的奥斯卡奖评选中横扫七项大奖,这是对经典歌舞片的告慰。影片讲述一个发生在“天使之城”洛杉矶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均是充满艺术抱负的年轻人,塞巴斯蒂安热爱音乐,期盼能够复兴小众的爵士乐,米娅怀揣着做一个女演员的愿望,却在一家咖啡厅做工。两人共坠爱河,在情感上亲密无间,圆梦的漫漫旅途,却让他们背道而驰。《爱乐之城》是一部典型的歌舞类型片,起伏、和鸣、高潮、尾声,影片的起承转合,亦如乐曲般优雅动人,恰好勾勒出二人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唤醒了观众关于梦想与爱情的甜蜜回忆。
一、 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设置
类型电影是指按照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所制作出来的影片,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产物标准化的规范,体现了“观念”与“范式”的集合惯例。作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重要分类,歌舞片的“观念”与“范式”表现为展现一个歌舞升平的理想世界,包括曼妙的舞姿、优美的音乐、富丽堂皇的环境等,以此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波动。《爱乐之城》实际上是完全按照好莱坞歌舞片范式而创作的,就像观众永远无法厌倦灰姑娘的童话模式,爱情的母题用任何一种形式叙述,都仍然能唤起观众的记忆,引发情感的投射与共鸣。
《爱乐之城》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将爱情与梦想的冲突演绎的淋漓尽致,两人因为梦想而相爱,又因为梦想而背离。镜子的意象在电影中通常表现一个人的本真。影片开头,米娅通过镜子审视自己的内心,唱到“如果你是金子,总有一天会闪光,会有人带你开启新篇章,只要努力不放弃”,表现出她坚持不懈的执着性格。影片用长镜头表现米娅穿梭出酒会的场景,色彩对比强烈的画面宛如一幅油画。酒会上定格不动的路人,衬托出她对浮华世界的冷眼旁观,米娅不理会外界纷繁复杂,更表明了她对理想的坚持与专一,这是对人物情感外化的表现。塞巴斯蒂安梦想将爵士乐发扬光大,在囊中羞涩的境况下,无奈地加入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通俗乐队。他们的选择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追梦态度,一种是坚持,一种是妥协,正是这种理想的分歧,将两人的距离逐渐拉开,最终埋葬了他们的爱情。这恰恰是现代社会中青年人所遇到的问题,也是成年人沉淀的一段过往,在梦想、现实、爱情之中苦苦挣扎,影片能够很好的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将自己的经历投射到影片之中。
此外,影片还深度讨论了现代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塞巴斯蒂安的选择是一种成功的表现,即对社会认可的追求,代价便是放弃自己本来的坚持。片中塞巴斯蒂安在练习通俗音乐时,导演运用晃镜头以及歪斜的画面构图表现他内心的挣扎,同时色调偏冷,多黑色和阴影,表现背离梦想之后生活缺乏生机与热情。相反,米娅选择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便遭遇现实的重重打击,也不忘在工作的空闲,哼上几句欢快的小调,米娅的衣服色彩始终鲜艳,代表她生命的鲜活。米娅首场表演的失败使得两人的矛盾到达极点,也将成功与梦想的矛盾推向极致。坚持梦想会让人痛苦,放弃梦想可能获得所谓的“成功”,又或者,改变梦想也许意味着某种成长。片尾,米娅实现自己的演员梦,塞巴斯蒂安也回归爵士梦,其实,他们不过都是选择了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也许就是影片给我们的关于成功与梦想的答案。
两位主人公都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符合歌舞片大团圆式的结局,弥补了爱情不能圆满的遗憾,在缺憾中寻找快乐,正是歌舞片艺术风格的体现。《爱乐之城》关于梦与成功的探寻,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尽管部分情节与现实有所脱节,例如米娅突然得到星探赏识成为明星,这与前面她面試屡屡碰壁、创作的话剧受到恶评明显不符。然而瑕不掩瑜,歌舞片本身便是一曲激越昂扬的音乐,夸张、华丽而充满艺术气息,爱情与梦想的结合演绎出别样的美感,强调了年轻人敢闯敢作敢为的浪漫情怀。
二、 单线索“情感中心”论
歌舞片在叙述方法上追求单纯清晰的剧作结构,从而表现完美的人生结局。一方面,歌曲、舞蹈等艺术元素的植入,已占用了部分篇幅;另一方面,歌舞片的主旨大多比较浅显、轻松,如果使用双线并行、明暗交织的叙事模式,反而会弄巧成拙。因此,歌舞片的本意是展现一种游戏化的人生,一般不追求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更不会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性,而是在歌舞的艺术展示中,呈现出作者理想中的观念体系,弘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爱乐之城》的叙事并不复杂,在顺叙的同时又有精心安排的桥段。影片以女主角米娅的视角做开端,当二人相遇后,叙事视角转向塞巴斯蒂安,两人的世界至此而有了交集,叙事线索也合二为一,从微小的细节入手,真实还原了每一对陌生人从相知到相爱的过程。这种叙事手法让观众能够从不同的人物视点了解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拥有了比电影中人物更多的信息量。而在结尾处,塞巴斯蒂安的幻象又再次回到这个场景,与开头不同的是,他选择拥吻了米娅。这种陌生化的处理,使观众在幻想中得到情感的补偿,同时也突出了男女主角劳燕分飞的遗憾。
影片以春、夏、秋、冬四季暗喻爱情的四个阶段,即相遇、热恋、争吵、分别。四季更替,既有新生,也有离别,利用文本的时间更迭与人物的情感变化形成互文结构。显然,《爱乐之城》有别于一般的歌舞片大团圆式的结局,并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爱情故事,米娅与塞巴斯蒂安并没有终成眷属,然而,正是二人最后的分离升华了整部影片的主题,让米娅与赛巴斯蒂安之间的感情复杂化,糅合了思念、信任以及对彼此的祝愿,而不是简单的爱恋。影片最经典的场景,就是结尾处塞巴斯蒂安在演奏中幻想的一场“假如”,表现出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审美意境。但幻想终究是镜花水月,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也就徒增了一种遗憾的情绪。米娅和塞巴斯蒂安的爱情,正是当下年轻男女们正在上演的分分合合,现世的青春,弹奏出美妙的爱恋乐章。
本片的叙事模式虽然简单,却也节奏分明,正如那首名为《假如》的钢琴曲一般,既有高音的轻灵优雅,也有重低音的款款深情,暗喻着现实与理想的最终形态。美中不足的是,影片的大部分情节依然囿于传统,过于遵循类型片的法则,导致剧情只能中规中矩地展开,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被简化为相识、恋爱、争吵、分别四个俗套的步骤,缺乏细腻的内心描写和情感细节。
三、 歌舞片中场景与色彩的创新
歌舞片追求制造华丽的视听效果,《爱乐之城》正是如此,在悠扬的歌声和曼妙的舞姿中,讲述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随着电影类型的丰富,配乐大量被应用于影视作品中,音乐逐渐沦为画面的配角,作为烘托气氛之用。歌曲与舞蹈以主角的身份登上银幕,不符合当代人的普遍审美,因此,歌舞片的辉煌时代正在远去,许多优秀作品也在默默无闻中被遗忘。正如《爱乐之城》中塞巴斯蒂安一心想要恢复爵士乐的往日荣光,导演也怀着满腔热情,致敬那些经典的歌舞电影。例如,影片中一场米娅与塞巴斯蒂安在云上纵情歌舞的段落,致敬了歌舞片《红磨坊》;米娅与塞巴斯蒂安在灯下的舞蹈,不难让人想到《雨中曲》;影片结尾处在塞巴斯蒂安的幻象中,用剪影效果再现米娅试演的场景,模仿了上个世纪40年代的经典歌舞片《1933淘金女郎》。对经典场景的模仿致敬,唤起了人们遗落多年的记忆,那些歌舞金片所承载的快乐与热情,也在《爱乐之城》中得以重现。这些致敬场景的插入,的确增加了整部影片的内涵深度,但也存在着滥用之嫌。例如,对旧好莱坞、老电影院的大量回顾,与主线剧情并无直接联系,刻意的织造与男女主人公的偶然邂逅格格不入。
而在影像表達上,《爱乐之城》的色彩处理处处表现出一种夸张靓丽的年代感,还原了经典歌舞片的色彩表现,配合欢快的爱情故事背景,让人赏心悦目。例如,影片将发生场景定于好莱坞,有一种自恋式的表现欲,而好莱坞中的建筑和街道又无一不在叙述着那段辉煌的过去。演员的服装色彩绚丽,造型复古,表现出歌舞片梦幻华丽的艺术特点。例如影片开头米娅与朋友分别穿着红、绿、蓝、黄的艳色裙子,色彩明丽,对比强烈。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用红色和蓝色来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影片中,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因为是否应该坚持爵士乐以及成功的定义时,产生分歧而争吵,影片用红色的灯光烘托出这种一触即发的紧张感,预示着两人的情感亮起红灯。而结尾处,时过境迁,米娅与塞巴斯蒂安再次相遇,两人心中或许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放下之后的豁然开朗,此时背景用蓝色光烘托,镜头剪辑缓慢而流畅,用近景锁定两人的面部表情,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暗喻着两人终于放下这段感情,让轰轰烈烈的爱化为平静。
《爱乐之城》在艺术效果和主题表达上,显示出声音与画面双重的极致美感,但是就剧本而言,去掉华丽的歌舞,就略显单薄,毕竟歌舞片是好莱坞电影机械化生产下的商品。奥斯卡最佳影片花落《月光男孩》,代表歌舞片作为一种消费情怀的类型电影,也难现往日辉煌。归根究底,歌舞片不适合表现宏大的电影主题,不妨切换一种新思路,将内涵的深度,转化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或将友情、亲情等多种要素融入其中,打破恋爱题材对歌舞片的垄断局面。总而言之,《爱乐之城》用歌舞的情怀,完成了现世青春梦想的移情,无论从主题影响力,还是从艺术表现力来说,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