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公路运输管理局 苏高平
公交企业车辆维修管理思路探讨
安徽省马鞍山市公路运输管理局 苏高平
众所周知,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事业。公交企业是用公交车辆在城市及其近郊范围内进行旅客运输,为公众出行提供服务的公益服务性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的出台,大力提倡公交优先,很多城市的公交车辆发展日新月异,公交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技术在公交车辆上被广泛应用,公交车辆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对公交出行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公交企业滞后的车辆维修制度和管理模式已远被新技术运用广泛的公交车辆抛在了后面,公交企业如果不根据公交车辆技术发展的需求,提高企业车辆维修管理者的素质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公交车辆维修专业技术人才,城市公交的安全与服务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新技术带来的公交优质服务不能真正体现。因此,在新形势下,公交企业要尽快适应需求,借鉴新的车辆技术管理理念,探索公交车辆维修管理思路。
公交车辆维修与普通车辆维修不同,除了通过维护和修理来维持和恢复车辆的技术状况,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外,公交企业还专门有车辆维修技术管理、智能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内部各级技术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各级维修厂及修理车间等,其主要职能是对公交营运车辆及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主要任务就是确保公交车辆的技术状况良好、维修保障好车辆的安全技术指标,指导驾驶人用好车,提高车辆的完好率,从技术层面降低事故率和车辆的运行消耗。
(1)管理不规范,维修制度滞后。一些公交企业由于缺乏对公交车辆维修制度的及时更新,仍用“定期维护,计划修理”的管理理念,其特征是修理作业的强制性、计划性,管理粗放,脱离实际。因公交车辆运行环境、使用的燃料、维修技术等因素各异,执行同样的计划性的强制修理作业往往会造成脱离实际的过度修理或失修。对于车况尚且良好的公交车辆进行强制修理,维修不得当就相当于对车辆进行人为的破坏,而对未到行驶里程的需修车不及时修理,又会造成车辆技术不稳定和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实践证明,维修作业与现代公交车运行现状不相匹配,会对车况较好的车辆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这不仅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在配件质量及维修工艺水平不同的情况下,各总成装配精度亦难以保证,加剧了车辆的早期损坏。
(2)管理模式落后,理念保守陈旧。由于公交企业历史特性决定,许多公交企业维修作业人员都是从维修老师傅那里学习到的维修技能,因为以前的车辆技术含量低,几乎是一把锤子和两把扳手就可以基本满足需求了,由于公交车辆的技术飞速发展,GPS智能调度系统、天然气燃料,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也已经广泛应用在公交车辆上,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将使现代公交车辆朝着智能化、低能耗、高安全的方向发展,加上从维修技术管理者到基层维修人员都因无竞争压力而不思进取,对技术的学习欲望低,普遍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认识适应能力不足,不愿主动地探索引进并用于工作中,甚至存在畏惧心理有意回避、消极对待。
(3)重营运管理,轻车辆维护。由于公交票价定位低且营运成本较高,企业靠政府补贴才能维持运营,因此早就形成了“重营运轻维护”观念。大多数公交企业都将车辆维修划为附属业务,往往迫于资金压力,甚至有的公交企业将其当成包袱,然而在运营过程中,公交车辆维修费用却不低,很多公交企业为降低车辆的维护和修理成本,主观地增加维护间隔里程,尽可能降低车辆维修管理费用成本,在营运和维修养护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维修会给营运让路,拖保和失修使车况愈发恶劣,维修总成本随之增加,车辆完好率直线下降,新车早期损坏严重,车容车貌陈旧失修,以牺牲车辆寿命为代价追求一定的经济指标,形成了恶性循环。
(4)维修人员紧缺,维护效率较低。用于完成车辆维修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不足,大多数公交企业的维修人员相对比较紧缺。鉴于所修理和维护的公交车辆往往车型单一,加上维修设备相对落后,维修厂技术水平、设备能力极大地受到限制,且在技术革新、主动探索方面积极性不高,或表现出畏手畏脚,因此车辆的维护、修理效率无法得到保证,维护作业的每个岗位都应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专人专项对车辆进行维护,但由于人员紧缺,很难满足到专人专项的要求,而且维修人员的紧缺还会导致维修人员无法进行脱岗参加新技术培训,导致了维修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对维修的标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根据公交企业车辆维修管理现状,公交企业要依据2016年交通运输部新修订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探讨公交企业车辆维修管理思路,创新公交车辆技术管理相关制度和措施,制定以“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周期维护、视情修理、定期检测、适时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公交企业车辆维修管理规范。
(1)择优选配。从公交车辆技术选型上提高维修管理。车辆的前期技术管理是指车辆从论证选型、择优购置到新车正式接入运营至走合期结束后维护这一阶段的技术管理。公交企业应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整体规划,合理科学地确定出车辆整体结构,没有预测规划的盲目购置,应当克服与防止。选配科学合理的总成配件,车辆运行就会比较稳定,极大地降低了车辆发生故障的机率,甚至有些配件零故障运行可以达到5年以上。
(2)正确使用。根据公交车辆技术管理标准,结合公交车辆技术状况和运行条件,正确使用车辆。依据相关标准要求,制定公交企业车辆使用技术管理规范,科学设置车辆经济、技术定额指标并定期考核,提升公交车辆技术管理水平。
(3)周期维护。制定完善的车辆维修管理规范及制度。依据车辆维护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车辆维修手册、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结合车辆类别、车辆运行状况、行驶里程、道路条件、使用年限等因素,自行确定车辆维护周期,自觉组织实施,并做好相应维护的记录。
(4)视情修理。采用“视情修理”制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零件的使用潜力,减少不必要的拆卸,大大地提高了汽车的可靠住和使用经济效益。公交企业要总结现有制度的不足之处,取消一些存在过度修理的项目,在车辆性能良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发动机、变速器等总成的强制拆解检查。对全部车辆进行单车成本核算,跟踪全部车辆的三材(轮胎、燃料和材料)费用情况,对消耗反常和性能低下的车辆应通过人工或设备检测及时视情修理。在维修过程中,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由技术权威部门控制车辆的大修作业。
(5)定期检测。推行视情修理,需要先进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定期检测是检查、鉴定公交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维修技术发展实现视情修理的重要保证,是保障公交车辆良好技术状况的技术支撑。保障公交车辆良好技术状况的车辆维修离不开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没有检测诊断公交企业车辆安全保障系统中就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车辆的技术状况就不能迅速地恢复,维修保障体制就只会停留在事后维修和定期强制维修方式上。所以,定期对公交车辆进行检测是公交企业车辆维修管理中十分关键性的环节。
(6)适时更新。适当更新保修设备工具和检测设备,提高维修质量及效率,从生产实际及资金能力出发,应用便于收集车辆数据档案的管理系统软件以及实用的保修设备工具和检测设备,特别是能大幅提高工艺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保修机具,这样可以提高工效又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公交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应该发挥应有职能,带领维修生产系统沿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前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降低体力劳动和避免凭主管经验判断出现的误差。
随着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发展,城市公交车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公交企业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企业车辆维修管理现状不断完善公交车辆维修管理机制和创新管理模式,重视公交车辆维修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带动公交企业维修人员对新技术的研究热情,不断掌握新型公交车的维修技术,提升公交企业车辆维修的整体水平,才能把公交企业车辆维修管理工作做到实处,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公交企业更好地为社会公众出行提供优质的服务。
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