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光
一、 技术人员要服务现场
魏老出生在清末,历经北洋政府、抗日战争,所处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立、民族图强的年代。魏老的论文集收录魏老文章,无不透露这样的时代背景。纵观文集,魏老的研究从国家需要出发,或调查、或实践,不断总结、提炼,奠基了中国现代钢铁冶炼的基础理论。
其中《长城煤矿最近调查记》不仅对矿区地质、储量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调查,而且对工厂的运营、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查和详述。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几乎少有先进的机械化企业。魏老这篇论文的发表,至今看来对当时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是有促进的,是富有生命力的。技术工作者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生产实践不断提炼,最终形成了理论体系,是一种最富有生命力的研究方法。
发表于1939年的《炼铁炉炉身之设计》对早期化铁炉、土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改进建议。实值抗战最艰难之时,魏老参照在德实习所得经验,基于当时的原燃料、设备条件,绘制化铁炉由六个部分组成的炉型。高炉的设计从确定产能、确定有效容积开始。《炼铁炉炉身之设计》、《小型新式炼铁炉之设计与作业》对高炉设计涵盖的有效容积、高径比、炉身角、炉腹角等进行了定义,根据焦炭的燃烧强度(冶强)确定炉缸直径等等,无疑是现代高炉设计的启蒙。对比当时的土炉,通过炉型参数的修正,冶炼效率提升,铁的含硅量提升,土炉也能由白口铁炼制成灰铁。抗战时期,国内钢制品很少,工艺相对复杂,铸铁能够直接翻砂铸模,白口铁改制灰铁对抗战意义重大。
二、 技术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
专业知识领域通读魏老49年前论文,是在读钢铁相关行业发展史。从采矿、炼铁、铁合金、炼钢、特种钢到耐火材料多有论述。
搞炼铁这么多年,学校学的是钢铁冶金专业,工作中主要接触的是高炉操作,日积月累,知识局限于高炉相关,视野渐渐狭隘,思维逐渐僵化。读魏老文集,深感一个技术人员不仅不能满足于专业知识领域的“横截面”,还要关注相邻知识,甚至可能不相干的知识,尤其是要是是关注技术前沿。《二十年来中国之冶金工程研究》作为一篇文献综述,高屋建瓴,引用文献达四十八部之巨,提炼了抗战期间中国冶金行业经验之所得,提出十条前瞻性研究议题,指明了中国现代冶金学研究方向。
三、 甘做科技进步的先驱和垫脚石
魏老大学的专业和志向是冶金学,高炉冶炼的发展是冶金学发展很小的片段,魏老所撰《炼铁炉炉身之设计》、《小型新式炼铁炉之设计与作业》、《炼铁炉内型曲线之設计》三篇解放前高炉雏形论文,展现了中国高炉炼铁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的发展史。从木炭炼铁的土炉,到全焦冶炼的小型新式炼铁炉,通过实践,挫折和失败,对炼铁炉各部位参与冶炼进程的认识逐步提升,进行不断改进。“小型新式炼铁炉之发明,此成功乃增国人之信力,而对将来企业更新勇气,其意义至属伟大”。《小型新式炼铁炉之设计与作业》还对加热设备(管式热风炉)的设计、需要的加热面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魏老《炼铁炉内曲线之设计》对高炉内型各部位尺寸的设计、选取原则给予了详细的说明,关于炉腹角和炉身角的设计,要根据原燃料条件和炉料的冶金性能合理取值、设计炉型向操作炉型演变的论述,对之后的高炉设计影响深远。
时至今日,相对来说,高炉冶铁是最经济的一种炼铁方法,但仍然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炼铁先驱们将之归为“悟”。70年后,中国钢铁产能能达到8亿吨之巨,仰赖于以魏老为代表的先驱们的总结、与汗水付出。
四、 老骥伏枥,科研人永远年青
1976年,魏老年逾古稀,重登讲台,走进实验室,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从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讲授28门课程。如果人是有生命期限的,但是科研工作却没有止境的,一个技术工作者只要将他的生命与科研结合在一起,他永远是年青的。
魏老1945年提出的炉渣离子理论,硫在渣、铁中的分配系数目前仍然在指导我们的生产实践,1988年对攀枝花钒钛矿的中TiO2在高炉中为酸性的判定,至今仍在运用。
通读姜曦博士主编的魏老解放前论文集,仿佛回到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在国家战乱、民族存亡时刻,有魏老这样为代表的民族精英成为国家的栋梁,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奋斗,这一切都深深激励我们。
目前,在无数炼铁人的努力下,高炉冶炼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随着环保需求的不断提升,既要保证环保排放达标,环境友好,又要成本最优,高炉冶炼还要承担起消纳城市废弃物的重要责任。如,喷吹塑料、处置污泥等。对此,炼铁人要向前辈们学习,必须勇于实践、甘做先驱、以广博的知识面,实事求是,不断积累,寻求到最佳的技术创新。
(责任编辑:柯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