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茜婷
现代传播
年鉴条目选材与撰写刍议
万茜婷
作为年鉴的基本细胞和信息的实际载体,条目的编撰质量直接影响着年鉴的整体质量。本文在分析总结目前年鉴条目选材与撰写典型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全、大、要、特、新”为要诀的准确选材原则,以及以平实、准确、简洁为要素的规范撰写原则,从搭建科学合理的记述结构与保障品质优秀的记述内容入手,加强年鉴条目编撰的规范化。
年鉴编撰 条目选材 条目撰写 规范化
年鉴内容的基本组成一般可分为篇目、类目、分目、条目四个层次。如果将篇目、类目、分目视为年鉴的“骨骼”和“经络”,那么条目就是年鉴的“血肉”。作为年鉴的基本细胞和信息的实际载体,条目是上年度一个相对独立主题下信息资料的完整记述,是年鉴反映事实的基本手段和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条目的编撰质量直接影响着年鉴的整体质量。
就《长江年鉴》近年来稿的情况看,条目编撰的典型问题大部分集中在内容选材与规范化撰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包括:
记述角度偏离。有的条目来稿没有站在面向流域、针对行业或专业整体的角度对撰写内容进行考量,而是站在所在单位工作总结的角度来写;特别是在综述性条目中,用流域某行业主要管理单位的基本情况来充当对整个流域该行业发展情况的概述,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另一种情况是,撰稿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条目主题范围相符,但来稿对党风行风建设等单位内部事务性工作也不加删改地收录,大大影响了专业性年鉴的实用性。
缺少基础信息,即对整体情况的概述。这类条目稿件往往开篇就逐点逐条直陈其事,只记述各方面大事要闻,使读者难以快速取得该条目所反映领域的全貌。部分条目稿件虽有概述,但其中穿靴戴帽的套话、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话过多,资料信息点过少或没有,既累赘又占篇幅。
繁简失当,重点不突出。有的条目稿件过多地谈过程、谈体会、谈经验,花费大量文字描述专业性极强的细节,却对作为年鉴记述重点的基本事实、事件结果着墨过少,喧宾夺主、削弱主题。有的条目稿件则是对所定年限需详谈的内容草草带过,或者下笔深度不够、信息少、水分多,而在追溯前期工作或交代其他背景资料时却叙述过细,有时还出现当年的信息内容。还有的条目稿件把握不好合理的记述深度与广度,主次不分地一味堆砌资料,缺乏筛选和归纳总结。
遣词造句带有主观色彩。有的条目来稿受公文写作的影响,习惯性地对措施、成果等的意义效果和影响进行议论和评价,常见的有类似“经过××学习培训,使××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才干,提高能力,为××建设发展打下基础”的内容。有的条目来稿喜欢使用拔高修饰的词语,如得了奖励,不说“获得”,而说“荣获”;用语上出现“之高”“之多”“之最”的形容。有的专文、会议、活动条目来稿还常常会出现命令式和口号式的文句。
用语不精炼,多有虚浮词语或模棱两可之词。有的条目来稿喜欢采用“为”“对”与“的”“进行”等附加词语组成的介词结构,不够简洁直白。有的条目来稿频繁出现“了”“共”“的”“已”“就”等字,造成赘字连篇的印象。还有的条目来稿对“大概”“基本”“可能”等模糊性词语和假设性词语不加慎用,出现诸如“基本都得到解决”此类矛盾语句。
数据资料缺乏可比性,名称术语不规范。有的条目来稿存在基本数据指标项不全或重要的数据资料年份间不连贯的问题,导致数据横向或纵向无法比较。有的条目来稿在上下年之间、概况与分项详述之间、文字与表格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同或相关数据矛盾或差异等问题。有的条目来稿随意简化单位名称和专业术语,不仅缺少全称说明或意义解释,存在简称多样、缺乏统一的问题,还时常出现一些口头语和不通用的省略语,令人费解。
造成条目来稿选材不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撰写人员对年鉴的定位与性质把握不准所导致的。年鉴可以理解为一种年刊,用于全面、系统、准确记述年度事物运动与发展状况。以《长江年鉴》为例,年鉴的编撰工作就是围绕把长江流域内与水紧密相关的水利、水电、航运、环保、经济、旅游六大行业领域中大量分散、无序的信息,经过搜集、筛选、整理、撰写,使之变为集中、有序的资料,然后编印成册,以便存史资政之用。作为具有“大水利”格局的专业年刊,《长江年鉴》不仅要从流域高度对事物年度运动发展进行宏观勾画,而且还要对六大行业领域的发展状况分别进行深入描摹,这就要求其内容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专业性,既具有系统性又具有连续性。而作为服务治江现实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长江年鉴》的内容又必须具备较高的权威性、参考性与实用性。充分体现这些基本特性就是年鉴条目选材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具体而言,年鉴条目选材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要体现和符合年鉴编纂方针和出版宗旨;二是要具有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三是要保障科学性和连续性,即内容真实、准确、客观并有一定稳定性和可比性;四是要突出年度特点、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五是要满足社会和读者的用鉴需求。这些原则又可以简要地归纳为“全、大、要、特、新”这五个字。
“全”就是要着眼全局,对上年度发生的事件或所做的工作、取得的进展进行全面综合的回顾,以帮助读者掌握事物的清晰概貌,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个“全”还体现在条目记述的“面”和“线”上,即一方面选题视野要开阔,内容辐射面要宽泛,搜集材料要齐全,能系统反映各个层面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事业发展的脉络,要详细记载,不缺不漏,从而彰明因果、揭示规律。
“大”即分量大、权重大,指条目选材应围绕上年度中心工作,选择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以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工作或举措、重要会议、重点工程等。这就要求编撰人员必须增强存史意识和甄别能力,要透过表象,捕捉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重要资料价值的题材,使年鉴能真正发挥“知往鉴来”的作用。对这类大事要闻的记述,还应注意要符合国家方针政策,既要扩大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又要警惕可能存在的涉密问题。
“要”指得是精要、必要。作为大型专业刊物,年鉴最终呈现的记述内容一定是点面均衡、详略有度的。因此,条目内容应选取上年度所在系统、单位所做的主要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发生的主要变化,要求强化重点,淡化一般,高度浓缩,信息密集。
“特”指得是特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彰显鲜明的特色是避免“千鉴一面”的立身之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总是存在着各种差异,而这种差异就是年鉴编撰需要抓住的特点,具体来说不仅包括上年度所在单位的工作亮点,还包括所发生的具有年度特色、地方特色或行业特殊性的事物或典型事例。
“新”就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注重反映上年度发生的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新问题及发展新思路等。年鉴条目化的意义,不仅是将内容资料化大为小,方便读者检索,更是有利于大面积更新选题,实现年鉴的常编常新。
对于上述条目准确选材的“五字诀”,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处理好“全”与“要”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这里的“全”是对年鉴科学记述广度提出的要求,是有重点的全、有选择的全,并非面面俱到的全;这里的“要”是对年鉴合理记述深度提出的要求,指分清主次、择大而记、择要而录。年鉴的记述重点=基础信息+大事要闻。从这个角度来说,“全”更多地是指增强年鉴基础信息的综合反映能力,而“要”更多地是指保障年鉴大事要闻的强化反映。
年鉴条目的撰写规范化是切实提高年鉴质量和使用价值、有效发挥年鉴功能的基础,而正确把握年鉴条目的体裁是其前提。年鉴条目不同于工作报告、年度总结,又有别于新闻宣传,具有独具一格的写作风格,这是由其资料性工具书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读物,年鉴提供的是社会大众所关心的信息,本质在于提供真实准确的历史资料,一般采用记述为主兼具说明的文体形式,在内容上以外视性信息为主,在形式上是开门见山、直陈其事的;在人称上使用的是第三人称,进行的是客观而不带任何感情彩色的记述;在叙文上讲究“述而不作、述而不论”,要求严谨、写实,既不能进行议论与评价,又不能进行计划与预测,更不能进行描写与渲染鼓动。因此,条目撰写规范化要从年鉴体裁的特点出发,掌握好平实、准确、简洁这三个要素。
年鉴之所以能称为“鉴”,因为它是客观反映事物的平面镜。平实是年鉴真实性、实用性、工具性的集中体现。在文体上用记叙文记事、记物、记人,实记实述;用说明文对事实和知识信息做介绍解释,实说实释;力戒总结式、报告式、新闻报道式写法,也不要进行虚文描写和抒情议论。在内容上把握“实录”原则,如实记录、喜忧同报是为当今和后世提供借鉴作用的起码要求,应具有实事求是的勇气,科学地协调喜与忧的内容。在结构上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这是年鉴全方位记述客观实际的基本方法,为此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全盖特,点面要统筹兼顾。在用词上戒虚求实,避免使用带有褒贬性和拔高修饰性的词语,慎用模棱两可之词。
年鉴,记政策,涉民生,要求其不但事实要准、数据要确,而且用词要准、造句要确,这样才能经得住现实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准确的记述语言要求分寸得当,及而不过,忌用口头语和不通用的省略语,忌教诲式、命令式文句,忌言过其实的广告宣传语等,同时应注意文句通畅、减少别字、规范标点。准确的信息资料要求要素齐备,对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数据等要准确无误。其中,作为能直接显示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数据,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年鉴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因此,一方面年鉴数据必须保障科学性和连续性,即真实、准确、客观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比性;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数据表示的规范化,包括具体数据应尽可能地使用准确数字、少用概数,确数注意采用国际单位制,修饰约数要注意“约”“余”“多”“左右”“上下”等虚词不能连用等。
作为工具书的年鉴,其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在有限的篇幅内,反映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因此,条目撰写要做到语句简、文字精。语句要简,指的是年鉴要借鉴辞书体,条目多用一句话、一个词组乃至一个词为标题,少用或不用多句话或数十字形成的过长标题;条目释文则要长话短说,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多用主谓句,少用附加句;撰写时要开门见山,不要导语和铺垫,杜绝毫无资料价值的官话、空话、套话,言简意赅地陈述实质内容。文字要精,即惜墨如金,指的是年鉴的文字一定要紧缩、提炼,做到简洁明朗;主语一定要保持稳定,以免支离破碎;多用实词,少用或不用形容词、副词、助词等,多用动宾结构的陈述句,避免赘字连篇,句型松散。
[1]许家康.再论专业(行业)年鉴内容质量控制要领[J].史志学刊,2017(1):76~81.
[2]许家康.年鉴条目编写常见的突出问题[J].沧桑,2013(3):9~13.
[3]俞红芳,倪云美,章琪锋.年鉴:条目的规范化写作例释[J].兰台世界,2011(S1):12~13.
[4]詹跃华.撰写年鉴条目不能搬用新闻报道[J].新疆地方志,2015(4):49~51.
(作者单位:长江年鉴社《长江志》总编室)
万茜婷,女,硕士,长江年鉴社(《长江志》总编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