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根据政治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有经济逻辑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转变发展模式的具体思路、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创新;加快文化與金融融合模式创新;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 文化产业;经济学分析;市场主导;创新驱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连续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不断加强,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焦点话题。美、日等国的历史实践表明,强大的文化竞争力是世界级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前提。作为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史的中华民族,其全面复兴也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文化崛起成为伟大中国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强大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文化产业是传播和彰显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中国崛起的题中应有之义。
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快速增加,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由于缺乏成熟理论指导,怀着急于做大做强的迫切心情“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走上阶段性粗放式和低效率发展的“弯路”。伴随着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文化资源浪费、文化产业虚假繁荣、市场机制缺失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显现,并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近年来,为指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国内学者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由于我国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直接动因是加入WTO之后的危机应对,重点关注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这种研究范式下,文化产业战略研究掺杂了过多的“意识形态”和“悲情化”成分,多为被动的应对之策。[1]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开始有学者从特定文化产业门类出发,以业务战略为导向做了大量研究,在特定产业层面上给出了战略方针和目标;也有学者围绕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文化品牌、人力资源等职能战略做了大量研究和探讨。[2][3][4][5][6]
然而,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要么站在国际竞争和国家文化安全的宏观层面,要么站在文化产业内部探讨微观层面的具体措施,很少从经济学的中观角度考量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遵循基本经济规律,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新兴产业的文化产业亦不例外。那么,我国十几年来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是否遵循了基本经济规律?从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看,是依靠政府还是市场,是否科学划分了政府和市场的职能?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出发,其做大做强的根本驱动力量何在?是依靠要素驱动还是创新驱动?这些问题的回答既是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的基本梳理和总结,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须遵循的经济学逻辑。如果不从基本的经济逻辑出发,文化产业发展就会面临违背经济规律的风险,甚至落入缘木求鱼的发展陷阱。
因此,从基本的经济理论出发,去审视和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根据政治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有经济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的发展模式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学逻辑,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和要素驱动特征,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要充分尊重经济规律,加快向市场主导和创新驱动模式转变,并提出了转变发展模式的具体思路、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
二、文化产业政治经济学:政府与市场
1、从政治经济学到经济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演变
人类社会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阶段以来,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经济学最早被称为政治经济学,其主要目标是探讨国家的财富管理之术,关键内容是如何运用“看得见的手”发展国民经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正式宣告了经济学的诞生,斯密反对国家干预、倡导经济自由,提出“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将“政治”从经济学中剥离开来奠定了理论基础。[7]政府和市场各有所长、各有局限,由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权力寻租等现象,既存在政府失灵也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和市场协调发挥作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但市场应该发挥主导或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职能在于为市场发挥效能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并弥补市场失灵。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与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密不可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政府越来越淡出具体的经济行为,市场主体的自由决策权限不断扩大的过程。当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加充分的发挥市场作用,其主要目的依然在于充分挖掘市场经济“红利”。
2、政府主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现实政治经济学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的产业门类,文化产业的政治经济学至关重要,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事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价格机制、要素流动机制等文化市场体系极不完善,且受到应对国际文化挑战和文化资源多被行政机关所垄断的双重约束,各级政府一马当先,依托其掌握的文化资源,通过出台土地、财税等系列鼓励和优惠政策、成立文化产业园区、整组国有文化企业等政府行为,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迅速繁荣,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场则从一开始就处于次要乃至弱势地位。时至今日,各级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依然处于主导甚至主体地位,这种模式可以称为“政府主导”。政府主导模式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地方政府直接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很多文化项目缺乏科学的经济可行性论证,存在极大的投资和产业风险;二是颇具力度的土地、财政、税收等优惠扶持政策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三是寻租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资源错配和低效率使用,成为文化产业低水平发展的“温床”;四是“条块”分割发展,行业壁垒和区域壁垒明显,跨行业跨地区发展体制不顺,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提升缓慢。
实践表明,以成立文化产业园区、组建国有企业和出台扶持政策为主要特征的政府主导模式在特定阶段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政府主导违背了政治经济学中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原则,随着文化产业深入发展和市场供需矛盾不断演变,这种模式导致的资源浪费、价格扭曲日益显现,成为影响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与我国正在进行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宏观环境显得格格不入。首先,地方政府直接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导致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决策和投资拉动,发展活力不足,且难以准确把握日益多样化、多变化的文化市场需求,文化市场需求与文化产品供给存在严重的市场错位;其次,由于先成立文化园区、再组建或招徕文化企业,先成立文化企业、生产文化产品,再寻求文化市场等违背市场规律的逆向操作,导致部分文化企业发展战略模糊、市场定位不清、盈利能力不强;最后,地方政府盲目跟风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导致资源配置和要素市场扭曲,权力寻租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文化企业为寻求短期政策优惠,往往刻意追求文化形象工程和所谓的“文化精品”,而忽視了文化内容建设和盈利能力培养,降低了市场竞争能力,为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3、市场主导: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应遵循的基本经济逻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要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如何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指明了方向。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发布的《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时效递减性已经开始显现,能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内生创新能力,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文化产业要顺利实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有所为,就必须加快转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不断培育和健全文化产业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市场主导是指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通过培育市场环境、优化产业要素、引导市场需求等途径,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各种要素资源按照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流动,市场成为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发展模式。实施市场主导的路径主要包括:首先,要科学划分政府和市场的界限,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政府要最大程度上简政放权,自觉逐步由直接微观参与向间接宏观调控转变,由全面主导向弥补市场失灵转变。其次,要注重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通过支持文化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和完善文化产权的评估交易平台等市场化手段,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无限活力。同时,要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为民间资本进军文化产业开辟绿色通道。要在更多领域大胆引进民间资本,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体制灵活、运转高效、市场适应能力强等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的生产理念、组织架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的持续创新,不断优化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再次,要健全资金融通、人才引进、市场开发、技术创新等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供健全的市场环境体系保障。最后,要注重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引擎,要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正确的文化消费,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动力,拉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
三、文化产业驱动模式分析:要素与创新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在于探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索罗的外生技术决定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包括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然而,在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被称为“索洛余值”的技术进步是一个“黑箱”。为打开这一“黑箱”,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型先后提出了干中学、知识或人力资本、劳动分工和制度创新等多种解释,经济增长的解释不断深入和多元化。实际上,由于资本、劳动等要素的相对有限性,经济增长理论才呈现出从外生理论向内生理论的演变过程,只有将技术创新、劳动分工等内生因素引入,才能解释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将国家竞争优势分为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划分同样适用于产业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往往会采取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以实施赶超,在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则会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模式,要素驱动的不可持续性和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界的普遍共识。
1、要素驱动: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驱动模式
回顾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和文化资源的意识形态属性,各地政府在中央号召下 “大干快上”,由于进行产业创新的基础和能力缺失,只能被动地通过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推动文化资源效用最大化,属于典型的要素驱动。换而言之,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市场要素是文化资源、政府资本和土地资源,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更多地依靠要素驱动而非效率驱动或创新驱动。要素驱动是指以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理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土地、资本为杠杆,通过简单的整理、包装和提升,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文化演出等特定文化产业形态的发展模式。要素驱动模式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特定文化资源为依托,文化资源是其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离开文化资源就失去了发展根基;二是政府资本、土地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市场要素;三是仅限于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简单的梳理包装、保护展示、演绎表演等初级阶段的开发利用,开发层次不深,产业层级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8]四是受特定文化资源自身属性和种类的限制,产业形态相对单一,文化衍生品少,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不长。
从要素驱动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其发展面临着至少四个方面难以避免的挑战。其一,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和相对不可再生性,难以无限量地满足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文化资源的有限供给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无限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其二,开发层次过低,产业创新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一些领域的低层次文化产品“过剩”和“泡沫”现象,但高层次文化需求却很难得到满足,导致低层次产品过剩与高层次供给不足并存;[9]其三,文化产品生产忽视了市场需求,而一厢情愿地从现有资源出发,盲目性高,极易偏离公众消费需求,尚处于先盲目生产再被动销售的落后生产阶段;其四,要素驱动导致文化产品质量不高、文化企业盈利能力不强,为寻求利润空间,往往容易步入“地产化”、“泛文化化”等发展误区,造成文化产业“空心化”,偏离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初衷,甚至使文化资源成为房地产等行业发展的附庸。
2、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资源供给有限且存在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保持经济增长可持续性要通过技术创新,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等内生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即创新驱动。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文化产业发展要依靠文化资源,但不能局限于文化资源,必须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创新性产业化手段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无限的产业生产力,才能实现由要素依赖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完成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根本转变。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把创新驱动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面对有限和相对可不再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内在要求,必须未雨绸缪,放弃追求暂时繁荣、得过且过的短视思维,树立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主动实施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尽早完成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创新驱动是指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变成为能够源源不断创造新产品、新服务的现代文化产业,实现可循环、批量化、低边际成本生产,将有限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无限的文化产品,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被动地依赖文化资源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上来。实施创新驱动的路径主要包括:首先,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加快文化产业关键技术的集中攻关,创新和拓宽现代科学技术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渠道,抢占文化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保证和技术支撑;其次,要围绕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通过文化创意和现代先进生产技术将文化资源与现代生活、生产方式进行“嫁接”,充分挖掘和释放文化资源的潜在生产力,开发既独具文化特色,又贴近现代生活,还可以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资源产品化、产品生产批量化。第三,要围绕文化资源延伸产业链条。结合文化资源的挖掘、展示和传播等环节,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培育文化衍生品的创意、设计、生产、推广和销售产业,加快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扩大文化资源的增量生产力和产业竞争力,实现文化产品链条化、链条生产专业化。最后,要围绕文化资源创新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高层次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通过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推动文化旅游、文化演出等传统产业向数字影视、动漫游戏、数字传媒等新兴产业转变,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产业门类多元化,构筑起创新驱动的“升级版”现代文化产业大厦。
四、政策建议
1、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国际经验和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政府干预带有过强的计划和主观色彩,往往导致价格扭曲和资源浪费,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甚至决定性作用已成为共识。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高瞻远瞩,从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尽量淡化行政色彩,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政府应该致力于弥补市场失灵,妥善解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越位”和“缺位”问题,加快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文化产业市场和法制环境,搭建文化产品价值评估、产权交易的平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市场保障。
2、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体制机制是文化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基石,以各地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必然受到行政区划和行业管辖等的牵绊,导致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天然壁垒,文化产业要素跨行业、跨地区流通不畅,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因此,各地政府要在向市场让权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走出去”、“引进来”,在文化产业要素跨地区、跨行业流动的体制上下功夫、想办法,加快建立自由流通、借势发展的产业要素流通体制。
3、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創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全球科技大爆炸时代,科学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分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也将逐渐向融合发展演进。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杠杆和强大引擎,文化产业发展要注重借助高科技手段,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文化资源的传承方式、展示手法和传播途径,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型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4、加快文化与金融融合模式创新
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否善于运用金融手段,是衡量一个产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具有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对金融资本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要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担保风投模式、创新文化金融产品、创设文化发展基金等方式,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全方位、全链条强化银企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5、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市场主体
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文化产业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企业。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引导和帮助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各类文化企业,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脱颖而出,在延伸产业链条、深化产业融合、拓展产业空间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着力培养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行业领军企业。通过领军性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引领文化产业实现多元化、立体化、链条化发展。
6、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基本制度保障,对新兴的文化产业尤其如此。各级政府要注重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通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和规范文化企业的市场行为,切实保护文化企业的创新成果,通过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出文化企业巨大的发展和创新热情,不断推动资本、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和市场要素向文化产业聚集,使文化产业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和强大支撑。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9(2)5-12.
[2] 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第2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 雷光华.关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4(1)177-180.
[4] 祁述裕,殷国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若干建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50-53.
[5] 陈少峰.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6] 熊澄宇.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 邵宜航,刘雅楠.从经济学再到政治经济学:理解包容性增长[J].经济学家,2011(10)5-13.
[8] 陈少峰.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77-81.
[9] 杨吉华.过剩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取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3(7)44-48.
【作者简介】
孟书魁(1982-)男,汉,河北邢台人,供职于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