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帅,唐 海,王建龙,丁安松,吴仕鹏
(湖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市 411201)
卸压巷对被保护巷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易 帅,唐 海,王建龙,丁安松,吴仕鹏
(湖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湘潭市 411201)
在矿业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受应力变化影响,顶底板与两帮均会发生变形收敛。通过开挖卸压巷和优化卸压巷的几何参数,能有效减少巷道围岩收敛。利用3DEC离散元模拟软件,模拟在400 m埋深条件下不同形状、位置的卸压巷对被保护巷道的顶底板、两帮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卸压巷对被保护巷道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以X正方向为起点0°,逆时针旋转,在离被保护巷1.65倍巷宽的315°位置处,开挖正(长)方形卸压巷,能有效减少被保护巷的整体变形。
卸压巷;巷道变形; 数值模拟;离散元
伴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煤矿深度的逐渐加深、条件愈趋恶劣,巷道支护由此越加困难[1 ̄2]。目前认为,锚杆支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巷道支护手段[3 ̄4]。但是锚杆支护并非是唯一的解决手段,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卸压巷技术,给巷道一个良好的低应力环境,降低支护难度,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巷道支护有效作用[5]。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开展了很多关于巷道卸压方面的研究,伴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分析卸压巷机理与几何特征的研究逐渐增多。张伟杰、兰思栋[6]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手段,分析了卸压巷与巷道开挖顺序、巷道位置及巷道尺寸对卸压效果的影响。段军、杨鹏等人[7]结合工程实践与数值模拟,分析了沿空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规律,以及不同位置下卸压巷对沿空掘巷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何荣兴、任凤玉等人[8]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卸压巷高度和宽度下采场进路应力分布状态。苏海、赵玉成等人[9]基于ANSYS 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卸压巷位置、尺寸对下部巷道两帮移近量和底鼓量的规律。
综上所述,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卸压巷力学机理,已经是目前研究领域比较成熟、有效的研究手段。而以往的研究多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等数值模型,缺乏对岩体本身不连续性的考虑。因此,本文在唐海、吴仕鹏、赵海龙[10]的研究基础上,基于3DEC离散元模拟软件,建立巷道岩体不连续模型,研究卸压巷位置、形状、中心距对煤矿中央水泵房变形的影响,为卸压巷的研究、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卸压巷可以通过降低被保护巷所处的应力,提高巷道稳定性,减少变形。为简单起见,本文选取圆形巷应力-应变曲线作为例证分析。如图1所示,在被保护巷上方开挖卸压巷,使重力场的应力分布状态发生变化,形成应力增高区与应力降低区,再通过优化卸压巷几何参数,使被保护巷处于应力降低区,可以有效提高巷道稳定性。
图1 卸压巷机理
一般研究认为,圆形卸压巷道直径的确定可根据d2=SW/2计算[11],其中S为工程巷道的面积,W为无卸压巷时巷道断面收缩率,一般为50%。工程实践及已有研究表明,合理的设计卸压巷位置、卸压巷与被保护巷道的中心距,一定程度上能优化卸压巷对被保护巷道的卸压效果。另一方面,不同形状的卸压巷所表现的应力分布不同,合理的选择卸压巷的形状参数,也能有效的优化卸压效果。
2.1 地质状况
模拟煤矿其煤层平均埋深H为400 m,煤厚2.1~6.2 m,平均厚度3.1 m,倾角0°~8.4°,平均倾角5.2°,属近水平煤层,模拟巷道位于煤层及石灰石中。主要地层力学参数见表1[10]。
表1 主要地层力学参数
2.2 数值模型
选用3DEC离散元软件,根据地质环境建立尺寸为60 m ×30 m ×60 m的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中央水泵房截面为宽6 m、直墙高3 m、半径为3 m的半圆拱型巷,主要地层为煤、石灰岩。模型边界条件4个侧面为水平位移约束,底面为竖向位移约束,顶面为应力边界,应力大小等同模型上边界以上的上覆岩层自重,计算为上覆岩层容重γ与上覆岩层厚度H之积(σ=γH),模型的本构模型采用莫尔-库伦模型。图3为被保护巷(中央水泵房)监测点布置图。
图2 中央水泵房力学计算模型
图3 被保护巷(中央水泵房)监测点布置图
本文主要模拟研究卸压巷位置、中心距、形状对被保护巷的卸压效果,为提高准确性,在研究单一影响因素时,设置一致的卸压巷、被保护巷背景参数,模拟全部选择超前开挖方式,且卸压巷长度与被保护巷长度一致。根据公式d2=SW/2 计算得d=2.78 m,实际取值范围3~4 m,模拟选择d=3.5 m。模拟方案如下:
(1) 卸压巷位置因素影响的模拟方案设计为:以模型X轴正方向为起点、间隔45°,逆时针方向布置8种卸压巷。
(2) 卸压巷与被保护巷中心距因素影响的模拟方案设计为:中心距为1, 1.5, 2, 2.5, 3倍被保护巷宽的卸压巷。卸压巷位置根据模拟方案1的结果选择。
(3) 卸压巷形状因素影响的模拟方案设计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与半圆拱形卸压巷,且各卸压巷面积相近。卸压巷位置、中心距根据模拟方案1,2的结果选择。
为了研究不同卸压巷对被保护巷变形的影响,本模拟通过对比开挖卸压巷前后的位移,确定卸压巷对被保护巷的变形影响;对比卸压后位移变化率(式(1)),判断最优卸压巷参数。模拟选择被保护巷顶板、两帮、底板四个监测点做数据统计与简要分析。表2为无卸压巷时监测点位移,其中左右两帮位移绝对值不一样,在苏海等人[9]的卸压巷研究中,亦同样出现此类现象,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位移变化率W为:
(1)
式中,W1为无卸压巷时被保护巷的位移;W2为卸压巷下被保护巷的位移。由式(1)可知,当位移变化率为正时,代表卸压巷下被保护巷监测点位移减少;当位移变化率为负时,代表卸压巷下被保护巷监测点位移增加。
表2 无卸压巷时监测点位移
注:顶底板位移正值代表Z轴正方向;左右帮位移正
值代表X轴正方向。
3.1 不同位置卸压巷对巷道变形的影响
表3为有卸压巷时监测点位移,图4为不同位置卸压巷监测点位移变化率曲线,由式(1)计算而得。
根据表2、3及图4可知:在被保护巷270°位置开挖卸压巷,顶板位移减少率为7.22%左右,卸压巷对顶板变形的抑制效果最好;在被保护巷90°位置开挖卸压巷,底板位移减少率为12.49%左右,卸压巷对底板变形的抑制效果最好;在被保护巷225°位置开挖卸压巷,左帮位移减少率为43.07%左右,卸压巷对左帮变形的抑制效果最好;在被保护巷135°位置开挖卸压巷,右帮位移减少率为9.75%左右,卸压巷对右帮变形的抑制效果最好。同时,由图4可知,部分位置开挖卸压巷时,会加剧被保护巷某侧位移。例如90°、270°位置卸压巷开挖后,被保护巷两帮位移明显增加。由此,综合分析可知:本模拟中卸压巷开挖在被保护巷315°位置,被保护巷整体位移最小;45°、135°、225°位置开挖卸压巷整体位移较小;90°、270°位置卸压巷其次;0°、180°位置卸压巷最差。
图4 不同位置卸压巷监测点位移变化率曲线
卸压巷位置/(°)顶板位移/cm左帮位移/mm右帮位移/mm底板位移/cm0-0.133570.216392-0.1704650.17746945-0.136540.197613-0.1467600.17172690-0.126940.244040-0.1578870.147414135-0.133720.256485-0.1234200.170335180-0.134270.235055-0.1370090.167168225-0.136120.129681-0.1299180.174005270-0.117700.254430-0.1671340.163358315-0.137730.226602-0.1276920.148656
注:顶底板位移正值代表Z轴正方向;左右帮位移正值代表X轴正方向。
3.2 不同中心距卸压巷对巷道变形的影响
根据上述结果,315°位置卸压巷被保护巷整体位移最小。因此,本阶段模拟选择315°位置卸压巷,其他条件不变。图5为不同中心距卸压巷监测点位移变化率曲线。
根据图5可知,卸压巷下被保护巷顶板位移变化率为负值,表明目前条件下顶板位移加剧;卸压巷与保护巷距离(中心距)在2.5倍巷宽附近,卸压巷能有效减小被保护巷左帮位移;卸压巷与保护巷距离(中心距)在1.5~2.5倍巷宽,卸压巷能有效减小被保护巷右帮位移;卸压巷与保护巷距离(中心距)在1.5倍巷宽附近,卸压巷能有效减小被保护巷底板位移。同时,模拟中依旧存在加剧被保护巷某侧位移的情况,但程度明显降低。由此,综合分析可知:卸压巷与保护巷距离(中心距)在1.5~2.5倍巷宽时,可以有效减小被保护巷整体位移。
图5 不同中心距卸压巷监测点位移变化率曲线
3.3 不同形状卸压巷对巷道变形的影响
根据上述数据,本阶段模拟中心距为10 m(1.65倍巷宽),其他条件不变。图6为不同形状卸压巷监测点位移变化率点状图。
根据图6分析可知:圆形、半圆拱形卸压巷下,被保护巷道右帮位移分别减少了41.8%、27.3%,但加剧了被保护巷其他侧位移,被保护巷道顶板位移分别增加了4.8%、7.9%,被保护巷道左帮板位移分别增加了2.6%、3.6%,被保护巷道底板位移分别增加了1.5%、21.7%;正方形卸压巷下被保护巷道除顶板、左帮位移基本不变,右帮位移减少19.9%,底板位移减少8.3%;长方形卸压巷下被保护巷道除顶板、底板位移基本不变,左帮位移减少3.5%,右帮位移减少31.6%。
3.4 卸压巷对被保护巷变形的影响
综上所述,开挖卸压巷对于被保护巷的顶底板、两帮变形抑制效果有明显差异。不同几何参数下的卸压巷,在减少被保护巷某侧变形的同时,还会加剧被保护巷其他侧变形。根据本文数值模拟,通过优化卸压巷形状、中心距与位置参数,最终确定在离被保护巷1.65倍巷宽的315°位置处,开挖正(长)方形卸压巷,能有效减少被保护巷整体变形。参考数值模拟下卸压巷的优化参数,在中央水泵房附近开掘卸压巷,并设计锚杆支护系统支护被保护巷。目前,经现场实测发现,中央水泵房变形微小,巷道稳定。
综合分析卸压巷对整个被保护巷顶底板、两帮的卸压效果,是施工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卸压巷的位置、形状、中心距等参数,可以用于减少被保护巷的整体变形,也可以针对顶底板、两帮某侧变形,配合锚杆等手段对巷道某侧支护。
图6 不同形状卸压巷监测点位移变化率点状图
(1) 卸压巷开挖在被保护巷315°位置,被保护巷整体位移最小,45°、135°、225°位置开挖卸压巷位移较小,90°、270°位置其次,0°、180°位置较差。
(2) 卸压巷与保护巷距离(中心距)在1.5~2.5倍巷宽时,可以有效减小被保护巷位移。
(3) 正、长方形卸压巷对减少被保护巷变形效果较好;圆、半圆拱形卸压巷有加剧被保护巷其他侧变形。
(4) 卸压巷在减少被保护巷某侧变形时,可能会增加其他侧变形。合理规划卸压巷的几何参数,即可以用于减少被保护巷的整体变形,也可以针对顶底板、两帮某侧变形,再辅以支护,增强被保护巷整体稳定。
[1]蓝 航,陈东科,毛德兵.我国煤矿深部开采现状及灾害防治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1):39 ̄46. [2]王建建.袁庄矿回采巷道卸压槽技术研究及应用[D].合肥:安徽理工大学,2016.
[3]康红普,王金华.煤巷锚杆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4]侯朝炯,郭励生,勾攀峰,等.煤巷锚杆支护[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5]李俊平,连明杰.矿山岩石力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6]张伟杰,兰思栋.高应力下卸压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卸压过程数值分析[J].矿冶工程,2014,34(4):34 ̄38.
[7]段 军,杨 鹏,蔡志炯,等.金庄矿特厚煤层综放沿空巷道围岩卸压控制研究[J].煤炭技术,2016,35(02):21 ̄23.
[8]何荣兴,任凤玉,丁航行,等.巷道卸压法应力迁变规律及卸压参数的确定[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10):1457 ̄1460.
[9]苏 海,赵玉成,刘家成,等.卸压巷道位置和尺寸对下部巷道底鼓影响规律研究[J].煤炭技术,2015,34(2):53 ̄55.
[10]吴仕鹏,唐 海,赵海龙.充填步距和推进距离对基本顶下沉影响的数值模拟[J].中州煤炭,2015,12:54 ̄58.
[11]鲁 岩,邹喜正,刘长友.巷旁开掘卸压巷技术研究与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23(3):329 ̄336.(收稿日期:2017 ̄06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4104).
易 帅(1993-), 男,湖北潜江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采矿与岩石力学,Email:9297557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