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志晖 杨 成
在温馨的港湾启航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教师节见闻
文/许志晖 杨 成
拿到礼物的那一刻,装备管理专家刘恒教授的眼中充满了惊喜与感动,曾经熟悉的场景又入目而来,“没错,是银杏叶。”
自从成为一名教员,每年的9月,刘恒和身边的同事都喜欢在营区内的银杏林中选取几片叶子夹在书中。不久前,由于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刘恒和同事们来到了新单位——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得知新转入的教员们喜欢银杏叶,学院专门在教师节这天为大家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用银杏叶图案做底衬的折页书,里面写有一首学院创作的散文诗——“启航,奔向新的征程”。
一股暖流在刘恒的心里流淌,脑海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在这个银杏叶由绿泛黄的季节,还有许多像刘恒一样的教员们,迎来了新环境、新岗位的第一个教师节,同样感受着这样一个个温暖的细节。
改革的风浪渐渐平静,内心留有几多波澜。再次鸣响教研事业起航的汽笛,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用这些暖人心扉的细节,为他们打造了一个温馨的港湾。
一面巨大的心愿墙,画着这样的图景:高大挺拔的银杏树下,一艘由全体教研人员名字组成的航空母舰正破浪前行。在这面墙上,贴满了寄托美好祝福的“银杏叶”。
“敬爱的教员,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些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教师节一年只有一天,但不是今天才想起您,而是每天都想聆听您的教诲与指导,您辛苦了”“您那广博的知识、睿智的谈吐、幽默乐观的人生态度、光彩如初的面容,无不是我学习与追求的榜样”……
这是学院举办的教师节系列文化活动之一,学员们把对教员和学院想说的真心话或祝福语写在 “银杏叶”上,贴在心愿墙上。路过的师生们驻足品读,进行着一场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
“刚到学院时,担心自己适应陌生的环境慢,毕竟还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军事后勤领域专家王文波教授告诉笔者说,“品读这些‘银杏叶’上学员的留言,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2017年7月19日,习主席向新调整组建的国防大学授军旗、致训词,由此拉开了军事院校走向改革强军的帷幕,无数像王文波一样的军校教员踏上了新的征程。
“教员们来自不同单位,只有彼此心灵相通心意相融,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该院政委徐贵忠介绍说,为了让新转入的教员们尽快适应新体制新环境,他们在“合编合力合心”教育中注重加强仪式教育和人文关怀,举办了一系列教育文化活动,倾力打造政治上听党指挥、永不变色的红色校园,事业上蒸蒸日上、生机盎然的绿色校园,风气上向上向好、干净清爽的蓝色校园。作为教师节的配套活动之一,这面心愿墙成了学院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当一个时代的转变与个人命运紧紧相连,让大家互相感受彼此心跳的温度,更能增强全院人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该院党委常委、原后勤学院政治部张存寿副主任告诉笔者,活动一开始便受到全院教职员工和学员的热烈响应,一个小时之内心愿墙上就贴满了千余张盛载着希望和祝福的“银杏叶”。
军队财务审计专家郝万禄教授没有想到,自己多年前未曾见过的一个学员,如今又再次“见面”了。
那是2007年的夏天,学员何波交上来的一篇论文让郝万禄不是很满意,他严厉批评了小何,小何内心非常委屈:“有必要这么苛刻吗?”
后来学员们毕业,由于在外出差,郝万禄没能赶上送他们。这些年来,何波成了他的“心结”,每谈到这件事,别人劝他“那么多学员,何必在意一个?”郝万禄却始终放不下。
教师节这天,学院从全军范围录制了部分毕业学员对教员的祝福视频。郝万禄惊讶地看到,何波竟出现在视频里,并真诚地向他表达了祝福。
镜头里,何波特意整理了着装,端正地站在镜头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屏幕前,带过近百名研究生学员的郝万禄眼角湿润了。
视频里的这些镜头,来自全军各部队从联合勤务学院走出去的学员。他们有的刚毕业,戍守在深山野林、大漠戈壁,有的毕业多年、早已成长为领导或首长,都对母校和教员表达着穿越时空的祝福。
“不管走多远、走多久,心里始终都牵挂着这里。”2003年毕业学员胡德全告诉笔者,离开学校这些年来,每逢重大节日他都会给教员打电话或者发祝福短信,“必须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的,从来不转发。”
胡德全至今珍藏着一份博士论文。那年临近毕业答辩,家里却突发情况。导师、军事物流学专家王宗喜教授知道后让他安心回家,两周过去后,胡德全上百页A4纸论文的留白处,填满了密密麻麻不同颜色的笔迹。
后来他才知道,导师为了改他的论文,足足加了两周的班,每天都是后半夜才回家。
“始终铭记践行习主席训词和重要讲话精神,始终铭记践行入党誓词、军人誓词,始终铭记践行国防教育事业使命责任……”鲜红的党旗下,军事后勤学专家孙继承教授郑重地举起右手,和全院人员一起宣誓。
在新一轮军队院校调整改革中,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被赋予了培养联合作战后装保障指挥和参谋人才的使命任务。如何积极适应新的职能定位担负起人才培养重任,成为学院推进转型重塑进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学院坚持‘实战、联合、精准、专业’办学理念,积极创新办学模式,致力培养出一大批熟知联合作战指挥、精通后装保障勤务、胜任后装保障岗位的一流人才。”该院院长李瑞兴介绍说,育人的根本在于良师,学院利用新体制编制调整时机,按照“选精用强”原则,遴选出了一批“能执大学之教,堪为打仗名师”的优秀教员。
原科技装备教研室主任宋振国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备好学院调整改革后的开学第一课,宋振国带领教研室人员主动放弃休假,分赴军委机关、战区一线部队、联勤保障单位等展开“先期调研”,邀请军委机关、兄弟院校和试验基地的领导专家搞好“先期自训”,全力投入备课试讲做好“先期起步”。
“跑好第一棒、迈好第一步、打好第一仗,全力推进学院转型重塑,是我们教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像宋振国这样的教员还有很多,而这句话,也成了他们发自肺腑的共识。
“蟠桃一实三千年,银杏著子三十载。”这边枝头的叶子还是绿意盎然,那边的枝头已挂满了累累果实。在宋振国看来,站在改革强军新的时代起点,学院为大家打造了一个重新起航的温馨港湾,而自己的教学事业,正如初秋的银杏树一样:枝繁叶茂,等待收获。★
责任编辑:邢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