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外汉语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7-12-05 15:14李素娟
东方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文学专业教学方法

李素娟

摘要:作为新兴的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及特定教学对象。文章主要从对外汉语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出发,分析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理念误区,就课堂教学、课后活动、考查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并给出合理而适用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国际地位的持续增强和不断上升,国内外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学习汉语的热潮,这些极大地拓宽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空间。针对这一情况,国内部分高校先后设置了对外汉语专业的课程,纷纷打开一扇扇中国通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户。作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河池学院也适应时代潮流,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并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实用性人才。文章主要从对外汉语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出发,分析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理念误区,就课堂教学、课后活动、考查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并给出合理而适用的教学模式,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非中文专业的文学课教学实践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传统的中文专业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主旨在于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一系列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化品位和现代史审美情趣,训练学生分析、鉴赏、评论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建构起“现代中国”的文学知识体系,形成对现代思想文化的感受和分析能力。[1]专业性非常强,这一标准要求也非常高。而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对象是留学生群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讲授难度适中的文学史知识外,也要进行相关的中国文化背景介绍。“把文化背景当知识去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背景知识去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从而正确理解目的语国家的人为什么在某一具体情境下那样说或那样做。”[2]据此,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鉴赏和评论水平,也要培养学生依托文学观照中国文化的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在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和作家作品鉴赏的同时,要重点突出它们背后隐藏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心理等等特点。

另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笔者认为现当代文学有可能成为留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不防加入适量的教学法内容,教会学生如何给文化背景与自己相差甚远的外国人授课。例如,告诉学生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象,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时首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汉语水平,明确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属于文学课,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却是教授以中国现代文学为核心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文化知识,同时兼备文化课的特征。因此特别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备课中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课堂的任务布置要做到主次分明,把介绍中国文化和阅读作家作品的基本要求制定为教学目标,而将文学史的梳理和文学流派等的讲解安排到次要的位置。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电子图书的兴起,人们对传统文学的关注率每况愈下。近几年来,无论从网络上查询还是实体店查证图书的销售情况,几乎都是恋爱文学、网络小说、盗墓小说等通俗文学占据排名前沿,而“阳春白雪”式的高雅文化正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其中也包括在校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经典阅读的缺失。由于阅读兴趣的减少,外加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结果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索然无味而失去了听课的耐心,这无疑给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了讲授现当代文学课程的高校老师认真思考并急需解决的难题。笔者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工作体会,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中“老师讲、学生记”的授课方法,激发师生互动,创建“启发式”教学。如何加强师生互动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并且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学会巧妙地设置问题,上课时适时抛出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甚至分组展开讨论,挖掘文本故事的内涵,最后陈述自己的观点,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判断对错。如在品读《阿Q正传》时,就学术界对这部小说惯有的“民族自我批判”、揭示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国民性弱点”的特点一一进行解读,讓学生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并阐明理由,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理解提出由以上所提三种观点生发出来的新想法,这样老师既发挥了“启”的作用,还引导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可谓一石双鸟。

其次,鼓励学生进行现当代经典文本的阅读。据资料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课余时间多沉迷于电脑、手机游戏,每天课余的阅读时间不到半个小时,根本无暇顾及老师布置的经典名著通读书目。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课前预读而是“头脑空空”的去听课,势必会出现老师眉飞色舞的在讲台上讲课,而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甚至茫然不知所言的场面。特别是对诗歌、散文等作品的赏析,如果没有课前必要的阅读作为预热,上课很难马上进入状态,那就需要老师从头介绍作品内容,耗时又没有效率,因为简单的内容介绍只能给学生短暂的记忆,下课后学过的东西很快抛到脑后,更别提体会作品真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想出办法来激发学生主动去阅读作品的兴趣,如讲到“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时,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篇目进行朗诵比赛;讲到曹禺的戏剧作品《雷雨》时,让全班同学根据角色分配进行分组,排演那天下午发生在周家客厅里所有恩恩怨怨的经典段落。因此,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加深了对所学作品的认识,老师又避免了上课“自编、自导、自演”的尴尬局面。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强制性”的手段来督促学生阅读。如罗列一些现当代经典作品书目,规定阅读时间和撰写一定数字的读后感,并在课堂上就作品的内容向学生提问,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对作品的整体认识,且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纳入平时成绩中。

再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教学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技术势必进入课堂教学,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教学也不会例外——适当合理的电子化教学手段,可以给教学效果锦上添花。例如,在讲到池莉的作品《来来往往》时,可以在视频网站下载同名作品拍成的电影或电视剧,剪辑片段穿插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赏析并比较女性作家对婚姻爱情观的呈现与男性作家对婚姻情感讲述的方式的异同。除了视频片段,也可以在课件当中直接插入作品的经典段落,方便学生对照文本进行赏析。课后,充分利用微信、QQ等互联网通讯方式建立班级或讨论小组群,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疑惑,尝试让学生自己解答,不足之处教师应及时给予补充和纠正。

除了教学方法,笔者也尝试着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如将笔试题型的比重进行调整,把中文专业侧重的论述题取消,增加填空、选择和名词解释题型的比例和分值,用以检测学生是否牢固掌握文学基础知识,试卷难度设置为中等。将平时成绩由单一的纸质作业改为课堂实训、学生课件展示和问答题当场交卷的形式组成,主要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实践能力和学术能力,成绩评定根据学生是否做到活学活用、能否能将已学或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贯通、文章是否有创新点。学生的最终成绩等于平时成绩乘上30%的系数加上考试成绩乘上70%的系数。这样灵活机动的考核办法最大限度的排除了死记硬背,被动接受而不主动思考的现象,真正实现了教考合一。

作为一名整体转型发展中的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上好一门课所需要的付出和努力——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特点和规律,充分熟悉教材,并根据自己所在的院系、专业的实际,大胆改革创新,探索出提高对外汉语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曾利君.现当代文学多媒体教学的效能、偏向及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6:182.

[2]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4,2:45.

猜你喜欢
文学专业教学方法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部分专业介绍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