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雕刻艺人侯永胜一颗痴心呵护皮影

2017-12-04 02:10
北广人物 2017年46期
关键词:永胜皮影戏皮影

皮影雕刻艺人侯永胜一颗痴心呵护皮影

一口道尽天下事,双手挥舞百万兵。挂起白幕乾坤大,敲起锣鼓日月长。灯光中映出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说唱中道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这就是在中国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的皮影戏。皮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2008年,北京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皮影剧团成为传承保护单位。

前不久,记者踏进了北京西城区少年宫少年厅,首先被眼前的一幕皮影戏惊呆了,好几个孩子在侯永胜师傅的指导下操纵皮影,体验皮影戏的乐趣。“孩子们,竿是有讲究的,你们拿的颈部有一个主竿,它控制走动、转身等动作。两只手还得有两根。复杂的皮影脚上还会有两根竿。至于操作技巧,先得这样,先选好一个皮影,一手拿主竿,另一手拿两根竹竿。手握竿尾部,竿与皮影基本成直角,否则竿的影子会落在幕布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很快就学会拿竿了,把皮影耍得活灵活现的。

侯永胜是北京皮影剧团的雕刻艺人、主任舞台技师。只见他在现场的一张展台上,手拿刻刀,开始制作皮影,用画针在牛皮上画出动物熊猫的脸谱,叹为观止。一聊,才知道侯师傅在北京皮影团已经工作38年了。他说,“我自小爱好绘画。1979年,高中毕业后,由于身体原因,我被分配到北京皮影剧团工作。一进团,我就被老师安排搞舞台美术创作,包括灯光、布景、效果及人物的造型装饰等,还学习雕刻皮影。我的老师叫张恩义,他手把手地教我学习皮影影人的雕刻技艺,很认真。剧团的前身是1957年政府改造的北京宣武木偶皮影剧团,它是北京地区唯一的专业皮影表演团体,传承了北京西派传统的皮影艺术。我们团长路宝刚是第五代传承人,今年才48岁,算是我们团里最年轻的。每年节假日他都放弃休息,去参加各种公益演出活动。他还经常带领剧团到国外去演出,通过皮影戏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一颗痴心呵护皮影。路团长还经常表扬我们说,‘你们这帮老师们是在用肩膀扛这个皮影事业。’”

侯永胜介绍,制作“影人儿”(皮影)的过程极为复杂,制作一个皮影大约需要多道工序,如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8个基本步骤。一个“影人儿”从选料开始到涂桐油、晾干、组装,没有近40道程序就不能做出一个能耍会动的“影人儿”。

侯师傅自豪地说,今年是北京皮影剧团成立60周年,为此,剧团正在编纂一部北京皮影工具书的专著,同时还将创作一部影戏舞台剧献给热心的观众。他负责撰写部分文字,4个月里,他已经写了15万字。他说,这个剧团传承了路家“德顺影戏班”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京城,有过很多辉煌的历程。建团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剧团观看演出,戏曲大师梅兰芳、尚小云、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曾多次把剧团请到家中表演,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剧目的排演上,剧团坚持走传统与现代题材并举的道路,一方面积极排练传统的剧目如《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大型多场次的皮影戏和《东郭先生》、《哪吒闹海》等小型传统皮影戏。一方面投排了优秀的现代戏,如《龟与鹤》、《乌鸦与狐狸》、《温情的鹤》等寓言剧和《三邻居》、《黄鼠狼送礼》、《长腿的鸡蛋》、《两朋友》等现代儿童故事剧,从而大大丰富了皮影戏所能表现的内容。在国内的日常演出中,剧团坚持走送戏上门的道路,每年为宾馆、饭店、外国使馆、学校、幼儿园、民俗馆、文化广场、文化庙会、外地商厦、旅游场所、文化大集及剧场等演出数百场,并为一些电影、电视剧提供戏中戏的演出、制作服务,多集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香港电影《钟无艳》中皮影的设计、制作与表演均由北京皮影剧团完成……

侯师傅还拿出手机,翻出了几十张他设计的皮影图样,让我欣赏。我最感兴趣的是图样里的仕女、魔怪、武将,人物描画得十分仔细,甚至头发丝、袖口等部位都细细描出。谈及传承,他说,“皮影已经变成了相框里的工艺品,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那不是真正的皮影。我相信,真正的皮影艺术是‘耍’出来的,再配上锣鼓和皮影调,才能够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雕刻’艺术。”

猜你喜欢
永胜皮影戏皮影
韩永胜
我们来演皮影戏
唱一首祖国的赞歌
一种两级双吸管道输油泵
皮影戏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谢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