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
摘要: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探讨已经很多年了,这方面的论文和研讨会不可胜数,大家都说“应用文写作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教师们痛心疾呼“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教材也出了无数,但改革的成效依然不大。此中原因须待大力而深刻的分析。否则,改革没有出路,努力付诸东流水。
关键词: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4-0232-02
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探讨已经很多年了,这方面的论文和研讨会不可胜数,大家都说“应用文写作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1],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教师们痛心疾呼“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教材也出了无数,但改革的成效依然不大。此中原因须待大力而深刻的分析。否则,改革没有出路,努力付诸东流水。教学改革之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
中小学十多年的应试教育已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磨得荡然无存了。为了学生专心复习考大学,老师和家长联合起来压制和欺瞒孩子,不准谈恋爱,不许学钢琴、书法、画画,一切兴趣爱好都靠边站,一切高考不要求的课程如音乐都砍杀,努力一把、咬紧牙关,“大学是天堂”,等考上了大学,什么都有了,你爱玩玩去,爱谈恋爱谈去,爱干吗干吗去,“自由得很”!终于上了大学,才发现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并不像老师们嘴里吹嘘的那样,课程照样那么多。(有的高职院校大一新生一周28节课,周一到周五的课程排得满满的,晚上还要上五花八门的选修课程,甚至还有早晚自修!)被欺骗的感情变成了愤怒转而变成自暴自弃的厌学行动,不仅连学习没兴趣,中小学时被阉割得无任何其他兴趣爱好的他们无聊到上课玩手机、下课玩游戏。游戏,游戏,除了游戏还是游戏,甚至连游戏玩的也是寂寞。而人生也变成了游戏之一种。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也不想知道,学习的动力等于零。大学三、四年就一个字:混!混到毕业,混个文凭出来就行。而父母也终于放松了要求,考上了大学,万事大吉,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学习状况一概不管,反正他们也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考上了大学,就等于拿到了毕业文凭。
二、学生语文基础差、能力良莠不齐
高职院校的生源部分来自高中,部分是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三校生相对于高中生来说,语文基础更差;高职生与本科生尤其是重点院校的大学生比较而言,水平又差一个档次。当然,现在的大学生的总体水平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又有很大差距。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学生连基本的文字关都没过,就是古人说的“小学”基础都没打好,怎么能教更高的写作技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个道理是那么的高深,对现在的学生,我们怎么教?
三、高职专业种类复杂繁多
高职院校占高校总数半壁江山。听听校名,就知道各校所培养的所谓的人才,是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开设的专业五花八门,想用统一的一本教材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各专业,那肯定是吃力不讨好的,简直是妄想。天底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而有个别院校的做法就更极端,竟然让公共基础课程的老师分散到各专业去,搞所谓的基础和专业的融合。隔行如隔山啊。基础课程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独立品性,和专业的融合简直是天方夜谭,至多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引用几个与专业相关的案例。这种试点或者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
四、高校领导和专业教师的错误观念:基础为专业服务
哈佛大学在1942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提出:基础教育(他们叫“通识教育”)是做人教育,专业教育是做事教育,它们同时为人服务,都有自己的独立品格,而基础教育更为根本。[2]而我们现在的做法却相反。领导们和专业教师们一面摇头叹息说“现在的学生写作能力太差劲了,连个请假条都不会写”,遇到中文老师的时候,总是希望我们能给予学生多些这方面的教育,而另一面却口口声声坚持“基础为专业服务”,也就是公共基础课程要为专业教育服务。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都是以专业分科的教育,专业教育是主体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是辅助教育,除政治、英语、体育等国家规定的课程不能砍删外,其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艺术欣赏”等都是可有可无的。这类课程根据各校实际开设,绝大部分学校基本不开设,尤其是工科类高职院校;极少数院校开设,也是类似花瓶似的摆设,每周2课时、一个学期30课时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王元化先生曾发表这样的见解:“像现在这样,许多人知道古代的不知道现代的,知道中国的不知道海外的,知道文学的,对历史、哲学也都不清楚,研究不仅狭窄,而且很难发展。这种情况的形成与一九五二年的院系调整有很大的关系。当时遵循苏联的大学制度,完全向专业化发展……我常讲,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做分工的奴隶。分工必须在整体、综合、广泛的基础上进行。畸形发展,牛角尖越钻越细,其实是不应该有的。”[3]可以说,建国后的分科教学造成了现在文科、理科、工科的鸿沟。
有人说改革的重点“力求贴近时代和实际”,强调基础知识“必须”“够用”。[4]因此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改革,甚至考核方式的改变,都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尽量贴近专业、靠近学生实际。用米兰·昆德拉的话讲就是“媚俗”!媚这个时代的俗,媚学生的俗,不是学生跟着老师走,而是老师跟着学生跑。师道早已没有尊严了。“传道、授业、解惑”的那个“师”已经不存在了,有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生!事实上,这是一种极端短视、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为了学生的一时就业,而不是为了他们一世的生活。“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我们现在高校教育是小人教育,而不是君子教育,只教给学生做某一事的能力,而不教或者少教做人的道理。总之,高校教育不再是“成人”教育,或者干脆就不是“人的教育”。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標明白地写着: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会学生不仅会做事,还要会做人。”做事在前,做人在后。跟我们传统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教育培养目标完全相反。而近年来本科学校的精英教育又痛受批评,学生就业率的持续走低,没有很好地完成中央交办的稳定就业的任务,使得这些院校转而向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学习,部分院校也开始试办职业教育。与此同时,读书无用论再度高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的高就业率红遍半边天,“服务地方经济”成了它们招生和宣传的口号和招牌,精英教育的式微和衰弱势必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如果大学教育不再是人的教育,那么:一,难道它是中小学的教学任务?二,我们的教育只能是工具性教育,培养的学生只是机器,而不是人;是奴,而不是才。“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如只为一官、只为一器之教育,那么,可以说,我们的大学教育是一种愚民教育。
对于后三个现实,作为一线教师一介书生我们看到了,但我们无力改变。这个改革必须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大的环境不改变,小环境再多努力也是徒劳。就像这个雾霾天,我们再努力关紧门窗、喷洒空气净化剂也无济于事。
当然,我们还是可以有为的。通过我们个别教师的有限努力,还是可以提高一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知识目标,有关文种的概念、特点、种类、区别、作用、体式等理论知识,讲讲容易,对学生的写作的帮助作用微乎其微,不讲也罢。学生用到的时候自然会通过阅读书本、搜索网络而快速获得。因此,改革的方案,依我说,就是取消“应用文写作”这样的课程,索性把它改成“阅读”课,师生好好坐下来读几本书,哪怕是一学期读一本书。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5]《礼记·学记》讲:“人不学,不知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礼记·学记》精妙绝伦!现在的许多问题都是大家不读书不学习,或不知读什么书学什么习,或不知怎么读书怎么学习所造成的。因此,改革之道,还是先培养阅读兴趣为要。
参考文献:
[1]寥晓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7.
[2]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骆玉明.《贯通古今,开拓前进——记“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N].文汇读书周报,2001-12-15(4).
[4]刘筱凛.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6).
[5]陶行知.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J].新教育评论,1926,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