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有真相,戏精多了就没有真相了

2017-12-05 15:36曹林
南都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戏精领袖热点

曹林

我一直觉得,当一个人开始煽情的时候,是准备不讲逻辑和扭曲事实了。

世界上本来有真相,戏精多了,就没有真相了―这是后真相时代人们对嘈杂舆论场的无奈感慨。

戏精,是新媒体时代公共事件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他们把舆论场当成了一个自我表演操纵大众情绪的剧场,他们深谙吃瓜群众的弱点和劣根性,深知围观者的看戏心态,知道“看热闹不嫌事大”是媒体天性,无视事实和真相,站在自己立场去在事实之外编戏、演戏、加戏,控制和带动舆论节奏,牵着大众的鼻子走。

“戏精”跟传统的“舆论领袖”不一样,传统舆论领袖主要是掌握着话语权的社会精英,比如媒体人、政客、大V、专家,等等,而“戏精”是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特有的产物,带有浓厚的草根色彩,甚至就是反抗传统“舆论领袖”而产生的新舆论领袖。他们知道,在当下新媒体时代,通过自媒体麦克风获得话语权的草根大众对于昔日掌握话语权的传统精英有一种强烈的逆反情绪,反抗自己被代表、被表达、被形塑。戏精们便利用大众对传统精英的反抗心理,把自己塑造成了新的舆论主角。

陕西孕妇跳楼事件发生后,舆论一边倒地指向“对孕妇跪地请求也无动于衷仍拒绝剖宫产”的家属,可后来另一方声音证明事实并非完全如医院所言。一番纷争后,没有了真相,至今无法知道孕妇跳楼前那十几分钟到底经历了什么,家属和医院方各执一词。还有“剪衣救人反被索赔”事件、程序员被逼跳楼案、张北草原骡子碰瓷事件中,都能看到“戏精”带节奏的现象。

“戏精”之一,是蹭热点的营销号和自媒体人,本来事件跟这类人完全不相关,但自媒体时代,很多营销号和网红已经养成了蹭热点碰瓷的习惯,急于把热点事件变现,出现一个热点立刻像饿狼一样扑上去―热点太少,蹭热点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怎么办呢?于是蹭热点便成了戏精们竞争眼球的戏台,这些人成了面目可憎的吃人肉馒头者,主要通过消费死者来实现商业变现。

戏精加戏带节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迎合和利用大眾情绪去扮演“讨巧角色”。网上有一个著名的帖子很有意思,用漫画的方式描述了当下中国网络上的角色冲突。两个无赖发生冲突,请问是谁的错?答案是,永远都是那个不会发微博的那个人错。―这强调的是“抢先发言”的重要,谁抢先发言,就能引导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故事叙述,这个规律培养了一批“恶人先告状”的戏精。

其二,诱导身份代入。这类戏精特别擅长修辞术,善于煽情。我一直觉得,当一个人开始煽情的时候,是准备不讲逻辑和扭曲事实了。煽情这种修辞术,是一种试图降低人的思考能力和判断智商的话术,以泪掩过,以悲遮羞,以拐弯抹角层层叠叠的形容词和情感充沛的惊叹号遮掩逻辑的苍白,越是用力煽情,越想遮掩什么。当你在一堆语术和文学修辞中被代入之后,就失去了理性的思考力,成为一个任由牵引的傻白甜,或义愤填膺,或泪流满面,失去了一个公正旁观者的判断力。

其三,制造一个二元对立,讲一个强弱鲜明对立的故事,把对方描述成恶魔,而自己完全是无辜的小白兔。人不能善恶论者,十之七八;事不宜以是非论者,十之八九。多数事情都不能简单以是非善恶去论,所以对那种善恶二元对立的故事叙述一定要保持警惕,可能只是戏精编的故事,刻意省略了关键事实。

其四,利用人们的反转预期去把水搅混。当下舆论场经常发生反转新闻,反转新闻越来越多带来的一个后果是,人们对公共事件产生了一种预期,不敢相信既有的报道就是事实,预期接下来“必有反转”。一些戏精就利用人们的这种预期,编造反转的阴谋论去带节奏。新闻本来不会反转,但人们都相信肯定会反转,戏精又制造了反转节奏,于是新闻看起来真的就反转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戏精领袖热点
奶茶群里戏精多
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林伟民
THE JAZZ AGE
这届雪人跑偏啦
汪星人的《戏精的诞生》,敬请观看
身边有个戏精是种怎样的体验
4月高考热点关注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