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P合成纳米硅/碳复合材料锂电池电极的研究
锂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工作电压高和安全性好等特点,因而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对电能需求的增长,开发高能密度、快速充放电的锂电池成为了锂电池研究的重点。阳极材料是影响锂电池性能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因而具有重大应用潜力的硅/碳复合材料成为了近些年研究的重点。硅/碳复合材料中通常将硅作为主要活性物质,而将碳作为分散基质,用来限制硅颗粒的体积变化。硅/碳复合材料阳极电极的储锂容量高、导电性能好,但是其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差且可逆循环容量保持率低。不同的制备方法以及复合结构对硅/碳复合材料阳极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显著,通过采用先进的制备方法,消除硅/碳复合材料阳极电极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硅/碳复合材料的应用。
在进行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时,首先将聚氯乙烯溶于适量的四氢呋喃中,形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溶液;之后在磁力搅拌下,向溶液中加入适当配比的硅纳米颗粒和石墨纳米颗粒,等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形成块状的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焙烧得到硅/碳复合材料。其中,制备过程涉及到的加工参数和组分比例依据汉森溶解度参数(HSP)来确定。采用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生产的PhilipsXL20扫描电子显微镜和PhilipsCM12投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硅/碳复合材料分别进行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特征观察,确定所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纳米结构特征。
采用锂电池测试仪对所制备硅/碳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的结果显示,硅/碳复合材料电极的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600mAh/g,库伦效率(CE)超过76%,且在经历400次完整的充放电循环之后没有出现性能衰退。
刊名:JournalofIndustrial andEngineering Chemistry(英)
刊期:2017年第52期
作者:YeeHwaSehlleier
编译: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