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珊
摘要:目的 观察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现场猝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现场猝死患者11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同时依据医嘱实施急诊抢救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则依据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复苏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等。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路径的抢救,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到43.10%,优于对照组的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平均复苏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率等方面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现场猝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救护理路径;现场猝死;成功率;复苏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4-0152-02
现场猝死可能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随着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有不断攀升的趋势,急性的心脏骤停的出现率也逐渐增加,对在患者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对其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手术是对其实施现场急救的关键[1]。此次研究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现场猝死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现场猝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现场猝死患者11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8例。观察组58例患者中,男39例,女19例,患者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41.36±12.34)岁。对照组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患者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41.98±12.76)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选取的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依据医嘱实施急诊抢救的护理工作[2]。所选取的对照组患者则依据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由科室的主任和护士长根据临床基本经验等,制定现场猝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3]。医生以及护理工作者在达到现场指挥,依据心肺复苏指南对患者的病情实施基本的判断,确定患者没有呼吸或者心跳之后即刻实施急救护理路径。院前现场的第一步需要由护理工作者1 min内给予患者清理呼吸道准备,同时开放气道,同时给予呼吸气囊,之后由护理工作者或者司机协助其按压呼吸气囊,由医生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的工作。第二步则要求护理工作者在2 min内充分建立静脉通道,2 min内实施心电、血氧以及血压等基本监测;同时遵医嘱使用药物,另外对患者做好除颤准备,之后根据患者不同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复苏时间、复苏之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以及抢救的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观察组的复苏时间、复苏之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以及抢救的成功率等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实际上现场猝死是患者有原发性心脏或者呼吸系统等相关疾病[4]。对于该种疾病患者而言,心脏停搏和无脉点活动是极其常见的,作为医务工作者是否可以及时有效的提供基础性的生命支持对患者预后以及抢救成功率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所以需要不断的优化线粗猝死急救路径,让现场义务工作者可以积极熟练的掌握急救的路径,最大限度的避免在抢救过程中出现慌乱的现象最终耽误最佳的抢救治疗时间[6]。
现场猝死急救护理路径实际上就是一种临床护理路径,其护理的本质有针对性实施护理,根据急诊科和猝死患者自身的实际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7]。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规范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最终达到预定急救护理目标,其最大目的就是在最佳的抢救时间内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缩短冠状动脉的开通时间[8]。实际上急救护理路径就是能够让护理工作者主动的、预见性的以及标准的沿着路径的内容实施工作。对于急性的心脏骤停的患者而言,在有效的抢救时间内实施最基础的抢救就是帮助患者争取生命。而这种护理路径下也要求工作者能够将被动的护理变成为主动的护理,在时间上预测患者下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需要准备的工作。
本文研究观察组58例患者通过急救护理路径,其抢救的成功率达到了43.10%,优于对照组的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复苏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以及复苏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现场猝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苏珍,夏海鸥,王国文,等.122例猝死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及其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3,27(2):182-184.
[2]李佳,徐奕旻,吴瑛,等.心脏性猝死防治院外急救新进展——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研究新亮点[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22(4):377-379.
[3]王金勇,石武祥,王海波,等.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病区人群不同猝死频率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5,34(6):443-446.
[4]钱钰,殷维瑶,李华,等.过度疲劳状态下运动性猝死模型大鼠甲状腺及心脏功能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9):7356-7363.
[5]阳仁均,殷维瑶,李华,等.力竭运动性猝死模型大鼠运动皮质Bax、Bcl-2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9):7377-7383.
[6]赵洪伟,刘福全,岳振东,等.肝癌动脉栓塞治疗中出现的肝静脉"碘油轨道征"与术后猝死的相关性[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11):950-953.
[7]谢佳,张雷.早期心肌缺血猝死患者心肌干细胞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miRNA-206表达的变化[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6,6(3):155-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