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宸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述评
王宇宸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解释了面孔内隐识别任务中自我的优势效应。本文从自我面孔的加工优势引入,对此理论进行了述评,并且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最后从外显任务中自我优势的原因探讨和人格对内隐积极联想的作用两个角度提出了展望。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自我面孔识别优势 内隐识别
对于和自我相关的信息,人们往往表现出一种加工优势,这种优势在自我相关的多种信息、以及多种认知角度上都有所体现。早期,人们发现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对自我的姓名保持着听觉上的敏感,可能表明自我的姓名与内在的自我概念是有联系的。在姓名研究的基础上,杨红升等人以网名作为刺激材料,发现了网名与真实姓名相似的一些加工优势。
另一些证据是基于自我面孔的。面孔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刺激材料,作为视觉材料,其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清晰度,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因而相关研究得到了非常丰富的结论。Tong等人以反转、角度等多种方式呈现自我面孔,发现其加工优势一直存在,从而提出人们对自我面孔的表征具有鲁棒性;Devue等人通过视觉搜索任务发现,注意转移上的困难是自我面孔识别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有一类面孔加工任务被称为内隐识别,这类人物不需要被试有意识地对面孔的身份进行判断,而是通过判断面孔朝向、口型等方式间接地从知觉层面体现出自我面孔的特殊性。在面孔的内隐识别任务中,自我面孔的识别优势是如何形成?针对这一问题,Ma & Han根据自我概念一点进行了解释,提出了“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IPA)”。“内隐积极联想理论“认为,自我概念中的积极属性会被自我面孔激活,因而人们对自我面孔的反应优于其他人的面孔。
为了证明这一理论,他们提出了自我概念威胁启动范式(Self-concept threat,SCT)。这一范式通过让被试判断屏幕上呈现的人格特性形容词是否符合自己,以破坏积极的自我概念(当呈现的词语均为消极时,自我概念被破坏;对照组中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词语)。发现在自我概念威胁启动之后,自我面孔在内隐识别中的优势效应消失。从而证明了对积极自我概念的内隐联想,可以促进自我面孔的内隐识别。
基于内隐积极联想理论,很多研究者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与发展。第一类研究关注他人对于内隐积极联想的抑制作用。“老板效应”是内隐积极联想理论提出的基础之一,Ma & Han发现当自我面孔和导师面孔同时呈现进行内隐识别任务时,导师面孔会抑制自我加工优势的出现。他们将被试分为高威胁组(自我和导师面孔配对)和低威胁组(自我和其他老师面孔配对),发现高威胁组被试对导师面孔的加工优势高于自我面孔,低威胁组则保持自我优势,并且被试对导师的严厉程度评价越高,这种效应越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导师在生活中对自我的消极评价使得其面孔成为了一种具有自我概念威胁属性的社会刺激。另外,关丽丽等人的研究发现,只有和朋友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时,自我概念威胁会影响到内隐识别优势;和陌生人放在一起时,无论有没有威胁其自我概念,自我的优势效应始终存在。这可能反应了自我提升的作用,而重要他人对比对自我提升产生了抑制作用。
另外一类研究关注重要他人是否和自我具有类似的优势效应。以往一些研究表明,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群体中,母亲、恋人等重要他人也包含于自我概念当中,并且与自我有一些脑区的共享。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在重要他人身上也能产生与自我面孔类似的识别优势,并且这种识别优势也与积极的联想相联系。王敬欣等人在恋人身上发现了识别优势,通过恋人概念威胁可以削弱这种优势,同时恋人概念威胁也会削弱自我面孔识别优势。这说明,恋人可能发展为自我概念中的一部分。这种自我的扩张具有文化上的特异性,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更容易将他人纳入自我概念,个人主义文化下的人自我概念相对封闭。
内隐积极联想的特点是只有在内隐任务中起作用,而在外显任务中则无法解释,这可能说明自我在内隐和外显任务中的识别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关于外显任务中的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目前,围绕内隐积极联想理论的研究多是关注于他人对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然而其他因素,例如人格也有可能对此产生影响。人格与自我概念紧密相连,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甚至本身就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人格在内隐积极联想中的作用。
[1]C Devue,SVD Stigchel,S Brédart,J Theeuwes.You do not find your own face faster;you just look at it longer[J].Cognition,2009,111(1):114.
[2]Ma,Y,& Han,S..Self-face advantage is modulated by social threat-Boss effect on self-face recogni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45(4):1048~1051.
[3]Ma,Y,& Han,S Why we respond faster to the self than to others? An 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 theory of self-advantage during implicit face recogni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 Performance,2010,36(3):619.
[4]Tong,F,& Nakayama,K.Robust representations for faces:evidence from visual search[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 Performance,1999,25(4):1016.
[5]Watson R S.the named and the nameless:gender and person in Chinese society[J].American Ethnologist,1986,13(4):619~631.
[6]关丽丽,张庆林,齐铭铭,侯燕,杨娟.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J].心理学报,2012,44(6):789~796.[7]王敬欣,李琳,何立媛,谢芳,常敏.恋人概念威胁启动削弱自我和恋人面孔优势效应: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2):185~190.
[8]杨红升,王芳,顾念君,黄希庭.自我相关信息的加工优势:来自网名识别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2,44(4):489~497.
[9]杨青.自我面孔加工的独特性和共享性[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10]张力,周天罡,张剑,刘祖祥,范津, 朱滢.寻找中国人的自我:一项fMRI研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05,35(5):472~478.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王宇宸(1995-),男,汉族,北京海淀人,本科在读,首都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社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