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2017-12-05 15:29:08谭心燕
长江丛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案例

谭心燕

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谭心燕

本文针对《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该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管理学基础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专题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

一、前言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如果学生没有学好这门课程,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理解或掌握不扎实,会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是一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教材内容陈旧

(二)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都能看懂并理解。但学生普遍反映其困惑在于如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做到活学活用。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滞后及实验设备不足,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性环节,不能从更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

(三)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法单一

传统的《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课件、黑板和粉笔为媒体,教师讲课为主,未引入现代化的教学系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质量。考核方法上形式单一,全部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目设计也缺乏创意,客观题较多,发挥性的主观题较少,只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

三、《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常用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法和多媒体教学法,这些方法曾在管理学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这些教学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开设范围很广的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职业基础课,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盲目复制,对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用的是同一方法,缺乏针对性。这就导致教学效果无法与社会需求、行业需要接轨。

(二)单纯使用某种方法,缺乏灵活性

(5) 停车场出入线应连通上下行正线,宜采用互通道岔,同时连通上下行双方向,其通过能力应根据远期线路的通过能力、运营要求和道路交叉口通过能力计算核定。

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大部分教师采用自己在讲台上讲,学生记笔记的单一方法,即使偶尔使用其他方法,也是生搬硬套,设计欠巧妙,盲目拼凑,缺乏创新。比如案例教学,很多教师生搬一些案例,与所讲内容不符,只是为了拼凑案例教学这一环节,从而使得案例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教学方法的使用仍然停留在教师完全主导的状态。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误区

采用多媒体教学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程内容,使得过去一些在黑板上不易讲清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演示变得更加明了、更易接受。但在使用时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只顾看大屏幕,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少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只是对教材条条框框的复制,缺乏巧妙的教学设计。

四、《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代企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不再是片面地考虑相关专业知识,而更多地关注相应层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希望所需人才具有开放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以及知难而进、求同化异的能力,学习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事务处理及应变决断的能力等。作为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上能力以胜任目前和将来工作的需要,就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二)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理论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和抽象,也服务于社会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越来越强,一方面要求有更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满足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管理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样,它的教学也应该紧盯时代的步伐,摒弃过时的理念和方法,吸取新的理论和策略。

(三)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两项实用的技术,也不是纷繁复杂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其实是完善学生心智模式的过程,是长期的、点滴的潜移默化,这就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内外兼修,塑造自我。

五、《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

《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应以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踏实的实践能力、创造性的工作能力为核心,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管理类专业,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考核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探索翻转课堂的“课前翻”和“课中翻”学习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置辩论、演讲、讨论、制作PPT并演示等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嘴、眼、手、脑动起来,养成职业核心能力体系。通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大有提高,同时交流、合作以及创新能力都有所长进。学生们上课积极,敢于表现自己,期待老师布置新的学习任务,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不是枯燥无趣。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符合管理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被广泛采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再现企业管理活动的真实情景,可以消除学生对管理理论的迷茫,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案例教学中的讨论、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管理思维能力和管理技能。例如,在讲解“组织文化建设”这一章节,引入贵州茅台集团组织文化建设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及要求;掌握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该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专题教学法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覆盖管理学原理的全部知识,但又要让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基本框架,专题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即以管理学的各个范畴为专题,一堂课就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这样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又不失重点。具体来说,可把《管理学基础》课程分为管理概念、古典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的四大职能等四个专题来讲授管理学课程。比如在讲授管理的四大职能时,可从企业邀请各层次高级管理人员或专家,针对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学基础模块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管理技能,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了解企业管理的一些真实情况和当前管理界的前沿思想。

(四)情景模拟教学法

让学生在模拟管理情景中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定任务、掌握特定管理技能、感受管理内涵。比如在“员工选聘”这一章节,让学生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自行设置拟招聘职位、面试问题等,模拟招聘环节;在“沟通”这一章节,可以设置这样的模拟情景,你发现了领导的决策错误,该怎么办?通过情景模拟这种典型的亲验性教学方法的运用,既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又有利于学生通过亲身的体会掌握相应的管理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六、结语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会影响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唯有不断地拓展自身知识面,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姜玲玲.高职《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2]傅双榕.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5).

[3]宋菲.浅谈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5(7).

(作者单位: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管理学基础案例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 06:22:42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浅谈管理学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47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