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华
(四川省会东县农牧局,四川 会东 615200)
金沙江干热河谷西蒙德木发展现状与思考
——来自会东县的调查报告
朱富华
(四川省会东县农牧局,四川 会东 615200)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会东县沿金沙江大崇、野牛坪、鹿鹤、可河和铁柳等乡镇试种西蒙德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情况如何?会东县农牧局同会东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调查,摸清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金沙江;西蒙德木;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西蒙德木(Simmoubsia Chinensis)又名“火火巴树”“霍霍巴”(JOJOBA)“油油巴”, 印地安人称其为“霍霍瓦(Jojoba”),属双子叶植物纲黄杨科西蒙德木属。原产于美洲干旱半荒漠地带,四季常绿野生灌木。果实含45%~50%的液体油脂,其成分与抹香鲸蜡的化学结构相似,具有燃点高,沸点低,抗氧化等特性,且优于抹香鲸油,没有鱼腥味,不含脂肪质,稳定,高温下不变质,是航空航天及精密仪器专用高级润滑油。医药上,有防治癌症、高血压、冠心病、胃外伤等病的作用,其开发和经济价值很高,被誉为“液体黄金”。
会东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端,地处102°13′~103°3′15"E,26°12′~26°55′N。县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大,最高海拔3331.8m,最低海拔仅640m。全县共辖有20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幅员面积3227km2,农业人口38.27万人,耕地面积5.47万hm2,以山地为主。属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有大崇、鲁吉、溜姑、野牛坪、松坪、满银沟、老君滩、淌塘、乌东德、铁柳等10个乡镇。海拔1500m以下土地占60%,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23℃,最热月在5月或6月,平均气温24~27℃,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平均气温10~15℃,大于10℃的积温6500~8000℃,年日照时数2300~2800h,日照百分率53.61%,年太阳辐射总量138.6~150.46Kj/cm2,昼夜温差大(13.1~14.4℃),无霜期300d以上,年降雨量700~1100mm,干湿季分明,适宜西蒙德木生长。
2.1 西蒙德木原产地情况
西蒙德木原产美国和墨西哥的“索诺拉荒漠”地区,地处23°~35°N的亚热温带,多数分布在海拔600~1200m处,年降水量80~450mm,年气温变幅介于-12~6℃时,幼苗、枝条嫩稍和花朵会受到冻害,但温度降到-9℃不遭受严重冻害。
西蒙德木抗逆性强,主要生长在排水良好,质地较粗、混有砾石和粘土的荒漠土壤上,在粘重的土壤上生长和结实不好。根系发达,叶具有腊质保护层,蒸发量很低,能高度抗旱,在年降雨200mm的地方就不需要灌溉。耐盐碱,甚至可用海水灌溉。夏季耐高温,没有严重的病虫害,适宜在沙漠地带发展。
2.2 我国引种人工种植情况
经咨询西蒙德木老专家和查阅相关资料,1979年,邓小平总理访美,从美国带回西蒙德木种子,在四川省米易县、云南省永胜县、海南岛等地试种,均没有取得成功。国内引种,能自然安全越冬,开花结实的案例不多。
1983年,会东县科委经国家科委协调,引进西蒙德木,在大崇、鲁吉、溜姑、野牛坪、普咩、鹿鹤、新马、可河、铁柳等13个点试种,第3年开始结果,试种成功。后因投入资金有限,没有人收购、没有管理、经济效益差等原因,现只有原可河乡(现铁柳镇)大坪村的西蒙德木开花结实,产生经济效益,其余12个点均已没有人工种植的西蒙德木树。
3.1 铁柳镇大坪村西蒙德木现状
县科知局李忠友、王建元在大坪村张友云家西蒙德木园中进行调研。
3.1.1 规模和面积 现有种植户12户,面积 2.67hm2,已开花结子1120株,其中,大坪村三社张友云、张友祥、张友国等10户种植2.07hm2,已开花结子,有1020株。
表1 铁柳镇大坪村西蒙德木种植情况统计表
3.1.2 经济效益 已挂果树,每年每株可采果实1~4kg,2016年,地头收购价为60元/kg。其中,张友云家出售390kg,收入23400元,每株78元,折合3900元/667m2。
3.1.3 徐家湾湾背后梁子的情况 徐家湾湾背后梁子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改,属于铁柳镇大坪村三社管辖。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23℃,全年无霜,昼夜温差大(13.1~14.4℃),海拔1250m。种植西蒙德木的土地为山地,土壤为砂壤土,灌溉条件较差。
3.2 西蒙德木生长表现特征特性
根系具有旱生植物的显著特性,根系发达,直根系,为肉质根,褐白色,主根强盛,侧根较多,生长迅速。树高1.5~2m呈權木状。茎,每节对生两叶,叶序十字排列,错落互生很少,同节偶见单叶或三叶,木质化,易脆折。叶呈椭圆形,叶柄长2.0~2.5cm,宽1.4~1.6cm,厚0.1cm。叶全缘无锯齿,叶片肉质硬挺,叶面光滑披腊质层。灰绿色。叶深绿肥色,叶脉网状,主脉明显,叶腋间均有腋芽。雌雄异株。雄花形色如米兰花,但比米兰花大。雌花则似凋谢的倒挂金钟。每年开2次花,结果2次,分别是5~7月和10~12月。果实呈暗紫或黑褐色,成熟时,果壳裂开,种子如大粒花生米仁。
4.1 种子育苗
播前采用常温冷水浸种48h,换2次水,选砂壤土,播沟深3~5cm,覆土1~3cm(为种子横向直径的2~3倍),用小拱棚育苗,效果好。
4.2 高位压条
待枝条出根后,剪枝育苗,成活率高。
4.3 用枝扦插
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扦插,但要用生根粉浸泡,剪枝长度为10~20cm。
4.4 高位压条、扦插育苗和种子育苗的好处
种子育苗方便,但无法识别雌株和雄株,高位压条或扦插育苗,可以选择性地培育雌株和雄株。雌树枝条培育的苗子为雌株,雄树枝条培育的苗子为雄株。
4.5 种植密度
以种植200~240株/667hm2效果好。
4.6 肥料使用
每年施2次肥,主要在开花结果前后施用,主要以复合肥为主,施50kg/667m2, NPK含量为32%,比例为18∶9∶5(由云南省农家民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农家乐1号)。
4.7 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和蚜虫,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可采用48%毒死蜱1000~1500倍液、5%诺普信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等进行防治。
5.1 水利设施落后,对产量影响很大
每年2~3月,本地降雨特别少,气温又比较高,没有灌溉设施,不能保证其生长所需水分,影响西蒙德木分枝开花,降低了产量。
5.2 种植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明显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最先到可河试验种植西蒙德木的公司已放弃基地管理,现种植较为集中的大坪村三社,主要为农户自发种植。2016年前,管理粗放,农户只有投入,没有收入 ,经济效益不明显。
5.3 市场销售过程中,收购价格太低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总结,虽然引种试验比较成功,但生产出的果实价格同国际市场比较,悬殊太大。2016年,西蒙德木地头收购价格仅为30元/kg。
争取国家金沙江产业带扶持资金,修建水浇池、喷灌、滴灌等水利设施,在大坪村建立标准化西蒙德木示范基地,带动农户规范种植。
引进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让企业和种植户双赢,增加经济收入。
利用互联网+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多种方式,对接国际市场,畅通销售渠道。
引进西蒙德木加工企业,开发西蒙德木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问题。
[1]王继岗,王学先.霍霍巴引种试验研究[J].经济作物,2004(6):37-39.
2017-07-24
朱富华(1974-),男,本科,农艺师,长期从事基层农技推广,主要服务于全县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