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职业”探路 贵族私立医院的“医生邦”

2017-12-05 00:36于靖园
小康 2017年33期
关键词:医学中心执业上海

于靖园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在创立之初,承担着“上海医改试验田”的重任,以其高收费、高品质服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作为首家国际综合性非公立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改变的不是就医人群而是服务方式。

上海,迪士尼的前一站,康新公路地铁站,可以在这里找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坐标。

甫一听到这个名字,众人都会以为是一家研究所,当你走近它,出现在眼前的苏州园林式的建筑、美丽的荷花池、怡人的亭子、五星级酒店一样的装潢,来自一家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这就是当前热播剧《我的前半生》里面那个拥有儿童乐园的医院!”上海80后女生周婷最终选择了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为其女儿接种疫苗,介绍手册上知名医生的强大阵容让她吃了一颗定心丸,而医生和护士的耐心解答、服务也让她倍感温暖,现在,提起这家医院,她首先想到的是“真诚的服务与良好的医生资源”。

服务是最大的标签

从2014年3月28日试运营、5月28日正式运营至今,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在创立之初,承担着“上海医改试验田”的重任,以其高收费、高品质服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作为首家国际综合性非公立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改变的不是就医人群而是服务方式。

“我希望当人们提起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服务。”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黄翼然对《小康》记者说道。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因此,越来越多的非公立医院,把舒适的诊疗环境、周到细致的服务作为医院宣传的重点,所以“高端医疗”也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

毫无疑问,“高端”医疗机构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一种新的医疗方式,这种需求很强烈,但在既往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满足。

“高端医疗也是市场化的产物,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我们提供的是高品质服务,成本比较高,也就有相应的高收费。”黄翼然说道。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挂号费为300—1200元不等。主要服务对象是拥有商业医疗保险、具有一定购买能力的人群。上海可以支付商业医疗保险的公司约有50余家,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已经签约47家,超过90%,覆盖了商业医疗保险95%的人群。已经签约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有招商、平安、安联等。

那么,与高端匹配的“高品質”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黄翼然列举了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两大优势:一是医生护理团队的水准,二是执行的管理标准。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目前采取预约制看病方式,减少病人等候时间,可以通过网站、电话来预约,实行的是医生等病人,不是病人排队等医生。

医生接诊的时间有严格规定,一位病人至少15分钟,初诊则是半个小时。看病的过程中,尽量一次性将需要检查的项目都检查好,并且尽可能现场出报告。患者进行病情检查时,由护理人员全程陪同。护理方面,一张床配两个护士,可以保证在没有家人的陪同下,也有护理人员照顾病人的日常起居。而公立医院现在是一张床配0.6个护士。

“体检中心按照设计标准,实行限额检查。我们不是要做成超市类型的医院,不求多多益善,人数很多的话,只能排到下一场。”黄翼然说道。

特色专科方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肿瘤诊疗团队,以“满足患者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以生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为指导,首创国内现代化医院肿瘤患者5H服务模式,“Hospital、 Home、Hotel、 Heart、Happiness”将多学科联合诊疗、个体化诊疗方案、心理舒缓治疗、一站式门诊诊室设置、艺术疗愈、爱心公益等先进管理理念融入到专业诊疗及人文服务中去。

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还有一条50多米长的艺术长廊,定期邀请艺术家举办艺术展,把这些在画廊和艺术馆才能欣赏到的艺术品请到医院,不仅是为了让病人和家属可以欣赏到艺术、放松心情,更重要的是,医院引入“艺术疗愈项目”,通过绘画、音乐、正念等活动让肿瘤病人建立起强大的精神内心,更有和病魔抗争的力量。

自由执业的人才保障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还提供更为细致体贴的延伸服务:大堂门口有迎宾员帮助送取行李到房间;大堂和病房都有保险柜,可以寄存贵重物品;餐厅的环境很优雅,在亚洲私立医院当中属于一流,提供的是点餐式服务,中西餐俱全。如果有商业医疗保险,可以使用一卡通,先刷卡后付费;也能使用充值卡,最后一站式结账。

作为上海第一家营利性大型综合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是上海新医改催生的明星,剥离特需、多点执业、外资管理、旅游医疗等诸多创新想法亟待在这里实现,一直有“试验田”之誉。特别是剥离特需,这是上海市政府作出的医改承诺,同时借力于相关的专家力量发展高端医疗,是一个双赢的精妙设计。

人才问题通常是社会资本办医最大的瓶颈,却似乎从未困扰过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其人才团队主要来源于两部分:市场招聘的有经验医护人员,和公立三甲医院的多点执业医师。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全职医生全部来自上海三级医院,都是老资历的主治医生,有至少八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硕博生、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0%。

护士团队也是如此,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护士90%是来自大医院,均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其中20%的护士到境外进行了再次培训,有部分护士还拿到了国外护理执照;护理院长来自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

对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傅玉梅而言,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全新机制是富有吸引力的。之前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了20年,是希望回归医疗的本质,“离病人再近一点,让自己和病人都得到尊重”。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她与每个门诊客人起码沟通30分钟。这份耐心,加上在公立医院练就的过硬医技,使她的日门诊量在10个以上,家长都非常信任傅医生,在她的诊室里摆满了小朋友家长送来的多肉植物。像傅玉梅这样离开体制前来的专家越来越多,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招聘的医护人员主要是来自上海本地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主治医师,因此专家的多点执业就显得格外重要。endprint

确实,在医生解放、人才自由流动、医生自由执业、医生集团密集成立的大趋势下,私立医院应该好好地抓住这一巨大发展机遇。2015年,国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红利频出,各种各样的医生集团也雨后春笋般出现,既有体制外的,也有大家医联这样的体制内医生集团。

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副院长丁罡看来,医生集团的涌现正在带来新型的就医模式。现在的情况是,患者从“认”公立医院的品牌,向“认”医生个人品牌,以及医生集团品牌转变。

那么,什么是医生集团呢?医生集团最开始源于欧美国家,又称为“医生执业团体”或者“医生执业组织”,由多个医生组成的联盟或者组织机构,英文名为“Medical Group”。 “医生集团”可能属于医院,也可能是独立的“医生组织”, 一般是独立法人机构,以股份制形式运作。

医生集团的本质是医生执业方式之一——团体执业,这是相对于独立执业来说的。在团体执业下,两三个医生结合起来就可以团体执业,团体执业的特点是他们共享彼此的收入、共同承担损失、共享设施设备,这是一个同进共退的执业团队。

在医生品牌崛起的时代,慕名而来的患者不再是通过公立医院找到专家,而是先找到名医及其医生集团团队,再到所执业的医疗机构去就医。机构会提供配套的医疗设施、专业的护士、麻醉医师,以及医疗责任险。

出于对自身品牌的爱惜,医生及其医生集团团队还将非常注重患者就医体验。不仅是技术,还有服务态度观念的革新,要给患者提供更有安全感,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增加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有家一样的温馨和归属感。

丁罡表示,在国家放开医生区域注册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医生将正大光明地拿到聘书到各个医院去执业,而这对于私立医院来说,是一个获得优秀医疗人才的巨大机遇。

医生集团的播种、孵化与腾飞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目前还正在打造医生集团孵化基地。據介绍,医生集团创业团队可以在位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医生集团孵化基地获得环境好、价格合理和医疗条件优异的办公场所。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生集团孵化基地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是国家卫计委和上海市政府主推的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医学专业园区,是张江科学城的副中心,因此政策条件也比较优惠。

2016年2月25日,冬雷脑科集团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签约,将第一个执业点放在此处,成为了医生集团落地社会化平台型医疗机构的一次标志性时间。该集团的创始人宋冬雷在业内拥有显赫的头衔: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组建自己的医生集团,不仅在于体现医生的真正价值。中国的医生如果能够走向自由执业,也能真正给医疗改革带来更大推动。”宋冬雷说道。

对宋冬雷来说,他需要的是更多元化的平台,特别是能够接受体现医生价值的收费标准的社会化医疗机构。冬雷脑科集团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签约,根据双方协议,宋冬雷出任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学术主任,帮助中心建立起自己的外科体系。

而对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黄翼然来说,接纳医生集团无疑也是重要的突破。上海2011年12月15日开始实施职业医生多点执业,到2015年已经接纳多点执业医生近200名,随着医生集团的进驻,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也进一步与私立医院区别开来,成为一个开放的执业平台。

“我们逐步找到一条路,把医院建成一定层次的平台。让医生集团落户我们这里。我们要建立一个平台型的医院。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黄翼然说道,“如果我们是机场,医生集团就是航空公司,机场不会只有一家航空公司,也可以淘汰不合格的航空公司。”

“医生走出体制、自由流动,带动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大势所趋。在国家放开医生区域注册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医生将选择多点、自由执业,这对于私立医院来说,是一个获得优秀医疗人才的巨大机遇。”丁罡这样说道。他判断,医生的自由流动,特别是走出体制,是大势所趋。

“我们作为一个医生,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如何更好地给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个人价值?如果做得不错,一定会被请到其他地方做手术,在流动的过程中,医生的心态会发生改变,因为医生的价值在这一刻得到实现。所以医生这个行业本身就是流动的!”

目前,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正在吸纳国内更多的医生集团和医生个人前来执业,并推出“医生合伙人”制度等相关的股权激励措施。

丁罡表示,“当一大批医生集团入驻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生集团孵化基地,必将产生巨大的资源聚集效应,极大地方便交流合作,萌发出更多的创新智慧和成果,这是符合当今社会共享经济大趋势的!那将会引来多少投资人的光顾?引进的投资规模也将是比较可观的。”

最后,他说道:“我们将自己定位于中国优质医疗服务创新的孵化土壤。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我们希望更多的有优秀医疗服务理念和技术的医生集团作为种子在我们的创新环境下播种、成长、成熟。”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学中心执业上海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中心介绍
解放军总医院睡眠医学中心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