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园
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与环境系教学特色探析
李 园
诺丁汉大学建筑与环境系作为英国传统建筑教学院系的典型,在英国建筑院系中排名前列,本文从教学方式、教师组合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对其教学特色进行探析,希望对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有所启示。
诺丁汉大学 建筑与环境系 教学特色
2016年10月,本人有幸来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与环境系(本文简称诺大建筑系)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期间参加了部分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参与了若干展览讲座以及与相关教师学生的讨论交流,大致了解了诺大建筑系的教学过程,现总结其中一些特色,以期对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有所帮助。
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是英国著名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建校已有136年,是世界公认并推崇的高等教育学府,常居全球高校排名百强。其建筑与环境系(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t Environment)隶属于工程学院(Faculty of Engineering),主要从事建筑学(Architecture)、建筑服务(Building Services)、城市规划(Urban Design)和可持续能源技术(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y)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开设相关领域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在具体介绍诺大建筑系教学体系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英国建筑学教育的背景。英国的建筑教育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The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的管理。成立于1834年的RIBA,在教育与实践方面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通过对建筑院校进行评估考核,维持和提高建筑教育质量,鼓励与引导课程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同时,英国建筑师注册委员会(ARB,Architect Registration Board)也会参与建筑课程认证评估。
根据RIBA制定的教学体系,英国建筑职业资格获取的时间最少为7年,其中5年是全日制或者等同的大学教育,2年是职业实践。这7年的建筑教育又被RIBA分为三个阶段:Part1、Part2和Part3。
典型的教学模式是3年建筑学本科课程学习,授予建筑学文学/理学学士学位,即完成 Part 1学业;然后是1年的校外建筑专业相关实践;接下来是2年的全日制课程,取得职业证书或硕士学位,即完成Part2学业教育。而为了参加Part3考试的学生,必须在完成Part2学习后,参加1年的职业实践。Part3作为建筑师教育的最后一个考试,标志了建筑职业生涯的开始,在取得以上资格后即可申请成为注册建筑师。值得一提的是Part l和Part 2两部分是独立的教学单元,学生在Part1结束以后,经过1年的专业实践后,可以选择更换学校进行Part2的学习,这也是RIBA为英国建筑教育所提供的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诺大建筑系的教育体系属于英国传统教学院系的典型,受到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的督查。其学位及学制正是与RIBA资格认证制度相辅相成的,建筑学专业学制属于典型的“3+1+2”模式,其中“3”是指想成为注册建筑师的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三年制建筑学学士B.Arch课程,完成Part 1的课程学习。“1”是一年的校外实践,“2”是指两年制建筑学硕士M.Arch课程,完成Part 2的资格认证。
诺大建筑系的课程组织以独立的模块(Module)单元为特色,这不同于国内串联的形式,学生能够根据兴趣自行选择。为了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与合理,各模块设有先修课程和并修课程。以建筑学学士方向B.Arch典型的课程模块(表1)为例,第一学年的课程,是以介绍建筑设计基础为主线,全面展开的建筑构造、建筑环境科学、建筑人类学等课程的教学,属于通识基础课;第二学年在一年级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设计主题并与基础设计的模块整合到一起;第三学年要求综合所有已学知识要点,与建筑设计项目全面整合;第四学年是在老师指导下的职业实践学年。
表1 B.Arch课程模块
整个课程模块高度整合,几乎所有的技术课都与设计课结合。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课程设置内容和组织的多样化,也符合RIBA提倡在完成教学大纲前提下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正如前文所述,RIBA提倡在完成教学大纲前提下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针对这种多样化教学方式的思考,结合本人访学期间对建筑专业部分课程的观摩学习,总结了诺大建筑系如下的教学特色。
(一)多样的教学与交流模式
诺大建筑系总体的教学模式虽然依托设计项目为载体,延续以大教室集中讲课(Lecture)和分散小组指导(Tutorial)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更加注重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大教室集中讲授理论课的比重较小,相比之下,围绕课题展开的包括讲座、互动研讨、实地调研、项目评议(Project Review)、工作室开放日(Open Studio Day)、终期作品评议(Criticisms on Exhibition)和学年秀(Year Show)等多种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大大丰富了师生互动,为教学带来了活力。
以贯穿三年的《建筑设计工作室》(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课程为例,三年的课程是一个系统的难度递进的课程设置。一年级的课程模块主要是介绍建筑设计的系统过程,从徒手画、空间构成、模型制作、工程制图等设计基础技能的学习入手,完成了一个小型建筑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学习计算机辅助CAD等绘图技能,完成一个小型的公共综合建筑设计项目。二年级的课程模块是通过一系列的设计项目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建筑设计方法。重点强调“建筑的工艺”,提升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空间、美感、功能、结构和尺寸的认识,深入的理解建筑设计。三年级的课程模块是进一步发展实用的建筑设计技能,达到更加全面的水平。学生将分阶段完成相关独立的设计项目,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一个复杂的综合建筑设计项目,全面展现整合建筑结构、环境设计和人文科学等综合学科知识。
整个课程典型的授课模式为一周两整天课,全天6小时。首先,由主讲教师讲授课程的理论和方法,了解设计项目的核心知识。接下来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之后将阶段性的设计结果反馈给老师,由主讲老师和教学助理分别小范围的互动指导,对个人作业或小组作业的设计细节进行更详尽的讲解,解答学生们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定期有项目评议和工作室开放日的公开评议(图1、2),采用研讨式的评图模式,让学生展现阶段性设计成果,阐述设计的构思与过程。以问答、讨论的交流方式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完善设计创意与细节,在互动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思辨、研讨、创新见解的机会。学年课程结束还会有终期作品评议,这也恰好成为每年学年秀的主要作品展示,学生的最终作品以展板、模型、作品手册等形式公开展出,在学年展示秀的过程中,学生会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和所有来参观展览的人互动交流(图3、4),这些人可能是本校的建筑专业老师,也有可能是校外的注册建筑师,还有本校任何年级的爱好建筑专业的学生,以及想了解或想申请来诺大建筑系学习的学生和家长。多种多样的教学与交流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研究、思维拓展、协调沟通的能力。
(二)多元的教师组合
英国的课堂,几乎没有一门课是一个老师从头到尾讲授的。由于教师不同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专业方向各有所长,而建筑学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位老师作为主讲老师负责课程的总体框架建设,讲解课程的主要知识结构体系,其他相关专业的老师对细分的课程内容进行补充知识说明,比如擅长实践的老师可以从技术角度补充理论教学,以及一些特殊的建筑类型设计,还会邀请不同的专业背景的老师进行讲座教学,从跨专业的角度补充相关设计知识要点。
以定期的项目评议来说,大概两个月进行一次,以学生个人或小组汇报的形式,将学生阶段的设计成果展示出来,由主讲老师和大约四五个客座老师(contributing tutors/critics)一起点评(图5、6)。这些客座指导老师可能是来自于本校的建筑专业老师,也有可能是与教学内容相关专业背景的资深人士,以及校外的注册建筑师、甚至是这个领域资深业余爱好者,如摄影师、画家等等。点评过程往往会持续一天,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客座老师并不顾及老师之间可能会意见相左,各抒己见侃侃而谈,不同的见解帮助学生坚持独立的思考,同时也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见解。这种精彩的课堂形式基于设计思维的求同存异,促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对知识更多的反思与质疑。灵活又充满教学乐趣的互动课堂,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设计素养。
更加积极的意义在于拓展了在校学生的社交范围,由于客座老师多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是校外的建筑师等,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邮件等方式交流,有的学生甚至还可能获得校外实践的工作机会。对于主讲老师本身,也增加了学术交流的机会。一整天的评议,在头脑风暴之余,不免要穿插课间休息的咖啡简餐,这也是延续英国著名的下午茶制度,剑桥大学曾自豪地说有60多项诺贝尔奖是喝咖啡喝出来的。小型的咖啡时间也相当于小型的研讨会,来自相同或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随意阐述自己的学科知识,在彼此聆听吸纳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交叉学科的创新思想。
(三)开放的教学环境
多样化的教学得益于开放的硬件环境设施,英国的大学普遍注重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诺大学建筑系的教学空间都使用校园卡门禁,每个注册在校的学生都有权限进入相应的教学空间。这种开放的自由度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这意味着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了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特别是设计工作室(Studio)的开放格局,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门禁卡共享一个大工作室,内部空间灵活串联,既保证了各教学单元空间的独立性,又兼顾了开放性。其功能也是多样化的,通过使用可拆装的活动隔断板形成丰富多变的室内空间,既是大部分课程的教室,也是课后作业的绘图室,同时也是主要的展览空间(图7-9)。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不仅使低年级学生清楚的知晓高年级学习的目标与内容,也极大地发挥了高低年级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带动作用,轻松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电脑室和图书馆也自由开放。学生可自主使用电脑室,自主打印扫描文本,当然有一定的打印经费限额,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图书馆几乎是24小时开放的,英国学生做作业大部分依赖图书馆。诺丁汉大学有若干图书馆,藏书丰厚,建筑专业的学生作业往往不仅涉及大量建筑类图书、还需要查阅很多相关的跨专业的读物资料,在图书馆加班加点的情况非常多。图书馆同样设有自主打印扫描的打印机,极大地方便了建筑专业学生搜集保存所需的大量素材。除了大量的学习桌,图书馆也都有公共休息处,提供咖啡点心售卖,这些贴心的关怀也使得灯火通明的图书馆成为诺大夜晚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诺丁汉大学建筑与环境系作为英国国立大学系统内建筑院系的典型,依托英国深厚的教学底蕴,领先的学术研究,位居英国建筑设计专业排名前列。通过近一年访学的耳濡目染,对比国内相关教学多以教师单向的知识讲授为主、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的教学模式,诺丁汉大学建筑与环境系多样的教学交流方式、多元的教师组合以及开放的教学环境,都为我们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启示值得我们借鉴。
[1]向上.英国与中国建筑教育及认证制度的对比和思考.建筑学报,2011(06).
[2]孙炜.英国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多讲”模式解析——以布鲁内尔大学为例.装饰,2012(03).
本研究受“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项目”资助]
(李园,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感谢诺丁汉大学提供的工作室教学的访学机会,并感谢Robin Wilson 博士、 Nicole Porter 博士和Sean Lu 博士在这一过程中给予的帮助。】