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谍中谍

2017-12-04 20:30王幸平
证券市场周刊 2017年41期
关键词:怀特间谍苏联

王幸平

间谍,一般理解是指在己方军队里卧底潜伏、盗取军事机密的敌方特工人员。虽然也有经济间谍、文化间谍、外交间谍等等,但在近代社会,由于某些非军事领域的对抗性弱化且信息披露较为充分,据此派遣特工深入收集情报的意义不大,于是,那些在非军事部门潜伏且卓有成效的间谍较为少见。

然而,近日翻阅美国人约翰·厄尔·海因斯和哈维·克莱尔合著的《维诺那计划》,却颠覆了笔者以往对间谍的固有印象。

话说在“二战”正酣的1943年,美国怀疑前苏联与德国私下缔结秘密条约,便实施了一项代号为“维诺那”的计划,旨在截获并破译前苏联驻美使馆与前苏联之间的往来电报。令美国联邦调查局意想不到的是,在计划实施的多年中,美国额外获悉了大量前苏联在美间谍的人员资料情报,共计间谍 349人,其中包括部分美国公民。甚至在“维诺那”计划内部也发现了前苏联间谍。

其时美国国安部共从25000条电报中破译了3000多份电文,涉及的349人中因都有代号,其中一部分人查出真实姓名,另一部分人至今尚无法知悉 。 此计划因保密性极强,直至1995年冷战结束后,该计划的性质及工作内容才公诸于世。约翰·厄尔·海因斯和哈维·克莱尔写成此书的材料不仅依据了“维诺那计划”的资料,还跑到莫斯科查阅了已经解密的俄罗斯档案馆的大部分资料,揭开了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美苏间谍战内幕。

间谍渗透

据书中披露,在1940年代的美国财政部里,竟然潜伏着一个颇为庞大的前苏联间谍组织。

金融领域的博弈不像军事对抗那么刀光剑影、紧张激烈甚至充满血腥,这些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金融专才们是如何为前苏联的革命理想去战斗的?

据披露,通常他们除了攫取内部敏感的金融情报,更多地是通过自己本身的职权,直接参与或通过本身的行动来影响美国的金融政策的制定与金融监管的实施来为前苏联谋取利益,并以此获得成就感。

影响间谍是情报理论界里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最早出现在美国中情局专家写的另一本专著中:“(影响间谍)通常在一个大型官僚政府中,更常见的情形是他能说服其同僚采取某种政策,从而使另一国政府从中获益。显然他不能公开鼓吹对外国(而且可能还是不太友好的外国)有利的政策。但他必须试图影响其同僚对政治局势的看法,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采取有利于该间谍所代表国政府的立场。” “若要影响外国政府的行为,最简单、最直接的手段莫过于使用影响间谍。”

影响间谍都是高智商、受良好教育、为信念而战的一群人,不窃取机密,甚至不传递情报、不领取报酬,难以寻找到其为某个组织服务的证据。这些影响间谍可能是目标政府的官员,在目标国家政界有一定职位和权力,或者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在政府的智囊团圈子里的显要人物,他们可以方便地接触政府决策圈里的高层官员,甚至以其所展现的丰富知识引导目标国领袖的思维及媒体的动向。

最好的状况是,如果影响间谍本身就是目标政府的高官,那他自己就可以更为方便地采取行动使另一(其服务的)国家政府获益。由于身居高位,他们能体面地、轻而易举地游说该国政府决策层或利用其本身的权限左右行政部门的高级官员制定输送利益给对手方的对内对外政策。这些政策措施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实施起来却非常糟糕,从而在博弈中令对手方获利。

在经济(金融)领域里,则是可以让影响间谍大显身手的地方,因为“不确定性”是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在世界各国中有太多、身份各异的、目标与企图特殊的、身份背景复杂的,以忧国忧民自居的专家与学者向各级身居高位的官员、决策层就治理国家建言献策,这其中有锦囊妙计,也有鲜花覆盖的陷阱。

怀特其人

从书中披露的“希尔夫马斯特间谍网”的名单看,美国财政部在1940年代已经沦陷为前苏联特工的乐园,共11名间谍把持了各个重要岗位,其中的领军人物就是财政部部长助理、战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操盘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创始人、大名鼎鼎的哈里·德克斯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书中称,“1944到1945年间,15份被破译的克格勃密电中涉及到怀特或其提供给前苏联情报官员的情报。”尤其是在谈判中,“怀特同时提供了很多策略性建议,指点前苏联如何粉碎或削弱美国及英国政府抢在前苏联之前获得的利益。”

怀特是如何影响甚至左右了美国的财政金融政策的?书中写道: 作为一名出色的经济学家,他十分擅长将复杂的货币政策问题深入浅出地解释给在学术方面并不精通的政策决策人,从而成为财政部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同样,时任财政部部长的亨利·摩根索 (Henry Morgenthau) 有一本内容翔实的日记记载,在30年代后期,怀特对摩根索的金融政策理念影响之大,无人能出其右。

据书中记载,怀特曾试图左右美国的政策向着有利于共产主义利益的方向发展。其中的例子之一就是在对前苏联战后重建实施贷款的问题上,怀特试图发挥他的影响力。1945年1月3日,前苏联要求美国以极优惠的2.5%的利率向其提供长达30年的60亿美元贷款。一个星期之后,身为财政部部长助理的怀特说服摩根索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向斯大林提供数额更大、更加优惠的贷款,即利率为2%,还款期长达35年的100亿美元贷款(而此时美国的黄金储备也就仅有200亿美元)。在美国政府内部,向前苏联提供贷款的事宜属绝密范畴,至少美国的政府官员是这样认为。然而,怀特作为贷款事宜的重要参与者,却在1945年1月,通过数封密电将白宫方面对此事的态度以及他本人和摩根索的意见通报给前苏联。最后,由于罗斯福总统和国务院均不赞成战后贷款,此建议被否决。试想,如果贷款建议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前苏联的谈判代表将会获得渗透在美方谈判对手内部的领导层的指点,前苏联将在谈判中拥有怎样的优势?

怀特试图左右政府政策的另外一个实例体现在对中国的黄金贷款方面。1941年,美国国会决定向中国的国民党政府提供5亿美元贷款。1943年,国民党政府要求其中的2亿美元贷款以黄金的形式运送到中国。中国当时国内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国库增加黄金储备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避免经济崩溃。罗斯福对于这项黄金贷款予以认可,1943年7月,摩根索向中国政府签发信件,同意运送黄金。

怀特则在弗兰克.库尔(“货币研究部” 负责人)和所罗门·阿德勒的协助下,对运送黄金的计划表示反对。他们借口国民党内部腐败,而且未采取金融改革措施,提供黄金贷款并不能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并一次次地争取到摩根索的支持,推迟黄金运送日程。

在世人看来,最能够令怀特载入国际金融史册的耀眼政绩,是他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了力挫“凯恩斯方案”的“怀特方案”,即美元双挂钩的政策,他也因此被誉为“美国英雄”。70多年过去了,那个曾经令国际金融体系在冷战中蹒跚前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早已烟消云散,197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宣布终结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政策。

当局者如美国政府、美国财政部至今也没有发布正式评估报告,没有细算这种双挂钩的货币政策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的得与失。

但“旁观者清”。几十年来,国际金融界对怀特方案的评估始终是好评如潮,称之奠定了美元霸权的根基。

不为外界所知的实情是,冷战期间的美国四位前总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约翰逊、尼克松在其任上,始终被美元与黄金挂钩的货币政策搅得坐卧不安、为接踵而来的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而导致的黄金外流的窘境,搞得焦头烂额、处处受掣。可以查阅的状况是,在1960年代,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对外投资、遏制资本外流的政策,在1963年的发布利息平衡法案(Interest Equalization Act), 对美国居民购买外国金融产品征收重税;1968年又提出了货币控制计划 (Monetary Control Program),限制美国居民到海外旅游、限制美国银行和企业的对外投资,甚至由美联储出面借入境外机构的美元外债2.5亿元,旨在减轻这些海外美元对汇率的抛压。1972年又出台了《1972年对外贸易对外投资法》,由财政部设定美国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的最高限额。

实际上,美国政府这些自缚手脚的金融管制,纯属亡羊补牢的无奈之举,它严重限制了美国的军事、经济、金融在全球的进一步扩张。

或许,怀特方案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是可以量化的。1945年,美国有200.8亿美元的黄金库存,到1973年2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黄金库存仅为100亿美元。即流失了100亿美元的黄金,按当时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计算,相当于2.85亿盎司,即8100吨黄金。

猜你喜欢
怀特间谍苏联
间谍酷知识
重要的东西
武装保护苏联
重要的东西
重要的东西
重要的东西
头脑大爆炸
雾在做迷藏
间谍混进来了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