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校长聚汉共话教育 江城学子体验洋师执教第四届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峰会在汉召开
本刊讯(记者 祝玮) 让孩子享受和自己成长不同的文化,培育更稳定更和平的未来。10月31日,为期两天的第四届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峰会在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第一中学开幕。峰会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与国际共享教育协会共同主办。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法国等地的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在汉和中国近200名中小学校长分享国际教育经验。他们通过展示各自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围绕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与形势、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培养展开交流与讨论。
和中国体育教学以教授学生各种技能、规范学生动作不同,美国教师Steven Haines通过“和我一起行动”“人体弹珠”“堆杯挑战”3个游戏活动给35名中国高中生上了一堂不一样的体育课。“我没想到体育课也要动脑筋、想办法。以往我们更多的是单独完成任务,很少这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完成一件事情,而且老师还参与其中。”一位女生在课后兴奋地告诉记者。
要动脑的体育课
在Steven Haines的中英文课件上,他阐明了这节课的目标:“建立有效的游戏/活动,提升技能,教授21世纪的学习技能:合作、沟通、解决问题和通过游戏进行批判性思考。”一位观摩老师点评到,在小组游戏中,具有领导力的学生会自然生成,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中,学生的沟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升;而竞争在游戏中扮演什么角色?游戏结束学生们自然会找到答案。和Steven Haines示范课的“High”不同,来自三角湖小学的张霞老师展示的国学课《笠翁对韵》,在悠扬的民乐中展开,一群身穿中国传统服饰的孩子读诗、背诗、唱诗、演诗,声光电的运用无不传递着中国诗词的意境之美,生动地展示了中国课堂上的现代教学方式。
峰会上,中外教师同台切磋的教学内容,涉及语言、体育、统计学、化学、文学、艺术等课程内容。风格迥异的课堂为现场的校长、教师带来了不同的感触,不论是中国教育还是外国教育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强调融合、包容,外国则强调独特、批判,这些差异将促成中外教育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相对于丰富的课堂切磋,6位中外校长间的高峰对话针对性更强。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第一中学校长徐学海、武汉崇仁路小学校长张彦平、温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吴步旭和美国洛杉矶联合教育局(Director of Principals,Los Angeles Unified)校长主管 Luis Heckmuller、英国杰莫社区小学(Germore Community Primary School)执行校长Paula Quinney、新西兰School Representative学校代表Mary Mcrostle就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学团队的建设、学校特色的创建以及中外差异较大的择校现象、素质教育、集体备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虽然由于国内外教育体系间的差异因素尚存,各国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但在全球化教育背景与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种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正日益扩大,呈现出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态势。六位校长一致认为,“没有完美的学生,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校长,但有完美的合作”,大家愿意共同促成国际教育领域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使“优质教育资源”在国际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实现共享。
峰会上,近30所欧美中小学与武汉约50所中小学缔结姊妹校,以中外学生互换、教师互换、课程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国际化教育。
要动手的演讲课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